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与肿瘤

2022.09.23 368阅读 评论数 1 4
(内经)作为回答体粮的中医经典,其者作放实所也为破、少俞等医素所有。要按现在的说法,做伯是当之无说的主组,少命,少师,雷公伯高激取等是维者,黄常只是托名而已,相当于名誉主编。在《内经》中,歧们对的富写论述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法、预后判断等方面,少俞也有论及。就其重数性而言,与其说是对现今肿宿临床有指导意义,不如说是当今恶性肿瘤治疗发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就与我们对这些论述认识不足有关。
(一)病因上强调风邪和寒邪
《内经》在肿瘤的病因上特别强调风邪和寒邪。如《灵枢·九针》:“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瘪肉乃生……黄帝曰:石痕何如?岐伯曰:石瘦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坏以留止。”可是现在临床上往往想到的是以毒攻毒和扶正,并不以为祛风、散寒就能抗癌,实际上有些散寒药如干姜、附子、肉桂本身的抗癌作用现代实验证明并不比常用的化疗药5-FU差。癌症患者浑身游走性疼痛非常普遍,我们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癌症转移是个非常恼火的问题,可是我们有多少医生从“风性善行而数变”来考虑呢?化疗后的浑身疼痛不适,难道不应该想到这是有形之邪得到摧残,邪风失其所附所造成的吗?广西柳州市李女士,患直肠管状腺瘤,便血,自觉“肠中有风”。说明《内经》的理论有其临床基础。至于寒邪致癌的例子,比比皆是。王星在《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2003年11月7日记载了我治疗的一位将癌术后胸膜转移患者,疼痛难忍,至2006年10月已用温阳散寒
坚持治疗了3年多,不仅疼痛有效控制,而且生活质量很高,几乎是“一日不可离此君”。
既说明了温阳散寒的必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沉寒痼冷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袁振兴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理中丸 李华歆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其实很简单,甘草、干姜温里阳,白术补土祛湿,人参大补元气。这里说的理中丸是以丸剂出现,而仲景明确告诉我们丸药的力量不足汤剂,而其加减法非常值得玩味!

  • 找准自己的调补方 谢江强

    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调补方每个人的阴阳气血属性都不尽相同。然后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这在书中每节内容中都有提及。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忌服用膏方,以免造成气血失调。

  • 谁说良药要苦口 谢江强

    汉方慢养新主张谁说良药要苦口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膏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内经》就对它有所记载。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纯中医治疗硬皮病9月11日更新 段昌海

    脾胃虚寒吴茱萸10g生姜3片姜半夏20g大枣6个党参15g旋覆花15g代赭石5g干姜10g茯苓15g炙甘草10g5剂,1日1剂。至8月21日由其姐带来治疗,刻下症,神疲乏力,呃逆不断,烦躁,看诊时只喜趴在诊疗桌上。但在医院没治好,后经中医治疗,一剂止咳。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咳嗽咽痒案 宗琪

    按语:患者脉浮有力,病在三阳,先解表为主,汗出纳差考虑柴胡桂枝汤,咽痒苔腻考虑痰湿气结于咽喉,合以半夏厚朴汤,加杏仁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宣肺平喘。

  • 甘草汤 李华歆

    ——别林斯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甘草汤。今天以“甘草汤”为例为大家作以说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 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验案 韦麟

    张某,男,49岁,咳嗽咳痰,恶寒发热1周,伴气促胸闷,咽干咽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服3剂后症状减轻,再守上方4剂临床症状消除。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起病急,病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