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诊疗经验

2024.03.01 1056阅读 评论数 39 125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本文已开启赞赏模式,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用,文末赞赏小编一下吧!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

 小编作为经方初学此前经过了“诵”(背诵)、“解”(解读)两个关键学习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读的再多,道理参悟的再透,不去实践检验到底来说还是“纸上谈兵”!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讲自己临床上使用经方的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经辨证”
 小编在临床接诊患者时往往还是以问诊为主,先问问患者当前最不舒服、最想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样的好处是直奔主题,有的患者遇到医生时会东扯西扯的说上一大堆,抓不住重点,问东答西,最后总结一条就是“我哪里都不舒服”!所以我们临床接诊时一定要明确主次,解决患者最想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去顾及!
  
 小编临床时使用六经辨证是往往是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去逐步问诊,先问患者有没有明确的表证,比如在“太阳”层面上尤其要注意患者有无“头项”处不适,有无“恶寒”、“发热”等,根据《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们知道如何“太阳”层面出现问题,作为阳位的“头项”会首先出现不舒服,而在“太阳”层次中“发热”其实并不是必须存在的,“恶寒”才是最关键的必要主症,这点可以在第3条中提到证实(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那么有了这些就够了吗?绝不是,仲景还提醒我们除了这些症状,“太阳”还得有“脉”的佐证,那就是“脉浮”,如果患者的症状上均符合“太阳病”,但是你给患者号脉发现脉不是“浮”,而是“沉”,那也不能说患者就是“太阳病”,第92条中(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之)患者出现了类似“太阳病”的“发热”、“头痛”,但是脉却是“沉”,这时候就不能按照“太阳病”去表解! 也就是只有“脉证”结合后才能说明问题,除了“脉证”符合后还去“验证”,比如“桂枝汤方证”中“汗出恶风”并“脉缓”是关键,而“麻黄汤方证”中“无汗而喘”并“脉紧”是关键,“方证”思想是“经方”诊疗的核心思想,正如“通脉四逆汤”方后提及: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知道了用什么方也并不代表治疗就一定有效,仲景还告诉我们要学会“变通”,也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时我们要有“药证”思想,比如“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提到“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也就是患者没有出现常规的“呕”的时候,我们不能再去盲目的添加“半夏”,此时我们也推断出了仲景使用在小柴胡方中使用“半夏”的意义在于“降逆止呕”,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药证”去随时调整方子以达到“方证”符合的目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4726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小医案 王永利

    黄某,女,25岁,月经结束后一周,崩漏2天,量多,色鲜红,腹部隐痛,出汗,咳嗽,焦虑,素畏寒。小便可,大便稍溏,舌淡暗,苔薄白稍腻,脉弦而细。脾统血,肝藏血,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肝藏血亦统血,脾生血亦摄血,肺统气亦生精。

  • 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痛反酸案 宗琪

    患者:宗某某性别:男年龄:34岁初诊日期:2023年9月29日主诉:腰部酸痛,伴反酸,夜尿频约4-5次。

  • 孩子吃饭香,妈妈不担心 谢江强

    孩子吃饭香,妈妈不担心小儿厌食的速效调理法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欲饮食、食欲不振,甚至拒绝饮食的一种常见疾病,也可作为伴随着夜惊啼、情绪问题、感冒等疾病而出现的症状。8岁的林同学,平时吃饭挑食,不爱吃蔬菜,而且脾气急躁,耐性不足,十分好动。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胃痞胁涨案 宗琪

    诊断:痞证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切)生牡蛎20g厚朴30g枳壳20g香附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浅谈经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王飞

    一个治血痹的千古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本方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主治血痹、风痹。

  • 便秘一案 刘娟

    首诊2023年06月26日王某,女,便秘2年余。患者2年来一直便秘,易腹胀,大便4-5日才解一次,大便干结,怕冷,胃纳差,寐差,舌质淡,脉细。二诊2023年07月30日患者便秘明显好转,怕冷较前减轻,胃口稍好转,夜寐较前佳,舌质淡,脉细。

  • 肘关节僵硬的治疗心得 崔乐

    随即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刺、红外线、消炎止痛软膏外敷等中医外治治疗,并让其口服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治疗,还结合康复科运动疗法、手功能训练、关节松动等治疗。

  • 郁证 张宝华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郁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痛经 谢江强

    痛经患者不可不知的调养方我的一位患者靳女士,因为贪凉饮冷,经常痛经,饮食也不是很规律。经我这么一开导,靳女士哈哈大笑。靳女士服用了将近2个月的膏方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心境开阔,而且服药之后,她的面色也变得红润了,经期腹痛的征兆也基本消失了。

  • 桂枝麻黄各半汤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面热反有热色者,此为津虚表实,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