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病机

2023.06.20 614阅读 评论数 0 2
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及临床症状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危害性极大但又经常被忽视,尤以老年人多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长,病情迁延,可反复急性发作。其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咳嗽的特点为长期、反复且逐渐加重,以晨间咳嗽为主。咳痰的特点为晨起痰多,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样痰。长期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可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慢性支气管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2.中医病因病机依据临床表现,将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于中医 “咳嗽” 范畴。中医典籍中关于咳嗽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 提出咳嗽与肺相关。中医认为,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因痰与声常并见,故名 “咳嗽”。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其病位在肺,与肝、脾相关,日久则及肾。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开窍于鼻。肺为 “娇脏”,因其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则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宣肃失司。若有邪气犯肺时,肺脏为了祛除病邪外达,以致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发为咳嗽。所以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反应。诚如《医学心悟》所说:“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博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引起咳嗽的病因包括外感和内伤两大方面。外感咳嗽为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或烟尘、异味、毒气犯肺,以致肺气不利,上逆发为咳嗽。内伤咳嗽的主要原因包括痰与火,痰包括寒痰、热痰,火包括实火、虚火。(1)饮食不节: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嗜食甜腥辛辣油腻之物,或嗜酒无度,以致脾胃气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湿不化,变生痰湿,痰湿日久,又可蕴而生热。痰湿、痰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可发为咳嗽、咳痰。(2)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肝火上炎刑金,金气不利,则可上逆发为咳嗽、咳黄痰。(3)外感邪气:若素体有痰湿蕴肺,又逢外感邪气,阳气内郁,痰湿可化热,变生为痰热,扰及于肺,发为咳嗽、咳黄痰,甚至喘促。外感和内伤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外感咳嗽,若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损伤肺气,可变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日久者,肺气虚弱,卫外功能下降,则更易感受外邪,发生感冒、咳嗽。此外内伤久咳者,也可因外邪的引动而加重,如冬季气温较低,则咳嗽易发、加重。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为一身之元阴、元阳,久病及肾,肾气耗损,肾不纳气,则可发为喘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靠自己就能做得到:改善多年老胃胀 谢江强

    靠自己就能做得到:改善多年老胃胀孙先生自小就容易肚子胀气、便秘、反酸,只要稍有劳累或者应酬多了,胃胀就容易发作,一发作就吃不下饭,一进食就干呕恶心。临床上消化道疾病和心脏疾病,都可能引起胃脘部靠胸骨剑突的位置疼痛。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针刺起沉疴   艾灸愈顽疾  一一 中医针灸技术培训有感 刘革命

    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首先安排了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了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病的培训,使广大学员对其诊断、分型、针灸取穴、手法补泄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为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中心随后安排了痛症的治疗的针灸培训。

  • 遗憾的中秋节 陈鹏

    文/陈鹏医生中秋的月,一个字:圆。苦难的日子,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灰色的,童年是饥饿的,中秋节是没有月饼的。今夜的月饼也是苦涩的。

  • 现代中医治疗心悸小记 张宝华

    同时,中医治疗心悸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心悸的临床案例表明,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心悸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虚劳小记 张宝华

    c.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大病久病之后,机体气血阴阳亏虚,若未能及时调理,易导致脏腑功能受损。通过合理的调护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虚劳症状并预防其复发。

  • 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 钟金桥

    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药品误区,在很多老百姓眼中,感冒发烧喉咙痛,服用的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就是“消炎药”。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间接性的参与到炎症反应中,起到抗菌抗炎症的作用。

  • 芍药白 张宝华

    我在山间独自开,赤白皆是我情怀;天地予我气血事,神农口中不徘徊;仲景依我荣营营,权当君臣桂枝内;及后贤能分赤白,过营入血理瘀霾;更有达者通我心,阴阳两调配佳材。癸卯年辛酉月戊寅日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