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气管炎
病史:王生,男,40岁。初诊节气:立秋。 素性急躁,嗜烟近20年。一周前生气咸食,咳嗽振作痰白粘难咯,咳甚两胁作痛,脘胀纳差,时有便干,在某医院拍片,诊为“急性支气管炎”,西药加中成药均末见效,遂来门诊。苔厚黄腻,脉弦滑数。
互动与讲解:
这个病你怎么分析?
学生:“应该用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合黛蛤散。”
你先别用温胆汤。先辨什么病,先把病搞明白了,再说。
学生:“这处方里面主要用茯苓。”
先搞清是什么病。
学生:“这属于肝气犯肺,属于木火刑金。”
说几个关键:
第一他素性急躁,两胁作痛,脉又弦,说明他有什么问题呀?肝气有问题。痰是白粘的,很难咯,苔是黄腻的,脉是滑的,加上纳呆,脘胀。这是什么问题呀?
学生:“有痰浊。”
这不能叫痰湿叫痰浊,他没有湿,这用词你一定要注意,现在都给它规范了。痰浊这是一个病;湿、饮是一个病。这里没有湿,他没有浮肿,脉是滑数的,不是濡脉,所以这完全湿痰浊。痰浊不是“化”是“祛”;瘀血不是“祛瘀”是“化瘀”。中医吃亏在各种叫法,不规范。现在我就想了尽量规范。
这个病例肯定有肝气郁结,而且肝气犯到哪里了?
学生:“犯肺。”
这个中医叫木火刑金。肝郁化热,木火刑金。这个辩证就出来了:痰浊、木火。然后你考虑方子。记住木火刑金一个药:黛蛤散。
痰怎么办?我反复讲了:“辨痰不在颜色在质量,白痰它粘的也是热,可不是寒。”
用一个什么代表方?呼吸系统肺系病,咳、喘、痰、炎、热五大主症,关键是痰。这病例有痰,要祛痰。祛痰的主方是什么方子?
学生:“三子养亲汤。”
哎!三子养亲汤,
怎么辨?它不是寒痰是热痰。怎么辨?
里面动一个药。把白芥子去掉换成什么药?
学生:“葶苈子。”
这样你看辨证很准了,方子也出来了。对不对?然后再考虑里面的别的因素:肝火,大便干,胁痛。再考虑进去,这个方子很快就出来了。辨证准了,方子活了,保证疗效。对不对?当然这个药不要刻板,我是用这些药,你们在不违反治则完全可以发挥开,一样会有效。关键是辩证,关键用药一定要对症,别受病理、药理的影响,别老想到病毒,把这个圈出来了,对症来论治;另外巧治,间接治疗,这样疗效肯定会提高。
脉案:
王生性躁嗜烟,一周前生气不郁,过进咸食。咳嗽频作,难以咯出,咳甚引及两胁作痛,纳呆脘胀,二日未便,苔厚黄腻,脉弦滑数。木火刑金,痰热壅肺,急宜祛痰柔肝,清肺通腑。宗《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化裁。
你用温胆汤也不矛盾,但是一定要用三子养亲汤,这是有形的痰,也就是狭义的痰。
处方:
苏子10g 莱菔子10g 葶苈子10g 云苓10g 陈皮10g 全瓜蒌30g 白芍10g 白菊花10g 当归10g 炙杷叶10g 黛蛤散(包)30g 川楝子10g 紫苑10g 大腹皮10g 川贝粉3g(冲)
结果: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粘痰明显减少,咳嗽缓解,胁痛已止,腑行已畅,唯感脘胀纳差。上方加木香10g、砂仁10g、焦三仙30g,再服10剂,纳谷已香,脘胀消失,嘱少烟少咸,稳定情绪,服通宣理肺片,巩固药效。
按语:
1、肺系疾病,祛痰为先,主方“三子养亲汤”,白粘痰仍属肺热,以葶苈子易白芥子,加强清肺泻肺之力。伍云苓、陈皮以截生痰之原且开胃纳。
2、肝火宜柔,当归、白芍之用(这两个是最好的柔肝药),白菊花清肝,当归润肠通便,川楝子引入肝经,配白芍可止胀痛,大腹皮通腑消胀,黛蛤散即清肝又祛痰。
3、紫苑、川贝系止咳祛痰有效药对。咳痰得止,肝火得清,肺金得润。何有“木火刑金”之虑哉!
