精选 痛经多年,中药7剂显奇效!

2022.04.18 475阅读 评论数 6 21

患者:何某(网诊)

性别:女

年龄:26岁

初诊日期:2022年4月3日

主诉:痛经多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痛经多年,来月经第一天色黑,腹部胀痛,伴下坠感,腰部会有刺痛感,偶有血块,前3天量比较多,经痛第一天时会觉胃凉伴涨感,轻微恶心感,怕冷,手脚凉,额头易长痘,脸颊下巴后背有痘,易焦虑有时梦多,口中和,纳眠可,大便一天一次,成型,头上偏干,想拉但拉的不痛快,稍微活动后会有汗出现象,外阴潮湿,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舌下有瘀,无脉象。

诊断:痛经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附子理中汤合吴茱萸汤加减7剂(代煎)

方组:当归15g 川芎15g 生白芍80g 泽泻40g

生白术20g 茯苓20g 葛根30g 党参20g

炮姜20g 大枣6个 炙甘草15g 醋延胡30g

醋香附30g 吴茱萸15g 炮附子30g

禁忌:寒凉,生冷,水果,刺激性、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治疗效果:4月14日回访,用后月经未至(患者周期约35天),服后腹部咕噜,前3天排便增多,后续正常,嘱其继续观察,4月18日反馈月经已至,几乎感觉不到难受,脚已不凉了,嘱咐患者待月经走后在继续调理一段时间,以防复发,同时也调理一下周期问题。

按语:该患者属于中阳不足,气滞血瘀,寒凝经脉所致,加附子理中丸温太阴脾寒,温养冲任,使气机通畅,通则不痛,合以吴茱萸汤加强温中止痛之功,《本经》云: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用之能温中祛寒而降逆止呕,又能疏肝解郁而行气止痛,合以当归芍药散以养血温经止痛,《金匮》云: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故用之,加延胡索以加强活血利气止痛,延胡索“治心气小腹痛,有神”《汤液本草》,加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香附乃“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利三焦,解六郁......妇人月候不调《本草纲目》,诸方药合用,疗效明显,虽未经痛但延期较长,考虑乃病久不通,体质未复所致,仍需继续加强调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张建丰 资质认证

    痛经新思路

    2022-04-22 09:07 评论数 0 0
  • 姜素恩 资质认证

    经方效果佳值得学习

    2022-04-19 05:39 评论数 0 0
  • 郑向前 资质认证

    四逆法👍👍👍

    2022-04-18 09:29 评论数 0 0
  • 刘宁飞 资质认证

    经方运用得道,其效神也。

    2022-04-18 08:52 评论数 0 0
  • 刘宁飞 资质认证

    请问宗先生,您平时用药都这么大的量?比如白芍80克,吴茱萸15克,玄胡30克等。

    2022-04-18 08:28 评论数 1 0
    1. 宗琪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宁飞

      你好,刘老师,大部分都是这样,用的原量的方子,用一两15克换算的

      2022-04-18 08:48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耳鸣的调理 谢江强

    引起主观性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有外耳道炎症,耵聍异物,中耳炎,肿瘤阻塞,鼓室内病变,耳硬化症,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等。(五)耳鸣的膏方调理《极简膏方治百病》。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 谢江强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人参含有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人参酸、葡萄糖、麦芽糖、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钾、钠、铁等成分。食用宜忌陈皮气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泡茶的材料,但不宜长时间饮用大量的陈皮茶,以免损伤元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2月29日第52期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作者/吴春水1.罗布麻降压片方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组成。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