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一)

2023.07.11 896阅读 评论数 7 30
某住院女性患者。

现病史:“反复低热,疲乏无力,爱睡觉,咳嗽,咳痰无力,少量咳痰,带有少量黄色,食欲差,今天舌苔可,昨天舌苔厚腻,脉沉弱”。


既往史:左下肢骨折1个月,骨折部位当时有淤血,水肿。

体检:左下肢骨折,骨折部位有淤血,水肿。



舌:


脉:沉弱。

患者骨折后,调摄不慎,感受外邪后现反复低热,疲乏无力,爱睡觉,咳嗽,咳痰无力,少量咳痰,带有少量黄色,食欲差等症,经自服药物(具体用药不祥)未得缓解而入院治疗。

骨折伤及人体血气,正气不足易感外邪,邪入之初未得有效治疗而成反复低烧等情况,乃正不足以抗邪所致也。血弱气衰,邪气因而由太阳而入少阳,而见有低热反反复复,食欲不佳,嗜卧等症。观其舌隐青、淤点,乃血淤之象,乃骨折未愈,血滞所为;而苔白腻,为水湿之患,可见其胃气不振,水液难以消化而征之于舌;脉沉弱为胃虚有水之象。

观患者舌、脉、症为少阳病。据《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今骨折未愈而又感邪作疾,当其辄鮒之急际先治新病,再议旧疾,故而与小柴胡汤一剂观之。

处方:北柴胡30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半夏2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

药后咳嗽除,仍发热,温度38度,并现怕冷,无汗,不自主排便,无食欲,口干,口苦,头晕,心慌、乏力、脉浮数。


《伤寒论》97条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所观之条文与96条可知辩证当不误,而无效者洵为病之传药不及其速也。今现怕冷,无汗为太阳病;无食欲,口苦,乏力,为少阳病;口干,不大便,头晕,心慌,乃阳明病,热上涌,津液伤,脉浮数,有服小柴胡汤已,少阳枢机利而有邪出表之征,观此际脉症,乃三阳并病,当于三阳中求之。

处方:

北柴胡30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半夏25克、炙甘草10克、葛根20克、麻黄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石膏30克

服药一次后汗出,体温下降至37.3°,大便稀,续服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附子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方剂及作用 张宝华

    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与干姜共同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不再是疑难杂症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阳虚外寒内饮,仲景麻附细痊 张宝华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概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是阳虚外寒内饮的典范之剂,本方由麻黄、附子和细辛三味中药组成。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