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医治疗脾胃病证

(一)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常伴嗳气泛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神疲乏力、便秘便溏等。胃脘痛,其疼痛部位在上、中、下三脘之间,有时痛在肋下,有时牵引胸腹,若疼痛位于脘以上,则为胸痛;位于脘以下,乃是腹痛,临证之时当细细鉴别,切莫混淆。
引发胃脘痛的病因很多,但以停食、停饮、胃寒、胃热、气滞、血瘀、虫疰等居多,其病机不外虚、实、寒、热、气、血、痰、饮、食积、虫寄。据此将胃痛归纳为十大证型虚痛、实痛、寒痛、热痛、气痛、血痛、饮痛、食痛、痰痛、虫痛。临床之时,按不同证型加以施治,如此则可使胃痛治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便后学之人领会掌握。
1、虚痛:症见胃痛隐隐,饥时作痛,得食缓解,喜揉按,脉见无力。偏阳虚者兼见泛吐酸水、喜咸恶甘、喜暖喜按、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脉软弱;偏阴虚者兼见口燥咽干、或口渴、不吐酸、喜甘恶咸,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多细弦。对于此型胃痛,偏阳虚者,以温中扶阳之法,选用六君子汤合吴茱萸、干姜、黄连治疗;偏阴虚者,以滋阴胃经为主,选用归脾汤或妙香散治之。
2、实痛:胃痛属实者,症见痛而拒按,脉象有力,若有积滞者,脉见沉滑;若痛处显肿者,为胃痛;若伴见寒热往来,皮肤甲错,脉象涩者,为有瘀血。

对于此型胃痛,采用攻逐邪实、补益脾胃之法,选取厚朴丸治疗。病属胃痈者,惯用桃仁承气汤或血府逐瘀汤以消痈排脓;病属瘀血所致者,可按血痛治疗。
3、寒痛:胃痛属寒者,症见身凉畏寒、口和不渴、喜热饮、得温痛减、或见呕吐、苔薄白、脉细紧,若寒气客于胃肠,则猝然作痛;若为寒邪夹湿,则病患身体沉重。对于此症,以温中散寒为主,方选桂附理中汤或温胃汤治疗。
4、热痛:胃痛属热者,症见胃脘胀痛,痛势急迫,身热口渴、呕酸嘈杂、喜冷畏热、烦躁易怒、苔多黄燥、脉弦或数,此病发生,或因久郁化火,或因过服热药而成。对于此型患者,以清胃泻热、理气止痛为主,方用金铃散为基本,方以理气止痛,加用黄连、黄芩、山栀以苦寒清热,仅佐姜汁以防凉遏冰伏。
5、气痛:胃痛因气滞所致者,多因大怒火七情之伤而诱发,症见胃脘胀痛,攻撑作痛,或脘痛连肋,按之较舒,喛气频频,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象沉弦。对于此型患者,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法,多因大怒选用香苏饮加延胡索治疗。此外,沉香降气汤加沉香、川楝子是治疗气痛常用方剂,以消逐瘀血。
6、血痛:胃痛因血瘀所致者,症见痛有定处,疼痛剧烈,痛如刀割,舌暗带紫,脉象又很紧,甚者可有积块,便黑而燥。对于此型患者,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选用桃仁承气汤治之。
7、饮痛:胃痛因停饮所致者,症见胃脘疼痛,痞满不舒,时吐清水,胃肠闻及水声,或口渴,但饮水即吐,食少脘胀,神疲乏力,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胃冷便燥,苔白滑或白腻,脉弦。
对此型患者,以温化水饮为法,常选二陈汤加白术,抑或胃苓汤治疗,均可获以良效。

8、食痛:胃痛因积食所致者,症见胃脘胀满而痛,其痛处有一条杠起,喛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象沉滑,甚至便躁,腹满痛拒按,脉象坚实。对此型患者,若因米面肉食所伤,采用健脾消食之法,选用平胃散治疗,并于方中加焦山仙,以增醒健脾之力;若因饮酒所伤,在前方基础上,再辅用葛根、薏苡仁以增醒酒健脾之力;若积滞较重,脘腹胀满、疼痛难忍、拒按甚或手不可近者,常用木香槟榔丸,以消积破满、行气止痛。
9、痰痛:胃痛因痰所致者,症见胃痛胸闷、咳吐稠痰、舌苔白腻、脉象弦滑,甚者其痛攻腰背,发厥呕逆之临床特点。
对于此患者,若病情较急,并有呕吐之势者,多饮势力导致,选以吐法治之,选用瓜蒂散服之,一吐痛除;若病情缓者,用二陈汤燥湿化痰。

