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外耳道炎的中医处理
最近接诊一位急性外耳道炎恢复期的患者。该患者确诊急性外耳道炎后,因耳道疼痛引发头痛,想着快速控制症状,便服用激素与抗生素治疗以快速控制症状。我向患者说明,中医同样可治疗此疾病,且疗效可能优于西药。现在耳道仍有疼痛,诊脉弦细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诊为少阳风热表证,予以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北柴胡 15,连翘 6,法半夏 9,生姜 5 克,炙甘草 6,甘草 6,人参 5,大枣 10 掰碎,酒当归 10,川芎 10,蒲公英 3。3 付,代煎,一日一付。
小柴胡汤是解郁热比较好的处方,患者舌脉均无明显的热象,只有局部的红肿疼痛,此热在官窍局部,主要是把局部热散开为主,不宜过用清热药物。
急性外耳道炎从中医角度来看,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均循行于耳中,因此本病属中医"少阳病"范畴。患者耳道局部红肿热痛,为郁热阻滞局部所致,辨证属"少阳风热表证",治疗应以解少阳郁热为核心,具体用药建议如下:
1. 中成药选择:基础方案为1袋小柴胡颗粒+1袋感冒清热颗粒+半袋夏桑菊颗粒;若患者热象明显,可加用银翘解毒颗粒;若郁滞症状较重,可适当加入荆防颗粒或川芎茶调丸。以前我也不怎么使用中成药,但因为患者的需要,开始使用学习中成药,也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现在很多方子都有中成药,对于常见的一些疾病效果不错。小柴胡汤加感冒清热颗粒是我用来解决郁热常见的配伍,一些急性炎症初期,麦粒肿、结膜炎、气管炎、扁桃体炎等,上部的郁热加减用之效果很好。
2. 方剂与中药选择:选方以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汤加四妙勇安汤加减为主;用药优先选择入肝胆经的药物,具体包括北柴胡、荆芥、防风、连翘、银花、蝉蜕、牛蒡子、薄荷、土茯苓、茯苓、泽泻、法半夏、当归、川芎、赤芍、白茅根、牡丹皮、玄参、甘草、蒲公英等药;热重可适当加入酒黄芩、酒黄连等药。酒制芩连增强向上清解疏通的力量,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不在消胀在升降,非独治胃重调肝,从肝胃同治破解二十年痞满困局 彭幽
不在消胀在升降,非独治胃重调肝,从肝胃同治破解二十年痞满困局——一例展现中医病机思维的典型医案姓名:田某某性别:男年龄:58岁职业:个体经商,某小学班车司机就诊日期:2022年7月5日反复心下痞满20年,右胁腹部不适半年。 -
伤寒论第132-133条 李华歆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好了,我们还是讲讲今天的话题吧,第132条讲的是原则,说如果你看到了有人得了“结胸证”,不能看到了就马上就用“陷胸方”,为啥?第133条说的也是原则,说患者当下病情虽然完全符合“结胸证”,这个时候用“结胸方”了吧,不行,为啥? -
250812 陈鹏
-
“方随证变”治验录 宗琪
诊断:痹症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125g肉桂45g干姜30g炙甘草30g生黄芩45g生牡蛎30g天花粉60g煎服方法:冷水24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1200ml,去掉药渣,单煮1200药水至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
经方实验录—论“痹症”的治疗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62岁初诊日期:2025年7月8日主诉:右膝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行走困难半月余。 -
谢海洲先生医案解析 黄世清
医者如斯,乃患者之幸、医林之楷模! -
膝关节炎反复发作?试试通阳泄肺行水法 刘冲
患者,女,37岁,体型偏胖,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效,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诉膝关节疼痛,每逢天气变化,阴雨天时症状明显加重,余无特殊不适。 -
端午流绪 张宝华
布谷声声、芳艾处,佳人钗许少一株。有明总在证无明,终是颠倒。奈何桥下一碗汤,了却前世行无常,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切有为法,拉磨驴子,便是去了目眼,依旧一圈复一圈,自性本心何须求,索主春风是执颠。 -
老年舌麻半年余,巧辨燥湿同病终得解 邓慧龙
2024.12.21,女,70岁主诉:舌头麻木半年余。辨证:阴血不足,燥湿合病处方:导赤散合麦门冬汤、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20木通5甘草3麦冬30陈皮9法半夏9茯苓15山药20鸡血藤30山萸肉9丹皮9全蝎3蜈蚣1条玄参95剂,水煎服反馈:舌头麻木明显好转, -
茶。。 陈鹏
茶文/陈医生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那枯干的枝条又逢春孕育了一季又一季的绿茶在老蜀汉的明月中默默滋润茁壮成长当沸水叩问杯底时金木正在杯口跳双人舞那年我十八岁有幸与你同行茶叶舒展如巽风解卦浮沉间掐算水的归期叶尖坠下的不是茶汤是五行相生的絮语紫砂壶吞下一丸落日宛如
最新文章
-
温经汤治“经前头痛伴恶心烦躁8年余”案 宗琪
患者:杨某某性别:女年龄:39岁初诊日期:2024年11月21日主诉:经前头痛伴恶心8年余。当以温经汤主之。
-
伤寒论第四条(三) 张宝华
可见这个病依始就似感冒一样,它就有个前奏,咱们拿传统的望闻问切就是这个结论,这是合理的诊断。这个“传”,咱们先生的书讲表里相传,开始病在外,它往里头传,传入半表半里,再传入里,随着条文的展开,先生会陆续说这个传变的方方面面,届时大家就知道了。
-
治水湿的思维 高颖
此时,茯苓、猪苓、滑石、通草、泽泻等利水渗湿之品发挥作用,将水邪彻底排出体外。若舌体胖大,加泽泻、车前子、猪苓等利水药物,能增强利水渗湿之效,加速水饮排出。中医治水湿之法,通过多方面综合考量与用药,体现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精妙。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嗽喘1例 陈积武
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咳喘气急,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宣肺平喘,故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二诊时患者无发热,反咳嗽,咳痰,改用止嗽散加鱼腥草,浙贝母,瓜蒌以宣肺止嗽,清热化痰以善后。
-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一) 张宝华
九十九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那么伤寒也好,中风也好,到四五天、五六天、六七天这个当口,传少阳病是其常了。所以三阳并病,少阳病的存在,不能汗,也不能下,唯有治少阳一途了,这是定法,在临床上也是必要的。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七) 张宝华
祖宗在天之灵都不得安稳,岂不无颜以面。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二) 张宝华
这几条情况各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概而言之呢,就是津虚、血虚、里热,这类的都不可发汗。
-
后“疫情”时——论“汗” 李王杏安
后“疫情”时——论“汗”第1篇好久没有更新在甘草平台的作品,缘由还是精力不充沛,忙于诊务,想总结时就是空想,实在懒于动笔。
-
中药治疗小儿咳嗽一例 高燕宇
患儿女,3岁,咳嗽1月余。1月余前患儿外出回家后出现咳嗽症状,遂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连续治疗3周,效不佳。受冷后症状加重。治疗:落脏肺金,给予处方“苏叶3川芎5桔梗5”,1剂明显改善,3剂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
胃病治验方: 加味旋复代赭石汤——治神经性嗳气专方(一) 陈锦辉
针对神经性嗳气的病因病机,我临床常采用加味旋复代赭石汤作为专病专方。下面,我将通过两则治验病例,进一步阐述专病专方在神经性嗳气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