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2022.07.15 395阅读 评论数 2 6
暑湿发热是外感湿热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入夏之后,天暑地热,且暑多挟湿,人在其中,暑湿之邪从口鼻而受,留恋气分,胆火偏盛,内干脾胃,暑湿互结。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饮食不能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暑湿之邪更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热。

 

临床特点有:

 

①高热(39度以上)朝轻暮重,寒少热多,或汗出而热不退,或热退后又复升,有的病儿仅有发热,而无其他症状。

②无明显的肺经症状,而多见脾胃症状,如脘痞,恶心呕吐,苔腻,便溏;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中性偏低。

 

我师林钦甫主任医师运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疗效明显,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治疗方法

 

基本方:青蒿、连翘各6g、炒黄芩、陈皮、法半夏、炒枳壳各5g,淡竹茹、赤茯苓、碧玉散、焦山栀各9g、芦根10g。

 

适应症:外感暑湿之邪、留恋气分不解,症见寒轻热重,或高热不退,朝轻暮重,或夜间高热,胸脘痞满,口苦,恶心呕吐,口干或渴不欲饮,尿赤便溏,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方解:蒿芩清胆汤是《通俗伤寒论》俞氏经验方,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作用,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之无不效。俞氏创用此方,是针对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入夏以来暑湿颇盛,暑湿之邪容易侵犯人体,留恋胆经,损伤脾胃功能而设。

 

将此方应用于小儿暑湿发热颇为合拍,方中青蒿味苦气香,芳香透络能从少阳领邪外出,配合黄芩、竹茹等内消胆热,其余半夏、枳壳化痰和胃;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虑其暑湿以暑为主,暑为火热之邪,故另加连翘、芦根、山栀加强清热泻火解毒保津之作用。

 

加减:

①热重于湿(高热口渴汗出,舌质红,苔黄,脉数)加生石膏、知母;湿不重者去半夏。

②湿重于热(身热缠绵,或热退后又复升,胸痞脘胀,苔腻,便溏)加藿香、佩兰、通草,热不甚可去山栀。

③暑湿兼感风寒(头痛,畏寒,无汗,而高热)加香薷、川朴、扁豆。

④发热伴鼻塞咳嗽加荆芥、薄荷、牛蒡子、前胡。

⑤发热伴便秘加生大黄、瓜蒌仁、玄明粉。

⑥热退2-3天后,身热又发(为暑退而湿未清,湿郁化热而致,或过服寒凉冰伏,里热不能外泄)加豆卷、芦根等宣透之品。

 

2、病案举例

 

例1:叶某,女,2岁,于2002年7月19日就诊。发热10余天,体温38度,头面无汗,形体消瘦,无咳嗽,昨呕吐2次,舌红、苔腻。西医治疗后热虽退而复升,此乃暑湿兼风寒,治宜清泄少阳佐以散寒,用蒿芩清胆合香薷饮:青蒿、焦山栀、法半夏各6g,炒黄芩、扁豆各5g、连翘8g、芦根、赤茯苓、碧玉散各10g、淡竹茹、川朴各3g。服药1剂症减,2剂热退身凉。

 

例2:魏某,男,7岁,于2002年7月31日就诊。入水受惊,当夜发热,7天来经过治疗无效,多热少汗,渴饮,尿黄。此是暑湿之邪留恋气分不解,拟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法半夏、陈皮、赤茯苓、连翘、香薷、藿香、天花粉各6g,炒黄芩、淡竹叶各5g,甘草2g,银花9g,芦根10g,水煎冷服,4剂,服药后热退病除,继之用苡仁红枣汤调养善后。

 

例3:王某,男,5岁,于2002年8月12日就诊。发热10余天,每天午后发热38~39度,经服用蒿芩清胆汤加减2剂,热退身静1天,昨夜体温又升,形体消瘦,毛发枯焦,舌质红,苔稍厚。病属正气不足,暑湿留恋,服药后热虽退而湿未清,湿邪化热,故热又复升,治拟清泄和解。处方:青蒿、陈皮、赤茯苓、炒谷芽、炒麦芽各6g、炒黄芩4g、连翘8g、芦根10g、通草2s、藿香、佩兰各5g。服药3剂,热渐退而苔稍厚,再守上方出入3剂,以清除余邪。

来源:摘自《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05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肝郁兼痰浊阻滞证治疗一例 蔡根深

    腰部不适,眠可,纳少,大便尚可。方药:黄芪15g茯苓12g白芍15g法半夏20g厚朴12g陈皮12g射干10g淡豆豉15g杏仁10g枳实10g苏子10g焦山栀12g桑叶20g神曲12g竹茹15g炙甘草6g,7剂。

  • 水边的枯叶 陈鹏

    水边的枯叶文/陈鹏医生南飞的雁群哀鸣阵阵我独自在寒夜中静坐凝望星空两岸的芦苇轻舞河里有一叶孤舟钓鱼的人伸了伸懒腰天上的残月如钩镜中人一夜间的白发如秋后的菊花开遍山坡如同我杂乱的心绪被风吹过的中年脚下又踏上寒霜那凋零的葡萄藤在空中沉默我不能回头身后的万家灯火

  • 膏方好入口 谢江强

    膏方好入口,功效不输中成药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可见膏方已经演变成能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药物,不再是单纯的滋补药先通后补,健康长寿的正途“慢补”是我在本书中想要提出的重要观点。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福报的碗 陈鹏

    文/陈医生整理20231021有些人20岁就身患重病花光积蓄而亡,有些人一辈子勤勤恳恳都是处在还债之中,有些人看是在做好事却一生坎坷,这些都是跟福报有关。"福即是善,义即是福。"于生命中,善心为福报。"行善积德,福报无穷。"用真心感化他人,福报自然来。

  • 理中丸 李华歆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其实很简单,甘草、干姜温里阳,白术补土祛湿,人参大补元气。这里说的理中丸是以丸剂出现,而仲景明确告诉我们丸药的力量不足汤剂,而其加减法非常值得玩味!

  • 找准自己的调补方 谢江强

    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调补方每个人的阴阳气血属性都不尽相同。然后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这在书中每节内容中都有提及。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忌服用膏方,以免造成气血失调。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桂枝芍药知母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炮)二枚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李华歆

    ——爱因斯坦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三两牡蛎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