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阳虚寒凝,瘀阻脉络案
主诉:四肢发凉、怕冷3年,加重伴足趾溃烂8月。
病史:患者素体瘦弱,畏寒怕冷,3年前受凉后出现四肢凉麻、疼痛,未在意,后逐渐加重,右足拇趾溃烂,久不愈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脉管炎”,给予强的松、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疼痛减轻,但疮面久不愈合,后右足拇趾残端自行脱落愈合,8个月前右下肢凉麻疼痛明显加重,四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夜间痛甚;四肢肤色紫暗,触之皮温低,右足肤色暗红,第二趾末端溃烂,骨质外露,有少量凝血分泌物溢出,双足背、胫后动脉及左桡动脉搏动消失。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纳可、眠差,二便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超示:双下肢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改变。
中医诊断:脱疽(阳虚寒凝,瘀阻脉络)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阳和汤加减。 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丹参10g,熟地15g,肉桂5g,干姜10g,白芥子10g,甘草10g,麻黄5g,桂枝10g,细辛6g,通草10g,黄芩10g,黄连5g,生姜4片,大枣5枚。
日一剂,水煎400毫升,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服上方7剂后,四肢发凉怕冷症状有所缓解,四肢皮温回升,紫暗逐渐消退,右足第二趾创面肉芽鲜红,有明显生长迹象,但夜间仍感右足凉疼,时感乏力、自汗,在上方中加入黄芪30g、党参20g。
三诊:服上方7剂后,四肢发凉怕冷症状基本消失,四肢皮温回升,紫暗消退,右足第二趾残端骨质脱落,创面肉芽鲜红,乏力、自汗等症缓解,行走如常。嘱患者长期用艾条雀啄灸阳池、足三里(双侧)约20-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以增强元气,使元气运行更加通畅,输布更为有力,可以有效到达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而防本病复发。
按:患者素体阳虚,寒自内生,复感外邪,寒胜则血凝涩,瘀阻脉络,血流不畅,不能温煦四肢,《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寒邪外淫经络,令血凝滞而不流,内外合邪,则络脉气血瘀阻而发病。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脉为主,方中用黄芪为君药,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络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卫通脉络,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阳和汤源自《外科证治全集》,由清代名医王洪绪疮制,有温补和阳,散寒通络之功效,两方合用,标本同治,以增强其功效,故患者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收效颇丰。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七)目瞤 钱开达
现代医学把目瞤称为阵发性眼睑痉挛症。轻症无治,重症会注射肉毒素以阻断神经冲动。某君男二十六岁,十天前因目瞤一个月来善持堂求治。善持堂以此为圭臬,熔三甲复脉汤,牵正散,钩籐散为一方施治某君。服药次日反馈,症状已减;一周后随访,目瞤已痊愈。 -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谢江强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例,孩子的病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治不好。通常,孩子受惊吓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前两种惊吓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轻的,第三种给孩子带来的惊吓是非常严重的。 -
痞满 谢江强
痞满张某,男,31岁。加之1个月前,因情志不畅,而导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克犯脾土,脾胃升降失常,发为痞满。患者来诊自述脘腹痞满不舒,胁肋胀满,心烦易怒等症,提示证属肝胃不和,痰湿中阻。 -
痛风 潘洪波
痛风在过去被称之为富贵病,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终日山珍海味,痛风的发生率很高,而普通百姓的发病率很低。痛风严重的叫白虎厉节,像被老虎咬住一样,可见这种疼痛是很可怕的。我给他写了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这个方子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
“顽固重症12年”,三诊之后显奇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73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13日主诉:失眠12余年,加重2天。(患者三诊后细思此证中猪苓汤阿胶是否可替?查阅而感阿胶滋阴补血之力甚佳,优于女贞子,且经方以不加减为贵,重病难病时尽量用原方,故四诊时改用阿胶治之。 -
脂肪瘤 潘洪波
结果用药半个月后不适症状减轻,一个半月后脂肪瘤比之前软了一些,也小了一点。方中浙贝母、白僵蚕这二药都有化痰散结的效果,主要来扩散脂肪瘤。 -
哪些消热中药适合中药泡澡 谢江强
能够治疗风热感冒、高热烦渴、咽喉肿痛、痈疮疔毒、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等。能够治疗热病烦渴、风热感冒、口疮、尿赤、热淋等。泡脚方黄连10克,放入锅内煮10分钟,时间不宜太久,然后倒入洗脚盆中,兑入适量的温水,泡脚30分钟。 -
哮病(支气管哮喘)案整理 谢江强
哮病案刘某,女,37岁。哮喘病史8年,每年4月左右哮喘发作甚剧。经治疗后哮喘得以完全控制,体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咳痰喘憋夜间重,中药3剂诸症大减 宗琪
诊断:喘证处方: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剂方组:炙麻黄12g生石膏45g清半夏15g炙甘草10g桔梗30g干姜15g白芍20g五味子10g细辛10g生姜20g(切)大枣5个(擘)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150ml一袋,分3次饭后热 -
桑叶性寒,明目清肝,又兼凉血 李家合
桑叶的第三个作用在于其能够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功,所以能够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合用,例如羚角钩藤汤。现代研究表明,桑叶能够对链球菌、金葡菌等细菌具有拮抗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糖的作用。
最新文章
-
小儿抽动医案分享 李娟
关于小儿抽动,西医学称之为抽动障碍。若不及时中医中药干预,儿童抽动症病程拉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年8月26日三诊,患儿抽动无,面部积食斑已褪至不明显,大便正常,情绪稳定。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中医上所说的津液是什么? 王晨阳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流感治验分享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案例一:王适金,男,57岁,2023.12.06就诊,患者于2023.12.04晚发病,自感咽部不适,伴轻度乏力,测体温38℃,当晚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等药,服药后汗出热退,次日仍感乏力,但体温正常。其子为其在当地中医拿中药口服一日,白天体温正常。嘱药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酒。 陈鹏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崔乐
治疗抑郁症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人中、间使、太冲、合谷、大陵、劳宫、丰隆、涌泉、大椎、陶道、身柱、哑门。李某,女,22岁,患者诉情绪抑郁4年。初起头眩,注意力不集中,后则倦怠寡言,情绪抑郁不舒,发病时独语。精神卫生中心诊为抑郁症。
病案分析详细,效果不错
临床脉管炎也属于疑难重症,学习了
阳虚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阳和汤对于寒凝效果很好的,主要看临床表现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