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25篇:虚喘证(少阴太阴合病)
刘某某,男,68岁,退休工人。2025年3月12日初诊。主诉:喘咳气短伴胸闷乏力8年,加重1个月。患者有慢性咳喘病史,近8年来气喘咳嗽,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咳吐白色泡沫痰,量多清稀。伴有畏寒肢冷、腰酸膝软、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近1月症状加重,虽服止咳平喘中药未效。舌淡胖润,苔白滑,脉象:右寸浮大而空,关尺沉细弱;左寸细弱带涩,关弦细,尺沉紧无力。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属虚喘证(少阴太阴合病)。患者少阴阳气大虚(左尺沉紧无力),气不归元;太阴脾肺不足(右寸浮大而空),津液不布,痰饮内停。郑卢医学强调"阳主气化",此案关键在于下元虚冷,水饮上犯。治当扶阳温肾,化气行水。遵循"祛邪、建中、填精"次第,首诊温肺化饮;二诊温肾纳气;三诊建中益气;四诊填精补髓;五诊巩固根本。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5-03-12)
立法:温肺化饮,降逆平喘。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25g,苍术15g,茯神20g,炙甘草10g,生姜50g,西砂仁15g(后下),法半夏15g,陈皮12g,细辛5g,五味子10g。3剂。
服药后喘咳稍减,痰量减少。脉象:右寸空大稍敛。
二诊(2025-03-16)
脉象:左尺仍沉紧,右关沉细。
立法:温肾扶阳,纳气平喘。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50g(先煎),桂枝尖20g,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炙甘草10g,干姜25g,补骨脂15g,沉香6g,生姜60g。4剂。
服药后喘咳明显减轻,夜间已能平卧,四肢转温。
三诊(2025-03-21)
脉象:右关转缓,左尺稍起。
立法:建中益气,健脾化痰。
处方:附子理中法加减
制附片65g(先煎),贡术15g,党参20g,干姜30g,炙甘草10g,西砂仁15g(后下),茯苓20g,黄芪25g,炒白术15g。4剂。
服药后精神转佳,喘咳基本控制,痰量明显减少。
四诊(2025-03-26)
脉象:双尺渐起,已有柔和之象。
立法:温固下元,填精补髓。
处方:附子填精法加减
制附片75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菟丝子20g,补骨脂15g,鹿角胶10g(烊化),胡桃肉30g,炙甘草10g,生姜80g。5剂。
服药后腰膝酸软减轻,气短改善,夜寐安宁。
五诊(2025-04-02)
脉象:六脉调和,尺部温暖充盈。
立法:温固根本,纳气归元。
处方:扶阳巩固方
制附片6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茯神15g,沉香5g,炙甘草8g,生姜60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欣喜告知:"八年喘咳今得平,如今呼吸顺畅,胸中开阔,畏寒消失,食欲增进,腰膝有力,夜寐安宁,整个人如获新生。"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化气,阴成形" 的理论思想。患者喘咳虽表现在上焦,其本在于下元阳虚,水饮上犯。首诊桂枝法温肺化饮,旨在祛邪建中;二诊加入附子、补骨脂温肾纳气;三诊理中法健运中州,益气化痰;四诊填精补髓,巩固根本;五诊调和肺肾,完全契合郑卢医学"祛邪、建中、填精"的治病次第。郑卢医学治喘咳,重在辨清阴阳,阳虚水泛必温阳化气,使阳气得复,水饮得化,则喘咳自平。凭脉用药,分次第治疗,乃取效之关键。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7篇:虚损心悸(少阴太阴合病) 杨医生
患者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陈某某,女,62岁,退休教师。辨证分析与立法四诊合参,此乃虚损心悸。郑卢医学强调"阳主运化",此案关键在于心脾阳虚,气血亏虚。服药后心悸明显减轻,气短改善,食欲增进。"体会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阳生阴长,气血互生"的理论思想。 -
无题 张宝华
无题凭栏夜听风吹雨,风慢慢,雨缓缓。疏狂一醉不得梦,独上层楼月沉窟。好一个梦幻颠倒,孟婆汤,奈何桥。缘起性空说不得,诸行无常寂灭乐。卧龙子渊乙巳年壬午月辛未日于奉天新居 -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六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三十六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一百三十六条特别提出水来。一百三十五条表面上看是热实结胸,其实也是有水结在胸下;一百三十六条水结胸下,其实也是有热结于里,这都是一样的,大陷胸汤中大黄和芒硝就是去热,甘遂就是去水嘛! -
伤寒论条文! 李华歆
一个条文小编今天背诵《伤寒论》这条有点感悟,正好跟大家说说!如果这样研究《伤寒论》也是挺容易的,其实并不是,如果是加入临床经验,就马上不一样了!所以研究《伤寒论》的最好途径就是边学边临床,多思考,多总结! -
大黄的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验案经验总结 周家霁
