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验方

2020.10.05 1883阅读 评论数 12 131
升麻12g,桑白皮12g,黄柏15g,黄芩10g,水牛角30g,白附子10g,甘草10g,白芷12g,蟾皮10g,生地30g,枇杷叶12g 皂角刺10g。
上方水浸泡半小时,煎服,日1剂。前三煎内服,余下药渣再煎一次,外洗面部。


痤疮本为肺热、血热过盛,气逆不利,气与痰因热胶结所致。而现代社会,恣食膏粱厚味,脾胃积热上蕴;美肤化妆,肌肤不密受邪,又增加了其病机的复杂性,使文献治法本来就不多的本病,治疗难度更加增大。
本方以入阳明、太阴,功擅解毒散邪热,化斑点疮疹之升麻为君,以凉血解毒之生地、水牛角为臣,以余药为佐使。蟾皮,此药为俗称“癞蛤蟆”(又称蟾蜍)的动物,将眉间内的白汁蟾酥取后,留下的干燥躯壳。因有毒之部分已取去,故既无毒,又可拔风火热毒之邪,使留着肌肉,郁而不解所致之痤疮得以拔除。为防蟾酥残留,用量不可太重,一般10g就足够了。桑白皮,此药专入肺经,泻火利水,除痰泄气,对痤疮发病之病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白附子,此药不仅能燥湿化痰,解毒散结,而尤不为人知的是,它善行诸气,对头面诸疾,有舟楫载药上行作用。白芷,痤疮主要发于面部,面为阳明经所循,而白芷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之主药,故有用作美容者。白芷入于方中,不仅起消痤作用,且有防止肌肤色素沉着作用。皂角刺,可起到消肿托毒功效,对脓疱型痤疮脓成不溃有特效,随证加减。
全方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疮。适用于面部痤疮密集泛发,疮点饱满色红,或兼便秘口渴之新老患者。而尤长于治疗病程甚长,多年久治不愈者。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许武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张登峰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5-09 08:29 评论数 0 0
  • 姜素恩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4-30 09:20 评论数 0 0
  • 梁丽珠 资质认证

    需要配合外治法吗?

    2022-04-19 05:10 评论数 0 0
  • 赵海龙 资质认证

    谢谢许老师的分享。

    2020-12-01 12:55 评论数 0 0
  • 李天华 资质认证

    方子是出自刘方柏老师的方吗?

    2020-11-30 11:45 评论数 0 2
  • 许武 资质认证

    没有找不到蟾皮可用蛇蜕替代,网络发达,其实想找也不难。

    2020-10-09 06:59 评论数 1 4
    1. 刘国岩 资质认证 回复    许武

      你好,师兄,这种病你的治愈率能达到多少

      2020-10-10 08:42 评论数 1 0
    2. 许武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国岩

      没有统计,大部分患者都有效,痘痘都是要长期战痘的了。

      2020-10-10 09:09 评论数 1 0
    3. 刘国岩 资质认证 回复    许武

      我感觉,你上传的照片,不是一般的痤疮,算是毛囊炎了,最不好治了

      2020-10-10 09:10 评论数 1 0
    4. 许武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国岩

      脓疱结节型,是花了很长时间。

      2020-10-10 09:19 评论数 1 0
    5. 刘国岩 资质认证 回复    许武

      厉害👍🏻👍🏻👍🏻👍🏻

      2020-10-10 09:20 评论数 0 0
  • 王洋 资质认证

    学习下,谢谢分享

    2020-10-05 08:24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2 谢江强

    中老年人衰老的膏方调理心得26.资生健脾膏:脾胃虚弱型《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放入鹿角胶,再入酥油及白蜜同煎,和匀,收膏,贮瓶封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要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锻炼。适当服用抗衰老之品,注重日常保健。

  • 中老年人适合服用膏方吗? 谢江强

    中老年人尤适于服用膏方。中老年人长期使用膏方,不但可以多病兼顾,还可以全面调理以延年益寿。中老年人的膏方调理一、衰老衰老又称老化,是指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心理行为上的退行性改变,即所谓生理性老化。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3医案10孙某,女,75岁。平素受凉、吃咸则发病,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气宣降失司而咳喘,故以小青龙汤以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医案11朱某,男,6岁。舌红属热,故以清热润肺,宣肺止咳为法,取桑杏汤加减。医案12何某,男,8岁。

  • 胃脘胀闷打嗝,2剂大效5剂愈。 李高勤

    [主诉]:胃脘胀闷不适伴打嗝1年。口服硬的、甜的、冷的、辣的后胃脘不适和打嗝加重。前额头疼,针刺样疼痛。小便黄也是热,阳明热。黄连6姜半夏15瓜蒌15柴胡24黄芩9炮姜5桂枝12天花粉12厚朴18茯苓15酒大黄5当归12苍术12紫苏子125剂,饭后服用。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肝气串痛案 张宝华

    郝某某,女56岁。于2023年12月29日10:58初诊症状简述(刻诊):身体串痛多年,伴有情绪不稳,上体部易汗出。患者身体串痛多年不愈。本案患者,身体串痛不休即为时下现代社会文明之病也,其本为肝郁,木气失畅也,经曰“木郁达之。”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