10、虫痛:胃痛因虫所致者,症见脘腹疼痛,如钻如顶、时痛时缓、得食则痛、唇舌有白色小结节或面有虫斑,其脉或弦或紧,时大时小,甚至可见剧烈疼痛,四肢厥冷。对于此型患者,当以驱虫为要,多用乌梅丸或芜荑散。
(二)典型病例:梁××,男,56岁,初诊2016年3月18日,主诉:反复胃脘部不适,反酸6年余,近月加重。病史: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不适,有时隐痛,以凉痛为主,喜按,得温可以缓解,进食刺激食物后,腹部不适,每逢春天加重,伴有反酸、不呃逆等症状,本次因人春季节改变而再次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之症状。检查:舌体大,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分析:该患者疼痛部位在胃脘部,病属“胃痛”。胃痛一病,其病机不外虚、寒、热、气、血、痰、饮、食积、虫寄四诊相参,可知根源,首望其神,该患精神欠佳、神疲萎靡,属“少神”范畴,为“正气受伤,脏腑衰惫”之虚象,再望面色,面展黄白,白为气色不荣之候,主虚寒、失血、夺气、脱津等证。《内经》谓之“色脱者,色白,夭然不泽”;黄赤为脾虚,营血无以上荣之象,故而见黄白,由此可知,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正气不足。

中医诊断:胃痛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辨
证:脾胃虚寒处
方:自似温中健脾方白芍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木香10克、厚朴10克、佩兰10克、陈皮6克、柴胡10克、桂枝10克、砂仁6克、白术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七剂,每日一剂,水煎60分钟,分早晚餐后各温服50毫升,具有补气理气、疏肝和胃、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缓急止痛之功效。
二诊:2016年3月26日
主诉:胃脘胀痛症状缓解,因患者每天需上班长期煎服汤剂,故委托南京同仁堂代制小蜜丸一剂,具有扶正祛邪、益气养胃、温中缓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滋补肝肾、填精骨髓等功效。
蜜丸加工处方:焦三仙各100克、生黄芪100克、熟地100克、枸杞100克、生白术100克、灵芝粉100克、茯苓100克、鸡内金100克、刺猬皮100克、甘草50克、广木香100克、青陈皮各50克、山药100克、枳壳50克、桔梗100克、甘松100克、淡吴萸100克、广郁金100克、白芍100克、蜂蜜2斤(1000克)每日三顿,每次3克,餐后30分钟温水送服,经服用124天后告知:胃脘胀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症状消失,疗效显著。 杨家强主任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青灯古佛 陈鹏
青灯古佛文/陈医生2024.8.3朦朦的雨淋湿你的心那清冷的街左脚阿弥右脚陀佛无尽的沧桑那朝拜人的虔诚飞机离开了跑道心儿却远离了梦想清静的湖水在荡漾一呼一吸间的执念化为虚无的永恒饭入胃肠那是细菌的天堂青灯古佛是可怜人的归宿是善是恶是心之动呀阳明先生的心念六 -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长辈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谢江强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长辈之间的矛盾,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家庭氛围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不好,就会进一步影响他的身体健康。所以说,长辈之间的矛盾和错误的育儿观念,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
经方实验录之乏力体倦甚 张宝华
现病史:一月余前现腰痛,入某医院行彩超示双肾结石,给予排石颗粒,多饮水做跳跃运动等治疗数日后,现身体水肿,以眼睑及四肢腕踝处为甚,按之凹陷。 -
经方实验录之胸痛,肺结节。 张宝华
否认过敏史,既往有肺结节病史。胸痛时作不愈,一度疑为心脏病,小小年纪岂不愁来日方长何以凭乎? -
试论中医处方的加法与减法(杨文豪原创) 杨文豪
一般来讲,中医处方过程大体分为:总结归纳患者症状与体征,获取舌苔脉象,有时候还需要参考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得出主要病机得出治疗大体思路选方或自拟方。所以,我自身还是希望能提升我们中医界的整体处方水准,力争为上述那种美好情景的实现添砖加瓦。 -
中药的“升、降、沉、浮”作用 谢江强
降,即下达降逆,趋于向下,是指药物有下行、下降的作用。利用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可以使药物作用于不同的人体部位,因势利导,从而调理脏腑气机的紊乱,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各种净选过的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制成丝、片、块、段,都可以被称为是饮片。 -
经方加减治“打嗝伴胸闷汗出2年”案 宗琪
患者:周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6日主诉:易隔气伴胸闷2年余。 -
性价比很高的感冒咳嗽方 张宝华
张某某,男,10岁。尽剂后诸症几无,唯轻微咳嗽时作,停药,将息调养数日即可。 -
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治失眠背凉案 宗琪
诊断:失眠,痹症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5剂方组:葛根60g麻黄5g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6g茯苓20g党参15g生白术30g制附片15g远志15g焦神曲10g生黄芩15g生姜3片大枣5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 -
头晕目眩医案一则 曹雪盼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该患者属于阳明太阴合病,治疗清热温中并用方可。
最新文章
-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怎么说? 谢江强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指老年期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的智能缺损,并且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性疾病,也有开始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者,称为早老性痴呆。“虚”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该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高血压中药茶饮(陈鹏医生) 陈鹏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西医用中药,不明寒热,误人子弟 陈玉佳
今日要讲的是一个误治案例,西医用中成药治口疮。嘱咐其另行购买半夏泻心丸的中成药服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求治其本。但是西医用中药,不熟悉寒热虚实,根据说明书使用,难免失误,有事也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中成药的滥用,一方面降低了疗效,使患者诟病中医。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理中汤小记 张宝华
理中汤通过温暖脾胃、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治疗上述症状的目的。总结理中汤是一种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在使用理中汤时,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健脾补气,温中燥湿,和中缓急,综合一法
总结的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