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

2022.10.05 380阅读 评论数 1 4

脱肛

【病因】脱肛即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全程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的总称。常由年老体弱、妇女产后劳倦、小儿经常啼哭及慢性腹泻、便秘努挣、百日咳、排尿困难等所致。主要因为营养和发育不良,体质虚弱,中气下陷,气不能摄,肌肉张力不足,直肠周围组织松软和造成腹压过高的疾病所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小儿,久患痔疮、久痢、久泻之人。

婴儿时期。身体发育末完全,若久痢、久泻,脾气亏损常可导致脱肛,老年人则因中气不足,液亏便干所致。

脱肛如治疗不及时,常反复发作,病情日重。严重者脱出的直肠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甚至坏死,不可不慎。


【治法】

(一)方药治疗(仅供参考,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1)黄芪赤风汤(补中益气):生黄9克,防风9克,赤芍9克,当归9克,龙骨6克,甘草9克,龟甲9克,水煎服。

方解:黄芪、防风补气升阳,胜湿止痛;赤芍、当归清热凉血,活血通经;煅龙骨收敛固涩,益气固冲;龟甲能滋补肾阴,以固冲任;甘草和中。

(2)黄芪白术汤(气升阳):黄芪9克,焦白术9克、赤芍9克,甘草9克,柴胡6克,白芍6克,水煎服。

方解:黄芪、甘草补中益气;焦白术补气健脾;赤芍活血通经;柴胡、杭白芍凉血养阴,升阳举陷。

(3)湿热皆主伤气,气下陷坠肛而痛,溲溺后,阴囊筋牵着于肛,其痛为甚,夫厥阴肝脉绕阴,按脉濡弱,决非疏泄主治,议进陷者举之,从东垣补中益气汤。

(二)针刺治疗(仅供参考,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1)主穴:百会、长强、次髎。

配穴: 束骨、中膂。


(2)主穴:承山、会阴。

配穴:长强。

(三)刮痧疗法(仅供参考,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取穴:百会、命门、大肠俞、八髎、长强、气海、承山、足三里。

操作规程: 刮百会;刮命门、大肠俞、八髎、长强,点揉或刮气海;

刮承山,足三里。


(四)艾灸治疗(仅供参考,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灸法治疗此病有一定疗效,同时配合服补中益气丸疗效更好。肛门周围肿痛时,可用艾条局部悬灸,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脱肛复原。便秘、腹泻或咳嗽引起的脱肛,应及时治疗原发病。

【小儿脱肛】(仅供参考,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艾灸治疗本病效果好,应加强肛门护理和清洁,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防止腹泻或便秘。

【附录】

方法一
取位:鼻孔
操作方法:取皂角1片,放碗内烧烟,将漏斗反罩在碗上,鼻孔凑漏斗口吸烟,打喷嚏后,肛自回缩。
方法二
取位:肛门
操作方法:取五倍子30克、艾绒适量,将五倍子放入艾绒,放桶内烧烟,患者坐桶上熏治。待肛回缩,再用白矾粉轻轻揉擦。本方适用于小儿脱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妊娠胎动不安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妊娠胎动不安妊娠是胚胎寄生于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在妊娠期间若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因膏方起效较慢,且目前少有关于膏方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临床及科研资料,故膏方多用于妊娠胎元不固者和滑胎者的平时调理。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皮肤瘙痒案一 王建飞

    2023年06月09日刘某,女,36岁,初诊。微信告知症状不减反增,瘙痒加剧。外洗后瘙痒处有所缓解,但仍不能断根。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 谢江强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小张生性内向,话不多,参与团体活动也不积极。小张欣然接受,并承诺回家后就会熬药吃。成膏药:阿胶100克、鹿角胶60克、龟板胶60克。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顽固汗证5年余,经方辩治效如神 宗琪

    患者:邵某某(住院患者)性别:女年龄:66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24日主诉及现病史:患者述近5年来出汗明显,以头部,后背,腋窝及腰部最为明显,伴腰痛,双下肢大腿外侧疼痛感,晨起偶有口苦,食后胃部胀满,咽部有痰,夜间下肢抽筋,眠差,夜尿频约4-5次,大便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