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瑞亭医案——妇人杂病
带症
带症,多因脾湿肝郁,疏泄不藏,阴精流溢使然。
[脉证机理]《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肾温则藏,寒则不藏。脾湿肝郁,胆胃不降,则相火不藏,不能温暖癸水,因而肾寒。肾家虚寒,不能生长肝木,木郁风动,行其疏泄;肾寒不藏,任脉阴旺,带脉失于收引,故阴精流溢,而病带症。
五脏各有其本色,所以带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一脏偏伤,则一色偏见。腰为肾之府,肾寒,故而腰腿酸痛,困乏无力。三焦相火陷于膀胱,郁生下热,故而带下色黄粘稠,腥臭难闻,溺黄涩不利。脾湿肝郁,胆胃上逆,相火升泄,致使上热燔蒸,故而胸膈满闷,五心烦热,夜热毛蒸,黎明盗汗,口舌干燥,头昏耳鸣,心烦失眠,恶闻声响……。
究其上热下寒之源,过不在心肾,而在于脾家之湿旺。脾家湿旺,中土不运,阻碍阴阳升降之路,心肾不能交济,故病上热下寒。脾湿则肝郁,故而作酸烧心,纳差运迟,大便初干后溏或稀溏。脾湿肝郁,上热下寒,故脉见细濡、稍虚涩、关寸大,或稍弦、关尺大,舌苔白腻或淡黄腻。
[治则]健脾渗湿,平胆舒肝,敛精藏神。
[方药]云茯苓9克 焦白术9克 炒杭芍9克 粉丹皮9克炒杏仁9克 牡蛎粉12克 全当归12克 法半夏9克芡实15克 广桔红9克 炒杜仲12克 草蔻仁6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焦白术,健脾胃,渗土湿;炒杭芍、粉丹皮、全当归,平胆疏肝;广桔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降逆;炒杜伸,壮腰补肾;草蔻仁、暖中行瘀;牡蛎粉、芡实、敛精藏神,止带。
[加减]上热头痛者,去全当归,加黄芩炭6至9克,清相火而止头痛。肺热,口干苔腻者,加北沙参15克,以清肺理气。月经后错者,加苏泽兰20克、赤丹参15克,行瘀以通经。月经前错者,加棕榈炭12克、炒莲房12克,调经以止血。腹胀者,加苏泽兰20克,行瘀以消胀。腹痛者,加延胡索6至9克,疏肝以止痛。湿热重,前阴作痒,带下黄稠者,去焦白术,加建泽泻9克、半枝莲9至12克,以清下焦之湿热。脉见关尺大,月经前错者,加桂枝木6至9克,以升提肝气之郁陷。带下色黄,小便黄赤者,加焦山栀6至9克,以清下焦之湿热。带下清稀,中气虚弱者,加大党参15克,以益气补中。带下色黄,粘稠如脓,气味腥臭者,加焦山栀6至9克、车前草15克,或加白檀香6克,或加鱼腥草9克,或加桉树叶3克,清利下焦湿热,以消尿道瘙痒灼热感。下寒,少腹冷痛者,加炒干姜4至6克,暖下以止痛。发烧,溺涩淋漓作痛者,加炒黄柏6克、焦山栀9克,以清利膀胱湿热,凉营退热。
[忌宜]忌食辛辣、火热之品。勿受寒、受潮,勿坐湿地。
[附记]
带症者,有五色之不同,以白黄两色为多见。白带多属湿寒,黄带多属湿热。其病机均以脾家湿旺为主。湿旺则阻遏阴阳之升降。阳不能潜降以济阴,则壅滞于上而燔蒸,肾不得温而愈寒;阴不能上承以济阳,则瘀陷于下而流溢,心不得润而愈热。上热壅滞,重则症见五心烦热,夜热毛蒸。而究其脾肾,则系一派湿寒。
相火不潜之夜热毛蒸与阴盛之夜热骨蒸截然不同,治亦迥然而异。且不可见有上热,径投寒凉滋腻之品。泄火伐阳,必致寒湿愈加而带下愈剧,上热愈甚。
带下当渗利脾湿,轻清上热。但不能过利,须适可而止。所以然者,带症肝胆多有郁热,渗利过度,必伤肝阴,故当慎之。
偶见夜热骨蒸者,用《柴胡地黄汤》治之(方见“热入血室”)。重用柴胡、熟地,疗效尤佳。
《下治丸》
[功能]清利湿热,收涩杀虫,用治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色黄,气味腥臭,前阴奇痒难忍者。
[组成]百部30克蛇床子15克枯矾5—8克
[治法]上三味捣为细粉,炼蜜50克合之为丸,绢包。
