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听课笔记1.张大宁——慢性肾脏疾病治疗
1.张大宁——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临床体会
肾脏病验证有效的必用药:
1.黄芪:黄芪的用法想来争议,胡希恕等认为黄芪以补气固表为主,应用在补表走表的情况;邓铁涛重用黄芪250-500g治疗重症肌无力,实际上仍从李东垣取补气补脾之说。按前者则对黄芪应用有所限制,实际上临床从后者补肺脾之气者多。此次讲黄芪补五脏之虚,补气阴,能活血,能固表等,相对来说是更为全面的。学派之争,应以临床疗效为准。
2.川芎:行血中之气气中治血。从微观辨证角度,肾脏的病理改变必然有瘀血,故活血药所必用。而川芎为治血要药。
3.附片:参附汤回阳救逆。真武汤治疗肾病综合征、肾衰。“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真武汤,重点大辛大热大毒、附子。大剂量,炮附子,先煎。治疗下焦病应大剂量。“上焦如羽”,重在麻黄(越婢加术汤);“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五苓散,重点白术;
4.大黄:《神农本草经》“主下瘀血、血痹寒热、破癥瘕积聚”(活血化瘀是第一作用,)“留饮宿食”“荡涤肠胃”“通利水谷、调中化湿”“推陈致新、安和五脏”。用于尿毒症。(肾脏病机:瘀浊、肾小球、间质)。生大黄、大黄炭(雷公炮炙论、减少攻下力量,类似炭吸附作用)。
5.雷公藤:毒性略大,降蛋白尿效果>鬼箭羽、(神农本草经:卫矛=鬼箭羽:治蛋白尿有效)植物学,同科属,类似于亲兄弟,同科作用类似。雷公藤属于卫矛科。和鬼箭羽同科属。五味子保肝保肾,在汤剂中同用,可减轻副作用,护肝护肾。还有类似黄葵降蛋白。
6.升麻:加升麻,升提肾精,未详述。(我猜类似黄保中教授治肝病用升麻15-30g清热解毒。可见有些药物的扩展,是有共性的。可以参考学习。靠中药课本那点基础,对很多药物的应用是不能得心应手,真正发挥出来的。多读书。)
肾脏病:
1.治疗蛋白尿方案
补肾:大剂量黄芪90g、120g、150g,(大剂量黄芪对小量漏蛋白、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单用有效)配合一定量附子。前期剂量小,后期加大剂量。(个人猜测:一是指病程的前期后期,一是用药的前期后期,有个渐进的过程、)
活血:川芎中等量
固涩:芡实、金樱子。加升麻,升提肾精。
特异性:雷公藤、黄葵、昆明山海棠等、
2.血尿的治疗:(除外结核、结石、肿瘤)
镜下血尿,不是肉眼血尿的时候,用止血方法无效,辨病论治不行的时候,就按辨证论治。四神丸值得考虑。中药有效率30%而已。不看镜检的话,看症状改善及精神状态。不要把检查结果当成病,尤其是除了结果,根本也没药可治的情况,又开不出药来,又没什么不适的时候,增加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而已、
3.慢性肾衰: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继发性肾病,西药规律治疗控制原发病。(当然,个人观点,可以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尝试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可占半壁江山。慢慢学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
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体内有湿气的孩子,可以多吃点儿萝卜萝卜具有帮助身体通气行气、排湿的作用。还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可能是吃了寒凉的药物导致的。c.给孩子外用藿香正气水祛水湿对于孩子体内有积食,脾胃虚弱,水湿重的情况,我还建议家长外用藿香正气水。 -
经方实验录之干燥综合症 张宝华
某女性60岁患者。旧有燥症,复不幸患癌,火热津亏而燥,痰湿瘀滞成癥,若囿于斯恐失道耳。所谓之燥症,如口干、眼干、口渴,乃木郁土虚,木郁则气滞,气不达,津何以至?复土虚津乏何以奉,况夫术后,津血伤而未复之体乎! -
患约不至偶感 张宝华
有约不至在天阴?复是医名萤火微?窗外阵雨不期遇,伊人屏上医案行。几两碎银平生倚,草木笔下见世俗。惯看白衣悟了道,谁信丹心字珠玑。甲辰年,庚午月,己酉日,未时,张宝华医师于药堂处偶感而发。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
重症肌无力危象转危为安,愈后如常 韦秋凤
患者2023年上半年查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予新斯的明、激素治疗,2023年底进行手术,术程顺利,但术后恢复不佳,术后一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危象进入ICU,因呼吸衰竭再次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肺部感染持续,整体状态不佳。 -
包治百病 李华歆
天呐,你还相信“包治百病”?那是前面广告提到“包治百病”确实是有点意思!如果是过去信息闭塞的年代,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那时候确实是缺医少药,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包治百病”,那也确实是有市场的! -
用药之前,先扎针,让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小伙子能弯下腰 于军
男,25岁,主诉是“腰骶部不适8年”,曾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去年在某医院吃了一年的中药,近期病又犯了。这更坚定了我“针药结合”的思路。用药之前,先用针,让这个小伙子能弯下腰。他是右侧腰骶部疼痛,我先在他左手扎了两针,弯腰疼痛能减轻点了,能趴在床上了。 -
升结肠癌造瘘术后中医治疗医案2 张训景
李*,男,47岁,2017.7.24二诊主诉:IIa期升结肠癌造瘘术后2年1月,还纳术后1年6月。现病史:2014年10月体检CEA20升高,当时未积极治疗。
最新文章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骨质疏松症防治 张宝华
骨质疏松症可影响全身骨骼,但最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
-
感受温暖就可以治疗疾症 谢江强
感受温暖就可以治疗疾症舒心祛痛风37岁的杜女士3年前被确诊患有痛风病,发作时,小关节红肿热痛,有时可见头晕乏力,有时伴有双下肢沉重无力,有时还会出现腹泻、胃胀等表现。针对杜女士的情况,我去掉了成膏药中的阿胶,以免加重她的溃疡症状。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
-
颈肩疼痛难忍,经方治疗效佳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4日主诉:颈肩皱紧不适多年,怕凉,双膝凉。
学习
👍👍👍
学习了
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