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

2023.08.02 699阅读 评论数 1 3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培根


 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附子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我们知道少阴为太阴之根本,少阴主调和水火,正常的机制应该是“水火既济”,也就是说水能交上,火能交下,上下协同,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一切内外因素打破这样平衡导致“水火未济”就可以称为“少阴病”,《伤寒论》中第281条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后或见阳气虚弱则脉“微”,或是阴气不足则脉“细”,二者均可以理解为为“水火不交”的脉象表现!

 第304条、305条讲的就是少阴阳虚后引发的各种症状,阳虚则无以温化,故其人“口中和”,小编以为这个的“口中和”其实是一种病态,“和”可以理解为“和稀泥”中的“和”,也就是那种口中“黏黏糊糊”的不适感,临床上小编确实观察到很多患者一到夜间就有“口里黏黏糊糊”或者“口中发淡无味道”等不适,而再结合其有恶寒、乏力、失眠等症状后,均可以考虑为“少阴病”!而“背”为太阳所主,少阴阳气虚弱无以温化太阳,又见其项背恶寒,此时可予灸法温之,亦可予“附子汤”!而少阴主骨节,阳虚寒凝,经脉不通故“手足寒”、“骨节痛”,“脉沉”为“水蓄”,可以理解为阳气虚弱无以推动水气运行所致,此时亦可予温法,与“附子汤”!


 此方在治疗妇科疾病中亦有应用: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20.3】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脏(可以理解为子宫)寒则无以闭固,寒气引入则“少腹如扇”(凉嗖嗖的感觉),并见“腹痛恶寒”,可以与“附子汤”温之!


            附子汤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二枚 茯苓 三两 人参 二两 白术 四两 芍药 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坎中阳虚则水泛成湿, “白术”、“茯苓”补土利水以除水湿,“附子”温经以生阳气,再与“芍药”通利经脉(主血痹),“人参”增其津液,故阳气得温而寒气自可以得除也!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3167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治疗小儿复感 谢江强

    治疗小儿复感膏方食疗双管齐下反复感冒、患肺炎的小儿又简称为复感儿,在季节交替变换的时候,尤其容易复发。像韩小朋友这样的复感,病因在于脾虚肝亢,肝脾不和,从而影响到肺卫,导致感冒的邪气特别容易侵犯孩子。

  • 黄连在经方中的运用 彭功伟

    黄连一药,经方用之较广,大致功用如下:①心中烦用黄连,如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方中用黄连清心火。②清热止痢用黄连,如葛根芩连汤中用黄连清肠中之热邪。②黄连配阿胶,常用于养阴清热,如黄连阿胶汤。黄连临证中运用很多,使用得当可治愈很多疑难疾病。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

  • 活络效灵丹 张宝华

    活络效灵丹是张锡纯先生所创。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脉络瘀阻证具有很好的疗效。治气血凝滞,癖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

  • 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5付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后头灼热刺痛 夏耀飞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后头灼热刺痛辛某某,女,6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富村窑村,2023年9月11日初诊。没有;张仲景有没有告诉葛根芩连汤可以治疗目赤?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