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分享

2022.01.23 1336阅读 评论数 2 17
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分享
    杨悦娅主任医师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的多发病常见病,大多数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孕育带来很大困扰。杨悦娅主任积三十多年中医临证经验,认为慢性盆腔炎多见正虚不足,湿瘀互阻,治疗上要清邪祛实、补虚托毒、扶正固元分步进行,使得湿瘀实邪得以消除,子宫胞脉得以疏通,气血脾肾得以培补,正气得到恢复,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加强,有助炎症吸收、病灶修复,则慢性盆腔炎
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患者金某某,女,49岁。初诊日期2020年8月12日
主诉:反复小腹疼痛7年。
现病史:2013年子宫肌瘤手术剥离,术后反复腹痛。B超提示盆腔积液持续不消。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时西医予以抗菌消炎输液,缓解期也服用过不少中药,但是7年来反复小腹疼痛不彻。刻诊:小腹疼痛反复不彻。外院B超提示盆腔积液。阴道分泌物正常,无异味。时有心悸胸闷,腹痛喜按喜暖,纳可,大便隔日质干,面色不华,褐斑布见。舌淡红,苔薄白浊,脉滑。
中医诊断:慢性盆腔炎。证候诊断:湿瘀互阻,气血不足。治法:化湿行瘀,补益气血。处方:
当归9克,川芎6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制附子6克,延胡15克,血竭3克,党参15克,鸡血藤9克,瓜蒌仁15克,艾叶6克,冬葵子20克,泽兰9克,半枝莲30克,厚朴9克, *7帖
二诊日期:2020年8月20日
药后无不适,腹痛未起,带下正常,胸宽气舒,寐进,大便隔日不干,舌微红,苔薄白,脉滑。
处方:8月12日方去艾叶,血竭。
加红藤20克,皂角刺15克,香附9克,刘寄奴15克,生黄芪20克。
*14帖
三诊日期:2020年9月3日
近日腹痛未作,B超复查提示盆腔积液未见。时有心悸(有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史),寐多梦,纳可,大便隔日量少,舌紫气苔薄白,脉弦。
处方:8月12日方加灵芝9克,甘松6克,炙黄芪20克,香附9克,皂角刺15克,鸡血藤15克,生薏苡仁30克,玫瑰花6克,
去泽兰,血竭。  *14帖
此后小腹痛没有再复发。体检B超盆腔积液未提示。
按语:患者慢性盆腔炎腹痛已有7年,迁延日久。辩证为湿瘀互阻,气血不足型。杨主任认为慢性盆腔炎虽然为妇科疾患,但是和外科概念中的疮疡,溃疡以及内痈、外痈可视为同属之类,只是发生部位不同。杨老师认为同样可以用中医外科的消、托、补三大法则来治疗慢性盆腔炎,每每疗效颇佳。该患者首诊先用消法,比如半枝莲,败酱,红藤、冬葵子等清热解毒之类药物与鸡血藤、泽兰、血竭、当归、党参益气养血活血之品配伍,以助正气驱邪实;因患者病日已久,阳虚寒滞,故用附子、延胡索、艾叶等温通化滞,疏通胞脉;二诊来时患者腹痛渐消,随后加重益气扶正以托毒外出清除余邪,如加生黄芪,皂角刺,益气托毒。三诊腹痛基本已除,患者有心脏疾患史,故以补法为主,培本固元,防止复发。加黄芪、灵芝、甘松等补益气血,增强免疫力。此后腹痛未再复发。
(杨悦娅主任的“盆腔炎从胞脉痈疡论治”理论可见其发表的相关文章。)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悦娅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儿 陈鹏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体质,脏腑娇嫩,形气未冲,尤其是肺脾肾常虚,容易罹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而小儿肌肤柔嫩,脏气轻灵,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最多。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医案55陈某,男,28岁。此案嘈杂,肝胃郁热使然。方中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助柴胡散肝郁解郁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瓦楞子对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有制酸止痛作用。医案56吴某,女,36岁。

  • 浅述痞满及其治疗预防 张宝华

    浅述痞满及其治疗预防痞满是指胃脘部痞满,患者自觉胃脘部堵塞、胀满不舒,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本文将浅述痞满的病因与及其治疗预防。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痞满的发生。

  • 开膏方需要找专业医生吗? 谢江强

    开膏方的医生需具备扎实的中医功底,有丰富的中医知识和诊疗经验,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与证候的需要,进行药物的配伍组方。吃膏方过程中如有急病也应暂停,等治愈后再吃。故进补膏方前,富含脂肪、蛋白质和油腻等滋腻的食物都应少吃,酒亦应少喝,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 谢江强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一、膏方的适用对象1.患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病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 彭功伟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 脉法新悟(七) 陈玉佳

    案25:吕右,妊娠后,操持过度,一周前感腰疼神疲,近三天少腹重堕感,阴道漏红,色暗量少,前来就诊,诊见面色白,腰疼乏力,心悸气短。现代技术证明了人体的结构是细胞、血液、组织。摧毁了中医称之为本源的气血津液。医案摘着《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经方适应方证治支气管炎 张宝华

    上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剂量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大枣15枚甘草6克半夏9克本方能宣肺泄热,降逆化痰,对支气管炎现咳而上气,呼吸困难,目如脱状者,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