[用法]纳入阴内。
乳痈
乳痈,系因营卫虚弱,风邪乘虚入客,营郁化热,壅聚乳房所致。
[脉证机理]乳汁为气血之所化。营卫即经络之气血,在经在络,名曰营卫,在脏在腑,名曰气血,名虽异而实为一物。
哺乳期间,部分气血化为乳汁,乳妇之气血相对虚弱,营卫亦虚。若不慎当风,风邪乘虚入客,风伤卫气而遏营血,致使营卫不和。营郁化热,壅聚乳房,红肿疼痈,恶寒发热,脉浮而数,是病乳痈。当此之时,投以凉营泄热,活血化瘀,兼以解表之品,则营郁外泄,微汗出而红肿消,寒热除而疼痛,乳痈立愈。若失于表解,则郁热必内伤气血。热伤气分,则卫郁而发热。气之有余便是火,故症见口干口苦,烦热作疼,渴欲饮冷,甚则恶心呕吐,溲溺黄赤。热伤血分,则血瘀化热,壅聚乳房,故而乳房红肿,硬痛难忍。久别气血瘀滞,热腐血肉而为脓,甚至乳房溃烂,脓血流溢。气虚瘀滞,内热壅盛,故脉见滑数,舌苔黄腻,舌质多红紫。
[治则]凉营解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
[方药]桂枝木6-9克 粉丹皮9克 苦桔梗9克 大生地9-12克炒桃仁15克 粉甘草6克 天门冬9-12克 青浮萍12-15克
水煎温服
[方解]桂枝木、粉丹皮、大生地,凉营解表,通经行瘀止痛;炒桃仁、苦桔梗,通经活络化瘀;天门冬,凉泄气分郁热。青浮萍,凉营解表,消肿祛瘀。粉甘草,和中缓急。
[加减]发热头痛,不恶寒者,去桂枝木,加黄芩炭9克,以清相火。呕吐者,加淡竹茹9克,和胃以止呕。乳房肿痛重者,加生枳实6至9克,开气行瘀以止痛。欲化脓者,去桂枝木,加蒲公英15至20克,紫花地丁3克,清热凉血以解毒。芍药收敛,禁用。
[忌宜]忌辛辣刺激之食物,以清淡食物为宜。注意休息。乳房胀疼者,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勿食用。
[附记]
乳痈包括乳腺炎等乳房肿痛之疾患。
乳腺炎可因外感风邪,乳儿吹奶,睡眠压乳等因索所引起。初起因营卫不调,营郁化热,症见发热恶寒,乳房红肿疼痛,治以凉营解表,化瘀通经。服用上方,取微汗,数剂可愈。若迁延失治,入里化热,则需去桂枝,加凉营泄热解毒之品以治之。
乳痈初起,虽红肿热痛,必须用桂枝通经,否则效不佳。脓既成,或己溃,用此方效不显,另当别论。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系因脾湿肝郁,气血瘀滞,结于乳房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中气健运,脾胃冲和,肝胆调畅,清阳左升,所以血温而流畅;浊阴右降,所以气清而不滞。经络疏利而无瘀滞,故不病乳腺增生。
因情志不舒,怒过伤肝,致使肝郁。肝郁必横克脾土,脾土被贼,中气不能健运,肝脾郁迫而不升,肺胃必逆,气滞不降。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肝之经脉布于两乳,气血瘀滞于胸膈.结于两乳,凝集成块,硬而胀痛,是病乳腺增生。
术郁克土,症见胃脘滞闷,纳差腹胀。肝郁疏泄不畅故而月经后错,紫黑成块,行经腹痛。肺胃不降,相火上逆故而胸闷口苦,心烦易怒。气滞胸膺,故脉见细濡、滞、关寸较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宽胸降逆,软坚散结。
[方药]云茯苓9克 生白术9克 炒杭芍9克 粉丹皮9克何首乌15克 陈枳壳9克 全瓜蒌9克 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 昆布15克 蒲公英18克 苏泽兰30克苦桔梗9克 草蔻仁6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生白术,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何首乌,疏肝行瘀;苦桔梗、川郁金、陈枳壳、全瓜萎、法半夏,清肺利气,宽胸降逆;昆布,软坚散结;蒲公英,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苏泽兰,活血化瘀;草蔻仁,健脾行瘀。
