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咳痰兼心律不齐

2025.02.24 641阅读 评论数 1 6
林某,一位77岁的老者,步入诊室时神态略显疲惫,被白黏痰困扰已整整一月。这一个月来,他尝试了民间常见的止咳化痰良方,鸭梨搭配罗汉果与冰糖炖煮,还有川贝萝卜炖梨,然而均未收效。

其咳痰规律十分特别,清晨起床时并无咳痰之扰,可一到上午十点左右、下午四点以及晚上七点,便准时咳痰。每次能咯出五六口白黏痰,好在痰液容易咯出,吐完后便觉舒畅。老人胃口尚可,睡眠安稳,大小便也正常,只是半年来一直被口干困扰,每当有痰时,咽部就会发痒,紧接着引发呛咳。

舌红暗,舌苔薄白,脉象细数且伴有结代,按之沉。心脏听诊时,可闻及杂音,心律不齐。

从中医理论剖析,患者舌红暗、脉细数,这是阴虚之象,体内阴液不足,虚热内生;脉结代、沉,结合心脏听诊异常,提示心之气血亏虚,鼓动无力,血脉运行不畅;口干半年、有痰时咽痒呛咳,是肺阴亏虚,肺失濡养,清肃失常的表现;而白黏痰的出现,表明体内有痰湿之邪,虽痰易咯出,但持续不愈,说明痰湿并非单纯因脾失运化而生,与阴虚、气血不畅也密切相关。

拟方如下:炙甘草10g、桂枝15g、麦冬10g、炒火麻仁10g、生地黄10g、瓜蒌皮15g、薤白10g、黑顺片10g、肉桂6g、姜半夏10g、白术20g、茯苓15g、陈皮10g、丹参10g、生晒参6g。

方中炙甘草、生晒参,一者甘温益气,一者大补元气,二者相伍,能有效补充心之气血,使心脏鼓动有力,改善心律不齐之症;桂枝、肉桂温通心阳,助心行血,与炙甘草、生晒参共同发挥振奋心阳、通畅血脉的作用;麦冬、生地黄、炒火麻仁滋阴润燥,既能补充体内阴液,缓解口干、咽痒等阴虚之症,又能润肺止咳,减轻肺部不适;瓜蒌皮、薤白宽胸理气,化痰散结,可改善胸部气机不畅,助痰液排出;黑顺片温肾助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充足则有助于心阳的振奋;姜半夏、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燥湿化痰,从根源上杜绝痰湿的生成;丹参活血化瘀,改善气血运行,使血脉通畅,与其他药物协同,增强治疗效果。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服药初期,林某因药物的作用,出现轻微的口干加重以及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这是药物在体内调整阴阳、排出痰湿的正常反应。随着治疗的推进,逐渐调整药物剂量,若患者咳痰症状减轻,适当减少瓜蒌皮、薤白等化痰药物的用量;后续心律不齐改善,减桂枝、肉桂等温通心阳之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咳痰次数明显减少,咳痰量也有所降低,咽痒呛咳的症状得到缓解,口干之感也有所减轻。复查心脏听诊,杂音有所减弱,心律不齐的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建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大黄牡丹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右下腹痛案 张训景

    2024.07.23三诊腹痛进一步好转,要求住院配合中医理疗系统治疗。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不仅对急性阑尾炎有效,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亦有不错的效果。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先给孩子化痰 谢江强

    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莱菔子有化痰行气的作用。

  • 家长如何帮脾阳虚的孩子调理 谢江强

    家长如何帮脾阳虚的孩子调理a.日常生活中不能让孩子受寒不要让孩子吃寒凉的食物,以免伤到他体内的阳气。想要给脾阳虚、肾气不足的孩子调理身体,家长还是应该先给他补脾,脾气足了,肾气就能得到补充了。

  • 衡门 陈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 3剂中药治愈“食物过敏”案 宗琪

    诊断:食物过敏处方: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1剂方组:桂枝12g赤芍12g生甘草10g生麻黄10g苦杏仁12g生石膏45g刺蒺藜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0g牡丹皮10g生姜3片大枣3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玉屏风散治过敏性鼻炎医案 张训景

    食用馒头后未出现过敏症状。今反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显然非里有湿热,而是伤寒有热,拂郁在表,失于清透,汗不出,困闭于内,黄毒泛于肌表所致。方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退热,祛风止痒。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热除湿。

  • 经方加减治“胃胀伴打嗝2月余”案 宗琪

    患者:任某某性别:男年龄:30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5日主诉:胃胀伴打嗝2月余。

  • 浅谈口臭口苦口干治疗一案例 王井清

    反复口臭口干口苦半年余。继续原方巩固一周,后两月反馈原症状仍未反复,嘱其注意事项,保持良好作息饮食。

  • 四逆散 李华歆

    话说小编在前两天的文章介绍了自己关于“四逆散”作为“解郁”基础方的粗浅认识,没想到有很多人给小编留言或者私信表示意犹未尽,让小编继续讲讲这个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