紫苑和川贝这是有痰的;假如无痰的,川贝和紫苑同样有效。有痰无痰的咳嗽,尤其是久咳不止的,用川贝和紫苑这组药对,止咳。紫苑我这里用10g,你可以用到15g;川贝可用到4g。
上个礼拜天,我在广州治了一个领导,久咳不止。我去的时候,广州特别潮湿,因地制宜很重要,我就用这两个主要的药,紫苑用到15g,川贝很贵呀,但领导他的心态就是要贵的,用便宜的他认为不治病,所以我没有用川贝粉,就是给他用川贝,用川贝15g。你算算多少钱?他特别舒服。加上广州太潮太潮,我就用了两个办法:一个就是用利湿的药;二一个用健脾的药。用了白扁豆、生薏苡仁、车前草,当然还有别的药,对肾的药。这个人是个男士,当领导的男士肾亏的很明显,再加上几个药。前天给我打来了电话,神了!三个月的咳嗽,三付药好了。另外起来了,肾不亏。广州那么热,整个墙上都滴水,你不给他利湿,不给他健脾行吗?最好健脾利湿的药就是白扁豆。又补气,补而不滞,这都是好药。所以这里讲呼吸系统的病,咳嗽甭管有痰没痰,久咳不止的紫苑和川贝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药对。西药不行的,西药治咳嗽不行的。有些孩子,那太多了,小孩子咳嗽久咳不愈,甭管你有没有痰,你就把紫苑和川贝加上。另外小儿你别忘了用保和丸打基础,分利二便,你不光是小孩的病,都很快就会有效。
4、二诊脾运不健,以木香、砂仁健脾,焦三仙和胃而收全功。
砂仁含挥发油,都主张要后下,实际上凭我的体会,用不着后下,不影响疗效。砂仁10g就是贵一点,别后下,同样行。因为病人煎药,你尽量的少给他增加麻烦,必须后下的必须下。比如钩藤降血压,茵陈利湿你不后下不起作用,含挥发油。好多东西不要先煎。像牡蛎、龙骨、蛤窍粉都打碎了,你何必先煎呀。石膏就要先煎,还没打碎,还有块。尽量帮病人煎药方便。尤其代煎,他能给你后下吗?早就倒在一起,都给你煎了。砂仁没问题,用不着后下。
转自《沈绍功的医案》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小柴胡汤 李华歆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脾阳虚的孩子身体通常有什么表现 谢江强
脾阳虚的孩子身体通常有什么表现a.身材偏瘦或者虚胖一般来说,不同人的体形不同,孩子瘦一点儿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病态的瘦弱就不正常了。因此,脾阳虚的孩子会向瘦弱、虚胖这两个方面发展,一般瘦弱者稍微多一些。 -
中医的魅力—2剂中药治愈“食物中毒”案 宗琪
患者:郭某某性别:男年龄:32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9日主诉:腹泻伴呕吐、发热1天。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6月11日反馈:服药一顿后即觉症状减轻,一剂后症状基本消失,2剂后病愈,嘱其注意饮食,不适随诊。 -
读书丸 潘洪波
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孙一奎的医家,在他的《赤水玄珠》里面收录一个方剂,名为“读书丸”。这就是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读书丸,虽然药方组成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灵丹妙药”。 -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 谢江强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王小姐受不住这几年减肥风潮的吸引,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减肥的大军。但王小姐说她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只要正常吃饭就会比现在胖得多,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减肥、不敢乱吃东西的原因。希望我能教她些能不用管住嘴又能保持体重的办法。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
包治百病 李华歆
天呐,你还相信“包治百病”?那是前面广告提到“包治百病”确实是有点意思!如果是过去信息闭塞的年代,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那时候确实是缺医少药,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包治百病”,那也确实是有市场的! -
经方实验录之反复感冒 张宝华
某老年88岁女性患者。可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
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治失眠背凉案 宗琪
诊断:失眠,痹症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5剂方组:葛根60g麻黄5g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6g茯苓20g党参15g生白术30g制附片15g远志15g焦神曲10g生黄芩15g生姜3片大枣5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 -
慢性咽炎5天治愈 宁松云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其病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鼻咽部的疾病有关,另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最新文章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 谢江强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免疫力低下的调养方法患儿元元(化名)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只要园里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肯定会被传染。随访3个月,孩子都没有再因幼儿园中其他孩子的传染而患上感冒。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骨质疏松症防治 张宝华
骨质疏松症可影响全身骨骼,但最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叶子黄了 陈鹏
叶子黄了文/陈医生2023.12.14叶子黄了是生命的尽头的挣扎如同轮回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颗时空的胶囊也许曾经装满了希望可如今只剩下悲凉叶子黄了已功成身退/功德圆满我感激/我赞叹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支气管炎常由咳喘痰炎热5个主症,必须抓住祛痰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