[加减]血瘀重,包块硬痛者,加炒桃仁15克、牡蛎粉15克,活血以行瘀。胸闷乳胀重者,改陈枳壳为鹅枳实6至9克,或加穿山甲3至6克,宽胸利气以消胀。午后发热者,加青浮萍9至12克,或加白薇9克,通经透表以退热。
禁用姜、枣,用则顽坚难消。
[忌宜]忌盛怒,保持情志舒。
[附记]
乳腺增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属祖国医学的乳癣、乳核、乳历等范畴。导致本病的原因,多因郁怒伤肝,肝郁乘脾,致使脾湿肝郁,气血瘀阻,结于乳房使然。治疗重在健脾疏肝,清肺理气。佐以通经活络,化瘀软坚散结。左重者,偏于血瘀,治当偏重活血化瘀;右重者,偏于气滞,治当偏重利气降逆。脉见弦象者,为化脓之兆,应酌加清热凉血之品,截其未至,以免致成变症。如见硬块贴于肋骨,推之不移者,多系乳腺癌,应及早确诊与治疗。
不孕症
[脉证机理]不孕症多因宫寒,宫寒之源,缘于肾家阳虚,命门火衰。肾寒则土湿,土湿则肝木郁陷而胆火上逆。脾湿肾寒,肝木郁陷,下焦寒凝,胞宫虚冷,故症见腰膝酸困无力,少腹冷痛,不能或不易受孕。胆火上逆,放症见夜热毛蒸,心烦易怒,头昏失眠,口苦咽干。肝郁气滞,故而月经失调,或前错、后错,或行经腹痛,或量多紫黑成块,或色淡量少,艰涩不利,或带下黄白。上有虚热,中下湿寒,故脉见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清上温下,和中调郁。
[方药]云茯苓9克 粉丹皮9克 炒杏仁9克 苏泽兰15克粉甘草6克 全当归9克 法半夏9克 牡蛎粉12克炒杭芍9克 广桔红9克 炒杜仲12克 炒干姜9克
水煎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全当归,平胆疏肝;广桔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降逆;炒干姜、炒杜仲,温暖中下;牡蛎粉、苏泽兰,行瘀散结。
[加城]月经前错者,去苏泽兰,加棕榈炭l2克、茜草根9克,调经以止血。月经后错者,去炒杏仁,加炒桃仁15克、赤丹参15克,以活血行瘀。宫寒,脐周压痛或跳动者,加石菖蒲15克,行瘀而通阳。幼稚子宫,性欲低下者,加石楠叶60克,炒女贞子15克,补肾以壮阳。肾寒,尿清长者,加补骨脂9至12克,以温补肾阳。消化不良者,加草蔻仁6克、或加煨草果5克,温中而助运化。白带过多者,加芡实12克,增牡蛎粉为15克,收敛以止带。
[附记]
不孕症上热下寒者多。上热多为虚热,为标,非阴虚内热,下寒为命门火衰,为本。治疗此症,以清上温下为主,寓“补”于“调”之中。月经调畅,胞宫得温,后可怀子。最忌一见上有虚热,即断为阴虚,而重用寒凉滋腻之品,戕其本已虚衰之阳;亦不可因“宫寒”一语横塞啕中,一味温补,而致上热愈增,热盛耗阴。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七)目瞤 钱开达
现代医学把目瞤称为阵发性眼睑痉挛症。轻症无治,重症会注射肉毒素以阻断神经冲动。某君男二十六岁,十天前因目瞤一个月来善持堂求治。善持堂以此为圭臬,熔三甲复脉汤,牵正散,钩籐散为一方施治某君。服药次日反馈,症状已减;一周后随访,目瞤已痊愈。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从用药上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一药之差”!对于另一条的解释:同样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医师同样错误的使用了“下”法,而患者在“下后”的表现却与第21条大为不同! -
痞满 谢江强
