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常用方——葛根汤
今天聊聊感冒初期常用的汉方药葛根汤,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虽说是汉方药其实根本来看还是《伤寒杂病论》当中的方子。葛根汤属于中医经典《伤寒论》里的经方,原文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这里的“项背强几几”,可以理解为脖子僵硬疼痛不舒服的感觉。
大枣、葛根舒经缓急,可以治疗颈部肌肉僵硬、疼痛。
2、痤疮。尤其是那种壮小伙子。五大三粗、皮肤伴点黑的。然后面部、背部的痤疮是发硬的那种。单纯的用消法、或者清热的方法。痤疮会越来越硬。特别容易留疤。用小剂量的葛根汤服用一段时间。慢慢的痤疮的跟盘会变软。有一部分甚至皮肤的颜色也能变白。
3、颈椎病。尤其适合长期在办公室夏天吹冷风、一年到头也不咋出汗的白领人员。这种颈椎病用针灸或者刮痧的治疗方式。往往只能缓解症状。受点寒、睡姿不好落枕了。很容易反复。究其根本原因是常年的冷气已经从皮肤→肌肉→筋膜逐层深入了。非得用一层层细密汗珠把这部分寒气,带出来。肩颈部的肌肉摸着变软了。才能算是稳定住。这种用量也是小剂量,微微汗出最好。就跟煲汤一样大火汤就浑浊了,剂量太大容易产生破坏性的损伤。微火才能把材料当中的东西煲出来。
4、提神。这个仅供参考。说是日本的经方家大塚敬节晚年精神不济的时候,会用葛根汤代茶饮。类似于喝咖啡一样。当然原理我大致推断一下就是。葛根的升提作用,会带着身体的津液、气血往头面部走。理论上可以改善大脑循环。个人观点是,应急准备考试、或者加班应付甲方要求的时候可以试试。不建议长期用。
5、鼻炎、鼻窦炎。这个其实也是经方的经验用药。有个汉方药就是葛根汤加川芎、辛夷做成的颗粒剂。效果也还可以。其实如果是额窦炎,加点白芷效果会更好
6、水痘。这种应用方式建议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使用。因为水痘大部分是小朋友出的。需要根据公斤体重来评估使用剂量。【禁忌】
同时有几个禁忌要说一下就是不能是有汗的情况应用;第二是平素身体很弱的人,尤其是脾胃弱的人最好不要用;第三孕妇,尤其是孕期小于三个月的孕妇禁用,容易动胎气。因为方中有麻黄和桂枝的组合,人体有汗的情况下用葛根汤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这样不仅不能解表反而会消耗身体大量津液。后面很容易出现“刀片嗓”。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小便频数、身上的肌肉抽动的情况。脾胃虚弱之人不用葛根汤的原因是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因为发汗要抽调人体的津液到体表。这个津液很大程度是从足阳明胃经来的。本身津液少,使劲抽调就容易起反应。另外一个就是身体很瘦的,类似于林黛玉的通常也会推荐用桂枝加葛根汤。单纯的葛根汤使用了容易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
其实有汗的外感表证,如果是有汗、怕冷、颈项肌肉拘紧不适。用桂枝加葛根汤会更安全、温和的解决问题。
【链接】上面涉及的方子的颗粒剂。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杂兵诊治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既往有乳腺结节,脊椎病,肠息肉术后等病病史。处方:柴胡30克、生桂枝15克、干姜10克、生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天花粉20克、炙甘草10克、麸白芍15克、葛根20克、茯苓30克、生龙骨30克、姜半夏15克、夏枯草15克7帖,颗粒剂,内服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体内有湿气的孩子,可以多吃点儿萝卜萝卜具有帮助身体通气行气、排湿的作用。还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可能是吃了寒凉的药物导致的。c.给孩子外用藿香正气水祛水湿对于孩子体内有积食,脾胃虚弱,水湿重的情况,我还建议家长外用藿香正气水。 -
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1 张训景
患者食凉食辣均腹泻,辩证为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证,采取疏肝解郁、调理肠胃、寒热平调,给予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合方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伤寒论》149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
中药泡脚好处多 谢江强
中药泡脚好处多中药泡脚是指在水中加入中草药煎剂后,利用水的温热刺激、机械刺激和药物协同作用,通过浸泡人体的双小腿和双足部,以达到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的一种疗法。 -
中医的魅力—2剂中药治愈“食物中毒”案 宗琪
患者:郭某某性别:男年龄:32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9日主诉:腹泻伴呕吐、发热1天。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6月11日反馈:服药一顿后即觉症状减轻,一剂后症状基本消失,2剂后病愈,嘱其注意饮食,不适随诊。 -
经方实验录之性功能下降 张宝华
端午佳节于坐诊处,清风徐来,一袭车水马龙之满目,近辰时末姗姗而入四人,三女在前,一男踟蹰压后。“那坐下把脉,你哪里不舒服?”“肝郁脾虚就没精神头?”“性功能下降,阳痿了?”“就他的表现来看,是性格和压力太大综合导致的肝郁脾虚证,不是肾虚。” -
伤寒论第93-94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1SPRING2024第93条中患者病情还是处于太阳表证阶段,仲景曾多次强调在太阳表证未罢且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时,此时治疗上应该还是以“表解”为主,而医生可能太过着急,直接用了“攻下法”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最新文章
-
失眠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中医学认为失眠病机多属阴阳失调,心神受扰。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医案55陈某,男,28岁。此案嘈杂,肝胃郁热使然。方中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助柴胡散肝郁解郁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瓦楞子对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有制酸止痛作用。医案56吴某,女,36岁。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 夏耀飞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马某某,女,4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11月14日初诊。综合以上二点,故本案当属“甘草泻心汤证”无疑,故宜甘草泻心汤加减。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