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归脾汤合苓桂术甘汤合方加减治疗胃胀

2022.01.04 1255阅读 评论数 3 15

归脾汤合苓桂术甘汤合方加减治疗胃胀

何某某,女,57岁,2021年1月7日初诊。

主诉:胃胀10天。

现症见:不寐,纳差,胃胀,呃逆,心下痞硬,脐周痞硬,心下悸,心悸,头晕,脱发,大便偏干,心下有震水声,舌苔不厚。

方证辨证:此为“归脾汤、苓桂术甘汤与茯苓甘草汤合方证”,宜归脾汤、苓桂术甘汤与茯苓甘草汤合方主之,其方如下:

黄芪10龙眼肉10党参10茯苓12

炒白术10甘草6木香6远志10

当归10桂枝10生姜5片酸枣仁6(研细末分2次冲服)

大枣4枚

结果:2021年1月10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

按语:胡希恕讲方证是辨证施治的尖端,尖端就是末端,无论什么方式的辨证,最后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方证,而如何在纷乱复杂的一系列证候之中用火眼金睛辨识出具体的方证便是临床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刘保和给出了一把万能钥匙,这个钥匙就是抓主症,印会河和刘渡舟也是英雄所见略同,本案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患者就诊时,笔者在现症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心下有震水声”,不管是医者用手扪及,还是听到患者诉说,这都是《伤寒论》中“胃有停水”的证据,胃为什么停水?胃虚才停水,水停于胃则心下悸;胃虚则寒饮上冲,上冲于胃则呕逆,上冲于心则心悸,上冲于头则头晕;水饮一般是向下走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上冲,常常在气上冲的诱导下向上冲逆,怎么治呢?降逆利水,降气逆用桂枝甘草汤,降呕逆用生姜,利水用茯苓和白术,所以“心下有震水声,心下悸,心悸,头晕”这样一组症状是典型的“苓桂术甘汤证”,宜苓桂术甘汤主之;所以“心下有震水声,心下悸,心悸,呃逆”这样一组症状是典型的“苓桂姜甘汤证”,《伤寒论》中不这么叫,张仲景叫“茯苓甘草汤证”,宜茯苓甘草汤主之。这两个方子的病机都是气携水上冲,苓桂术甘汤证有头晕,头晕是白术的药证;茯苓甘草汤证有呕逆,呕逆是生姜的药证,而本案既有头晕又有呕逆,故二方合用之。

“不寐,纳差,舌苔不厚”这样一组症状是典型的“归脾汤证”,也是归脾汤的主症,笔者临证时正是抓此才能迅速识别它是归脾汤证,这样辨方证真是又快又准,胡希恕讲先辨六经后辨方证,等到临床熟练了以后,可以直辨方证,一步到位简洁明快,非一般按照理法方药的程序辨证所能及也!这是直觉思维在中医临证中的应用,颇有点像“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舌苔不厚”证明是虚证;“纳差”说明是脾虚,《伤寒论》中常作胃虚,要不然归脾汤何以用四君子汤打底呢?“心悸,头晕,不寐”是血虚,血虚不足以养心则心悸,血虚不足以养神则不寐,血虚不荣于头则头晕,要不然归脾汤何以用茯苓、远志、和酸枣仁这些养血安神的药物呢?黄芪和当归有当归补血汤的意思,当归是直接补血,黄芪和党参是通过补气间接生血,四君子汤是通过补气血生化之源的脾来生血,木香有补而不滞的意思,故前人将归脾汤的病机概括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总而言之,本案正是在刘保和“抓主症”思想的指导下,按照胡希恕“谨守病机”的原则,践行“方证是辨证施治的尖端”的观点,时方与经方接轨,碰撞出一片灿烂的火花!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 自汗,眩晕,腰痛案 张宝华

    李某,女,68岁。汗出,体倦乏力多年,伴有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胀。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 秋之韵 陈鹏

    秋之韵文/陈鹏医生没有夏日的狂暴也没有冬日的苦寒秋天是一个十分静美的季节不冷不热有点允执阙中的意思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田野里弯腰的稻梁满山红彤彤的柿子金黄色的小菊花还有那小巧精致的秋海棠秋天像一个穿着麻衣的少妇褪去了小姑娘

  • 遗憾的中秋节 陈鹏

    文/陈鹏医生中秋的月,一个字:圆。苦难的日子,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灰色的,童年是饥饿的,中秋节是没有月饼的。今夜的月饼也是苦涩的。

  • 喑哑 张宝华

    张某某,女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