痞满张某,男,31岁。加之1个月前,因情志不畅,而导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克犯脾土,脾胃升降失常,发为痞满。患者来诊自述脘腹痞满不舒,胁肋胀满,心烦易怒等症,提示证属肝胃不和,痰湿中阻。 -
糖尿病 潘洪波
治愈糖尿病患者甚多。不仅对早期糖尿病有效,而对于伴有并发症者疗效更加明显。发现糖尿病5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血糖一直不稳定,并逐渐出现身疲乏力、手足麻木、视力明显下降等症状,用中西医治疗,疗效都不明显。又治一母女同患糖尿病者。 -
诗意中的中医 张宝华
梅子黄时日日雨,这当是南国的夏季,而我在北国,近来也在感受这多情的天露。诗人总是那么的多愁善感,撕了心,裂了肺,捧着纯净的灵魂,燃烧着千年的惆怅,也湿我的眼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痛风 潘洪波
痛风在过去被称之为富贵病,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终日山珍海味,痛风的发生率很高,而普通百姓的发病率很低。痛风严重的叫白虎厉节,像被老虎咬住一样,可见这种疼痛是很可怕的。我给他写了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这个方子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
更年期 李华歆
让我们先总结一下“更年期”女性都有哪些典型症状……所以说“更年期”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
最新文章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难以入睡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1月27日李某,女,64岁,初诊。主诉:早醒及难以入睡2年。现胃纳减少,二便正常,有心慌胸闷,有白色痰半年,时有咳嗽。于11月15日摄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征象。口干仍有一点点,仍然睡眠不好及头中轰轰响。
-
中年妇女便秘一例 赵龙
马某,女,43岁。一般四五天,在酵素的作用下,能解。性格稍急,平时无其他不适。诊断,脾气阴不足,肝疏泄失常。服完后,在不用其他药的基础上,一两天均能自然排便,量,色,质,均比较正常。
-
云医案:持续发热盗汗经方辨治 于云
西医内科会诊后,对持续性发热和持续性全身出汗无良好措施,只提出调换高档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者疮疡久病,低热不退,全身盗汗涌出,固汗清热是标,乃急则治之。该患者服中药即效,又未加西药等抗生素,而平定发热、盗汗症状,可谓经方对证之功。
-
眩晕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程某,男,77岁,初诊。主诉:眩晕2年余。今复诊告知眩晕好转,但仍梦多,大便干,夜尿数次。服药后除眩晕如之前缓解,余症改善均不明显。2023年11月02日服药后回访,仍旧眩晕稍改善,但其余症状改善不大。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不生烦恼,即得自在 陈鹏
-
慢性膏咽炎和扁桃体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一般而言,急性咽炎的全身症状较轻,急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往往较重。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