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2022.09.13 473阅读 评论数 0 0
痛风日久
患者张某,男,37岁,有着10多年痛风史,最初是十几年前的首次痛风,但一直没有正经的系统治疗,这不前年在脚趾发现有痛风石,这下引起重视了,开始服用药物治疗,不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
这次痛风,是一周前痛风症状加重,左脚拇指红肿疼痛,右膝关节肿痛不能弯曲。舌淡苔白,脉弦缓。
X片结果显示左脚第一跖趾骨近端外侧具有有估值虫蚀样改变,边缘不规则,骨密度低。
生理生化检查,血尿酸在557。
与西医诊断为痛风,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痹症。
中医给的治疗方法是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祛瘀。
治疗方剂是
牛膝、地龙、秦艽、炙甘草、当归、苍术、没药、威灵仙、土茯苓、黄柏、车前子、木瓜、薏苡仁、泽泻、白芍。
常法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治疗7剂。
七天后复诊,服药后所有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右膝关节肿痛大为减轻。小部分各方,上方加全蝎后续服10剂。服法同前。
十天后再诊,左脚第一跖趾关节和右膝的关节疼痛和红肿热痛已经消失,右膝关节功能已经恢复。让生活饮食注意,后来因为胃病来调理,问痛风和尿酸晴朗,告知尿酸降低到390,痛风半年未复发。
治疗10年老痛风,清湿热、舒筋骨,活血祛瘀止痛,方用四妙丸合身痛逐瘀汤
在上面的痛风治疗案例中,已经是10多年的老痛风,痛风日久,而且辨证为湿热瘀阻型痹症,治疗则以祛风除湿清热,活血通络为主。
治疗方剂以四妙丸来清热利湿,舒筋壮骨。而方中牛膝、地龙、秦艽、没药、当归这几味药即是王清任身痛逐瘀汤的主方,可以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而威灵仙、木瓜可以祛风除湿通络,舒筋活络。薏苡仁、泽泻、车前子可以渗利湿邪,阻断湿热瘀阻对机体的损伤。
方中还用土茯苓、山慈菇等来清热解毒,防止湿热进一步深伏,成为伏邪;二来还可以缓解关节炎症状,三来还能协助痛风石消散。
当归、白芍养血和血行血,有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道理,同时还能缓急止痛。
这是因为痛风患者痛风日久,多存在血瘀痰积之证,所以二诊方加入血蝎这类血肉有情之品,来疏通经络,攻毒散结,对大蒋这样痛风久痹不愈,筋脉拘挛,关节畸形等外顽痹,效果一般都很好。
后期,处方中又加入山慈菇,因为其含有秋水仙碱成分,可以巩固痛风疗效,预防预防发作的功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难治性咳嗽一则 宁加银

    患者,女,33岁,反复咳嗽不愈,咽痒即咳,每遇冷空气及季节交换则复发,甚则持续三个月,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右寸弱。

  • 黄帝内针治疗少阳头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少阳头痛温某某,男,1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甘峪口村,2023年6月23日初诊。其实元胡郁金汤在本案中只是善后,真正让疼痛消失无影无踪的是黄帝内针。

  •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李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耳后疼痛1月。黔驴技穷之际,笔者想到了针刺,想到了黄帝内针,于是建议患者以此治之,患者也欣然同意,前后针刺10次,临床治愈。

  • 基于壬水癸水治疗水肿 罗沿印

    临床中,水肿病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壬水、癸水也密切相关。水肿一般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水液潴留,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浮肿的病证。壬水、癸水学说是十天干与阴阳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而成。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西医用中药,不明寒热,误人子弟 陈玉佳

    今日要讲的是一个误治案例,西医用中成药治口疮。嘱咐其另行购买半夏泻心丸的中成药服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求治其本。但是西医用中药,不熟悉寒热虚实,根据说明书使用,难免失误,有事也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中成药的滥用,一方面降低了疗效,使患者诟病中医。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