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板归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总结
引言:
杠板归(Gang Ban Gui)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该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本文将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总结杠板归的临床应用经验,以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杠板归的药性与功效
杠板归为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亚洲地区。它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种活性化合物,如黄酮类、生物碱以及多种矿物质。杠板归具有温补肾阳、强壮筋骨、活血行气等功效。临床应用中,杠板归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等症状。
二、杠板归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经验
1. 配伍应用:杠板归与桑寄生、川牛膝等药物常常配伍使用,以增强其滋补骨髓、促进骨细胞生成的作用。
2. 方剂应用:将杠板归与其他药物组成方剂,如杠板归桂附汤、杠板归地黄汤等,以增强其疗效。
3. 长期应用:骨质疏松是一种长期慢性病,杠板归的治疗效果需要长期应用,同时结合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杠板归在腰腿酸软治疗中的应用经验
1. 配伍应用:杠板归与巴戟天、仙灵脾等药物常常配伍使用,以增强其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的作用。
2. 外治应用:将杠板归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植物油,用于外治腰腿酸软患处,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3. 饮食调理:在杠板归治疗期间,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加速康复。
四、杠板归在筋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经验
1. 外治应用:将杠板归与适量的醋混合,用于外治筋骨疼痛患处,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2. 配伍应用:杠板归与川芎、当归等药物常常配伍使用,以增强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3. 穴位疗法:结合针灸疗法,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辅助杠板归的治疗效果。
结论:
杠板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看出,杠板归在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杠板归的应用仍需结合具体病情、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调理。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杠板归的药理机制,以及与其他中药的配伍应用,为杠板归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
经方实验录之干燥综合症 张宝华
某女性60岁患者。旧有燥症,复不幸患癌,火热津亏而燥,痰湿瘀滞成癥,若囿于斯恐失道耳。所谓之燥症,如口干、眼干、口渴,乃木郁土虚,木郁则气滞,气不达,津何以至?复土虚津乏何以奉,况夫术后,津血伤而未复之体乎! -
中药泡脚好处多 谢江强
中药泡脚好处多中药泡脚是指在水中加入中草药煎剂后,利用水的温热刺激、机械刺激和药物协同作用,通过浸泡人体的双小腿和双足部,以达到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的一种疗法。 -
池塘浮荷 陈鹏
池塘浮荷文/陈鹏医生2024.5.17天上的白云云卷云舒可有打工的麻恼那飘荡的模样如离乡之游魂絮丝杨柳摆弄着细腰满城飞舞不觉老池塘小荷清凉了一整个夏天竹林幽静有乡里人在劳作他在山里我在房间一样的锄禾路旁边的无名野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又迎来了一个轮回蜗牛穷其一 -
脖子上的“蝴蝶结” 谢江强
脖子上的“蝴蝶结”宋阿姨最近老觉得浑身没劲,老是想躺在什么地方才舒服。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在气管的两旁,状似蝴蝶,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中医把和甲状腺相关的疾病称为瘿病,多是由气滞、痰凝、血瘀于颈部前方所致。 -
中药的“升、降、沉、浮”作用 谢江强
降,即下达降逆,趋于向下,是指药物有下行、下降的作用。利用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可以使药物作用于不同的人体部位,因势利导,从而调理脏腑气机的紊乱,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各种净选过的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制成丝、片、块、段,都可以被称为是饮片。 -
想方设法,解除舌咽神经痛患者的苦恼(有更新) 于军
今天的这个患者,来自甘肃平凉,女,62岁,主诉是“右侧舌根疼痛3月”,曾在某顶级医院疼痛科某副教授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嘱口服卡马西平,并开具局部麻醉药,让患者家属涂抹患处。中药治疗、针刺治疗都对舌咽神经痛的早期疼痛发作,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
点香 陈鹏
我点高香敬神明定我心中意难平 -
回答患者问要不要吃素食 王冠晶
门诊有位患者问:吃素对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人体需要能量的供给,当消耗能量大于供给能量时,吃素是达不到身体所需能量的供给的。世间中的人不一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精神内耗等等,都消耗大量的能量,一直吃素食,对于身体健康来讲是不够的。 -
慢性咽炎5天治愈 宁松云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其病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鼻咽部的疾病有关,另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最新文章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外感之病考虑风寒还是风热? 曹雪盼
学习中医,最开始也是最考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能不能治疗外感外感之病是邪气入侵人体的开始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开始从伤寒开始我们学到的外感是外感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这是局限于仲景的时代限制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用麻黄桂枝以辛温解表到了明清时代介于叶天士的温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效佳 夏耀飞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效佳叶某某,女,48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红卫村,2023年8月18日初诊。之所以加蒲公英,源于一病家自诉,其妻患有急性泌尿系感染,常用蒲公英煎汤送服三金片,屡试屡验,故笔者记之并用于临床,确有效验。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