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治未病思想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2021.08.10 591阅读 评论数 0 5
    “治未病”,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理论,是中医注重防治结合的重要思想,主要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笔者主要是工作于针灸临床,所以,就“既病防变”方面谈谈自己的应用体会。
一.先安未受邪之地
   《金匮要略》开篇就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历来被视为预防疾病传变的大道法则。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温热论》中,也着重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相应观念。
    在目前基层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颈肩腰腿痛占据了门诊的很大比例。这些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通常配合服用一些活血止痛、散寒蠲痹的中药中成药,或解热镇痛类甚至激素类的西药,此类药物长时间服用,或短时间内大量服用,都会对胃肠道形成刺激,造成脾胃功能受损,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损伤后进一步削弱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营养功能,导致治疗效果变差,并且胃肠道本身的问题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发现这样的问题之后,笔者在治疗中尝试运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来改进工作方案。
    改进的方案通常结合患者的喜好进行,分为如下三种:一种是针对原发病针灸治疗的同时,增加健脾和胃的穴位进行调理,常选用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用平补平泻手法,若患者有明显的脾胃虚弱的状况,则改用捻转补法。一种是在使用常规活血通络、散寒蠲痹的中药时,贯穿顾护胃气的原则,添加诸如山药,扁豆,陈皮等健脾和胃的中草药,根据病情,也可以结合理中丸、平胃散、参苓白术散、小建中颗粒等成方成药应用。一种是适当添加西药保护胃黏膜,比如磷酸铝凝胶,果胶铋胶囊等。三种方案应用之后,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的状况明显减少,相应疗效也有所增益。
二.扶正即是祛邪
    痹证的疼痛,皆是因为风寒湿邪缠绵关节、滞留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不荣则痛。常规治疗是以散寒除湿,祛风止痛为治疗大法,多数见效,但总有效果不佳的患者。仔细诊察就会发现,此类患者通常伴有阳虚或者气虚的表现,乃《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所谓。气虚则推动无力,气血容易瘀滞不通,且气虚不能固表,邪气容易越过藩篱;阳虚则温化无功,寒湿容易凝聚不散;此时若仅靠外力一味祛风散寒除湿,自然不能取效。
    配合艾灸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等温阳益气,或者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附子汤等中药汤剂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患者刘某,女,56岁,右侧面瘫两月余,来诊以常规针灸二十余日,与其同期治疗的其他患者都已痊愈,但刘某仅仅略有改善。观察后发现她穿衣明显比其他人多,空调房里亦不肯减衣,询问得知其年前大病一场,之后恶寒怕风,汗出如雨,经常感冒。诊得面色愰白,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大无力,明显阳气亏虚。配合使用桂枝加附子汤温补阳气,服用五剂之后,汗出明显改善,可以穿着单衣,面瘫的恢复也明显加速,继续配合玉屏风颗粒成药服用,再针五次即告痊愈。
三.瘥后防复,起居有常
    针灸临床中,经常有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明显缓解,此时,患者可能因为工作需要、个人因素等,不能遵从医生要求继续治疗,或自觉已经痊愈而自行停止治疗,甚者恢复之前的生活工作习惯,起居无节。但随后不久,会再次因为相同的问题来诊,这样的病情反复,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笔者在刚刚工作时,经常在针灸临床中碰到这样的状况。为解决问题,详细分析患者反馈,结合对“治未病”思想的思考发现,只要在针灸治疗中,坚持完成既定的疗程,而不是得效则止,半途而废;坚持善后调理,而不是觉得病痛尽失,恣意妄为,基本上都能避免这样的状况。还以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为例,多数患者在经过十余次针灸治疗后,能够完全恢复功能,此时,笔者会要求患者继续来诊两三次。常规取穴比之前略少,同时增加对侧穴位平衡经气,或者增加足三里,三阴交益气养血,平补阴阳,以巩固疗效,并且嘱咐患者两周内避免疲劳、熬夜、受风、饮酒之类,防止病情反复。
四.学而致远,知而践行
    在临床中,除了常规治疗疾病之外,笔者还常常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一方面是体现社区卫生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则是贯彻中医寓治于防的治未病思维,而后者是作为一个中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近几年,笔者在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中医俱乐部活动,每月在各社区居委巡回宣教。根据受众,结合时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明生动的实例来阐释“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等《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理念。并带动他们做一些肢体的伸展和适用于工间休息的姿势调节,帮助预防单一形态劳作带来的职业病患。
    总之,伟大的中医先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治未病”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生辉的明珠,无论是追求益寿延年,还是享受品质生活,都需要学习和践行“治未病”的思维来保驾护航。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吴卫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高血压中药茶饮(陈鹏医生) 陈鹏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脊柱矫正要趁早 钟金桥

    2023年10月末,一九岁女孩拍片提示有脊柱侧弯,并无其他不适,整体呈胸腰椎中下段左凸侧弯,同时骨盆呈现左低右高姿态。2023年11月25日第5次复诊时带来复查X线,提示脊柱侧弯问题基本解决。

  • 蛇串疮小记 张宝华

    蛇串疮一、概念蛇串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引发水痘。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功夫不负苦心人,孙先生的血糖终于趋于正常值了。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后期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

  • 史上最简单有效的减肥方法 陈鹏

    一共分三个板块1,中药饮片减肥茶内服(2日一付)2,外用热敷用吹风机吹肚脐一边吹一边揉。每天晚上五分钟吹热风3,每天用姜片加花椒泡脚忌口:水果饮料和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