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刘华为教授运用五苓散经验

2021.08.09 836阅读 评论数 2 26

国家级名中医刘华为教授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颇丰,屡起沉疴。近年来提出了"五行脏腑气机气化 "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中医气化理论,提高了临床疗效。刘师临床擅用经方,对五苓散的应用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随诊积累的刘师应用五苓散验案2例加以整理,以供参考。

验案

患者王XX,女性, 32岁,以经来淋漓不尽已半年余之主诉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经来时每次持续15天左右,伴有少腹冰凉感,经量多,无明显血块,色略暗红,无明显腹痛,纳食少,乏力,困倦,舌淡胖苔白略腻,脉沉细。患者先后就诊于多位名医,观前医用方,有 "十灰散""少腹逐瘀汤 ""桃红四物汤" "地黄饮子",亦有用"黄土汤 "者,但均无显效。刘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认为该患者之病证应归于中医"血证" 范畴,属"崩漏证",但以"止血"" 活血""补气"等均无效,这些提示我们应另辟蹊径,不可墨守成规,但又要有据而用药,一切仍要从辨证着手,该患者属"血不利则为水 "之症,其"水道不利,血液不归正化" 溢出常道而为;水阻气机,阳气不通则少腹冰冷,手足不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略腻,脉沉细,为水气不化,气机不畅之典型表现,宜用五苓散治疗,具体如下:茯苓30g,猪苓30g ,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 9g,川萆薢10g,杏仁10g ,砂仁后下6g,白蔻仁后下6g,共 5剂。加萆薢、砂仁、白蔻仁目的在于加强健脾化湿之力,杏仁能宣上通下、有"提壶揭盖 "之义。本方应用了3剂之后,患者病情痊愈,服完2 剂后至今病情未再反复。本方中未见一味止血之品,而能治愈岀血之证,充分体现了刘师中医功底之深厚。

患者李XX,男性, 33岁,以全身皮肤瘙痒4月余之主诉就诊,伴嗜睡、体倦、易烦躁,舌体胖苔薄白,脉细滑。已服用多剂皮肤科所用的" 消风散""止痒汤"等无效,服用西药" 氯雷他定"后短期有效,停药则反复,后又服"八珍汤"等依然无效。刘师随即给处方如下:茯苓30g,猪苓15g ,泽泻30g,桂枝6g,炒白术15g,党参15g,地肤子30g ,竹叶10g 白鲜皮30g,生姜皮 15g,制附片先煎4g,生甘草6g,共7剂。患者服5剂后身痒全消,再服 2剂后痊愈,未见反复。刘老师分析认为,该患者身痒考虑为体内代谢产物不归正化,血水之道不利,浊物溢肤刺激所为,今用五苓散加味恢复水道之机,调畅其正化之气机,则浊毒之物随水而泻,则物原消失,自然痊愈。

总结

先贤王应震曾曰 :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止血,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其明确指出临证贵在知常达变,治病必求其本。此二例验案均用五苓散加味治愈。验案一为崩漏,属血分,从水分论治。验案二为皮肤病,属血分,从水分治愈。有是证用是药,血有余(瘀)便是水,有停滞则血不归经,用五苓散治愈。从两则验案体会到了刘师擅用"五苓散 "的绝妙、过人之处,从病机着手,顽疾可破。但临证仔细推究应用五苓散之临床指征,不贸然乱用,则又是十分不易之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黄刚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李成蹊 资质认证

    五苓散功用超乎想象

    2023-10-20 12:16 评论数 0 0
  • 张训景 资质认证

    五苓散运用效果还是蛮好的

    2022-01-24 08:59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 夏耀飞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王某某,女,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2年3月15日初诊。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气血足则百病无 谢江强

    气血足则百病无痛经患者不可不知的调养方我的一位患者靳女士,因为贪凉饮冷,经常痛经,饮食也不是很规律。另外,靳女士的面色非常晦暗,这正是贫血的征兆。另外,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去掉阿胶,并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2至3小时。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