二、临床应用验案举隅验案一:阳明腑实证患者:赵某,男,45岁,2023年7月就诊。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一十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一般说太阳病在一两天的时候并不传,那么这条“二日反躁”,这个躁,就是胃不和则躁,烦躁,那么这说明什么呢? -
从胸痛治疗浅谈传统和现代医学的结合 毛家立
继服上方三剂后患者诉胸痛未再发,随访一月未复发,在很多一般中医生治疗,这个病人的治疗可能到此为止。 -
春天注意可能会出现玄冥反应 吴志平
瞑眩反应是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现象,外观看似病情加重,实际是正邪交争到某一阶段,随着药物对人体正气的辅助,正气逐渐恢复,有力驱邪外出,使邪有出路的反应,常预示病情即将好转或者痊愈。 -
乳痛医案分享 赵阳
常女士按照医嘱,每日水煎服用7剂药,饭后半小时准时喝下。在这次成功的治疗中,医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辨证,巧妙地运用各类中药协同作战,直击病症根源,解决了常女士的困扰,充分展现了中医在复杂病症治疗上的独特魅力和显著效果。 -
伤寒论第三十条(二) 张宝华
“因加附子参其间”,这个与第二十条有关联,第二十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块儿的汗也特别的多,就想到了第二十节上来了,桂枝汤证而津液太虚,用桂枝加附子,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啦。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三) 张宝华
很快有转变,目前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因此这样的情景你就一副一副开药比较合理,我是这么认为的,然后就动态的观察,随其变而定,你看咱们这条不就是这个样子嘛!那么这条他还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下半段,看看,不一样了吧!
-
伤寒论第七十条(五) 张宝华
甘草缓和药力,叫调胃承气汤。里实证,发潮热,热得厉害,大便不通,用调胃承气汤调和其胃气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临证时你看他实际情况,有相应的症候,根据他的症状,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皆有可用之机。
-
煮面有感 陈鹏
煮面有感文/陈医生锅中开水溅阳与阴交连看似平常事明心则变仙
-
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浅析 高帆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探讨《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体会与应用。辨证论治是关键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语《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但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
萧瑟的秋天 陈鹏
萧瑟的秋天文/陈医生2024.10.25人的一生需要多少拥抱才能治愈生活的创伤要度过多少秋天才理解世态炎凉般若寺的钟声治愈不了我心中的忧愁那个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人颤颤巍巍打开一个手帕给功德箱捐了几元钱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们也是向生活供奉了一生在别人眼里同样可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二) 张宝华
从这个手足冷,微恶寒,大便硬来看,这是寒实结的反应。
-
肝郁化火所致不寐治验案 吴春水
吴某,女,45岁。综合症状与脉象,辨证为肝郁化火、扰动心神之证。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生姜(切)龙骨牡蛎(各三两)甘草大枣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先师治疗这样的病主打的方就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柯韵伯说桂枝汤能滋阴和阳,你看看,本文不是正符合这个嘛!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从中医视角破解白发难题 韦懿芳
在追求美丽与健康的道路上,白发问题常常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中医认为,白发的产生根源在于身体内部的失衡。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节对于白发治疗的重要性。这些特殊的中医治疗方法相互配合,综合调理身体的内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白发问题。
-
经方加减治手指麻涨2月余伴汗多眠差案 宗琪
患者:郑某某性别:女年龄:59岁初诊日期:2024年7月14日主诉:左手拇食中三指麻木涨2月余,伴汗出明显多年,睡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