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2篇:阳虚寒湿带下证

2025.09.13 553阅读 评论数 7 21
患者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刘某某,女,35岁,教师。2025年3月12日初诊。主诉:白带清稀量多伴腰酸乏力半年余。患者平素体弱,半年来带下量多、质稀清冷,劳累后加重,伴有腰脊冷痛、畏寒肢凉、夜尿频繁(2-3次/夜)、食欲不振。月经周期尚准,但量偏多、色淡。曾服清热利湿中药未效。舌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腻。脉象:右寸浮紧,关尺沉缓无力;左寸细弱,关弦细,尺沉紧细微。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乃阳虚寒湿带下证。患者太阴脾阳不足(右关沉缓),运化失职,湿浊下注;少阴肾阳亏虚(左尺沉紧细微),固摄无权,寒湿内盛。郑卢医学强调“阳主固摄”,此案根本在于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当扶阳固本,温化寒湿。首诊先建中化湿,次诊温肾固摄,三诊脾肾同调。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5-03-12)

立法:温建中宫,化湿止带。

处方:附子理中法加减

制附片30g(先煎),贡术20g,党参15g,干姜25g,炙甘草10g,西砂仁15g(后下),茯苓20g,炒芡实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医嘱:忌生冷瓜果、油腻之品,注意保暖,尤其腰腹部。

服药后带下量稍减,食欲略增。舌象:舌淡胖,苔白腻略化。

二诊(2025-03-15)

脉象:右关缓稍起,左尺仍沉紧。

立法:温肾扶阳,固摄止带。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45g(先煎),桂枝尖20g,贡术15g,炙甘草10g,生姜30g,西砂仁15g(后下),菟丝子20g,鹿角霜25g,煅牡蛎30g。4剂。

医嘱:药后若觉腰腹温热,为阳气来复之佳兆。

服药后腰冷减轻,夜尿减至1-2次,带下明显减少。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三诊(2025-03-20)

脉象:左尺紧象渐缓,已有柔和之象。

立法:温固脾肾,益气填精。

处方:附子填精法加减

制附片50g(先煎),贡术15g,党参20g,西砂仁15g(后下),菟丝子20g,补骨脂15g,鹿角胶10g(烊化),煅龙骨、牡蛎各25g。3剂,以资巩固。

患者感受:患者精神转佳,自述“腹部和腰部常有温暖感,白带已恢复正常,夜尿次数减少,睡眠踏实,白天精力明显改善”。嘱其常服附子理中丸调理,忌生冷,节劳倦。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化气,阴成形” 的理论思想。患者带下清稀乃阴寒之象,根本在于脾肾阳气不足。首诊附子理中法温建中宫,化湿止带;二诊加入桂枝、鹿角霜温通肾阳;三诊填精固摄,体现“祛邪、建中、填精”的次第。郑卢医学辨带下,重脉尺与舌苔,左尺沉紧提示坎阳不足,舌苔滑腻反映寒湿内盛,据此立法用药,方获良效。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人杨允执)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医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五运六气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五运六气与临床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五运六气理论强调“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为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 中医治疗月经后期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六、结论中医治疗月经后期有着丰富的用药经验,通过辨证分型,准确把握病因病机,合理选用相应药物进行配伍,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精伤五行:水多土荡 赵立生

    在中医五行中,水为阴,土为阳,水多土荡,肾精受损,所以五行之水的功能偏胜。肾精不足会导致肾水亏虚,从而影响到肾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也就会出现肾脏功能受损,出现“水多土荡”的病证。

  • 四逆散联合真武汤治疗肾虚肝郁证阳痿的运用 何明

    四逆散本治透邪解郁,疏肝健脾,手脚冰冷。真武汤本治肾阳衰微水肿,补肾壮阳。治疗上予四逆散联合真武汤。嘱患者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少熬夜,少喝酒,适度服用高蛋白食物。四诊,患者高兴诉,勃起正常了,无中途疲软,睡眠正常,偶有多梦。

  • 呼吸暂停综合症案 孙成力

    诊断及治疗1.诊断西医诊断:呼吸暂停综合症;过敏性鼻炎。后守方,继续服药3月,打鼾明显减轻,睡眠基本正常,呼吸暂停明显改善。

  • 下乡病例:夜尿频 马亮

    2024/11/7今日是腰痛病人、背痛病人、中风病人、肿瘤病人继续治疗,上午没有新就诊病人,这就是基层卫生院的真实情况。诉小便夜间频数,约6-8次夜,肢寒明显,纳可,大便可,舌淡红,苔薄滑,脉沉弱。患者检查存在前列腺增生,服了些药物未见丁点疗效。

  • 伤寒论第七十四条 张宝华

    七十四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逆依然是五苓散证的继续,自然还得用五苓散。

  • 伤寒论第七十二条 张宝华

    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这个凡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有表证,发汗表没法不解,得用五苓散。刚才咱们说了,这条是个重申,但他绝对不是废话,要是没有上面这一段,单凭“脉浮数烦渴者”这个脉证,你就给五苓散,那你岂不孟浪了,对吧!

  • 97条 李华歆

    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 “腹胀、便秘伴梦多1月余”—经方半剂愈 宗琪

    现病史:患者述近1月来腹胀不适,以下午开始,夜间加重,晨起则安为主,伴体重增长过快,排气多,大便不畅,或3天一次,偏稀,白带多,经期前后尿频尿不尽,头颈汗多,梦多,眠可,晨起疲劳,左脉:沉偏无力重按有,右脉:沉略弦力弱,舌质淡,苔薄白,舌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