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7篇:虚损心悸(少阴太阴合病)

2025.09.29 338阅读 评论数 0 2
患者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陈某某,女,62岁,退休教师。2024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心悸怔忡伴气短乏力5年,加重2个月。患者长期劳心过度,近5年来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加剧,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近2月症状加重,虽服益气养血中药未效。舌淡胖润,苔白滑,脉象:右寸浮而空大,关尺沉细弱;左寸细弱带涩,关弦细,尺沉紧无力。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乃虚损心悸(少阴太阴合病)。患者少阴心阳不振(左寸细弱带涩),太阴脾运失健(右关沉细弱),气血生化不足。郑卢医学强调"阳主运化",此案关键在于心脾阳虚,气血亏虚。治当扶阳健脾,养心安神。遵循"祛邪、建中、填精"次第。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4-05-10)

立法: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20g,贡术15g,茯神20g,炙甘草10g,生姜50g,西砂仁15g(后下),酸枣仁18g,龙眼肉15g,大枣15g。3剂。

服药后心悸稍减,睡眠改善。脉象:右寸空大稍敛。

二诊(2024-05-14)

脉象:左寸仍细弱,右关沉细。

立法:温肾扶阳,宁心安神。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45g(先煎),桂枝尖18g,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炙甘草10g,干姜25g,远志12g,石菖蒲15g,生姜60g。4剂。

服药后心悸明显减轻,气短改善,食欲增进。

三诊(2024-05-19)

脉象:右关转缓,左寸稍起。

立法:建中益气,养血安神。

处方:附子理中法加减

制附片60g(先煎),贡术15g,党参20g,干姜30g,炙甘草10g,西砂仁15g(后下),当归15g,熟地18g,生姜70g。4剂。

服药后精神转佳,心悸基本控制,大便渐成形。

四诊(2024-05-24)

脉象:双尺渐起,已有柔和之象。

立法:温固下元,填精补血。

处方:附子填精法加减

制附片7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菟丝子20g,补骨脂15g,鹿角胶10g(烊化),阿胶15g(烊化),炙甘草10g,生姜80g。5剂。

服药后头晕眼花减轻,腰膝有力,夜寐安宁。

五诊(2024-05-31)

脉象:六脉调和,寸尺有神。

立法:巩固根本,双补气血。

处方:扶阳巩固方

制附片6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党参2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生姜60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欣慰表示:"五年心悸终得平,如今心胸开阔,呼吸顺畅,食欲香甜,睡眠踏实,整个人精力充沛。"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生阴长,气血互生" 的理论思想。患者心悸虽表现在上焦,其本在于中下焦阳虚,气血生化不足。首诊桂枝法温中健脾,旨在建中安神;二诊加入附子温肾扶阳;三诊理中法健运中州,益气养血;四诊填精补血,巩固根本;五诊调和气血,完全契合郑卢医学"祛邪、建中、填精"的治病次第。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医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穴位贴敷技术的优势 谢江强

    穴位贴敷技术的优势穴位贴敷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学,药物取材方便、量少价廉、安全性强、起效快、疗效肯定、适应范围广泛等优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伤寒论第十二条(一) 张宝华

    十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这一条是承第二条说的,第二条说太阳中风,这条就是承第二条而申明其证和治。太阳中风在第二条已经说了,大家都有概要性的认识了,这一条是关于它的详细证候和治疗,我们跟随先生一起看看。

  • 中医治疗发热证案例分析 赵阳

    经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发热,证型为内热外寒。此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发热及相关病症方面的独特优势与良好疗效。

  • 中医感慨-心无界行无疆 胡松岩

    飞检结束之后又赶赴魔都,参加了一个期待已久的中医培训。序章苦苦摸索4年,口罩期间葛又文先生,王永炎先生、张忠德先生等真的可以做到,以中医为武器,白衣执甲匡扶济世。我心中了然了,一直都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大部分中医人没那么行。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九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共九条条文,方十首。阳微阴弦既是胸痹心痛的脉象,又是其病机。为医者当须紧紧抓住此治疗胸痹心痛病。

  • 伤寒论第四条(四) 张宝华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少阳喜呕,心烦喜呕,如果病人“颇欲吐,若躁烦”,是内传少阳的情况,少阳病尤其是柴胡证,心烦喜呕。那么这个证侯的出现是传了,由表内传半表半里了。这你得要注意了,尤其是留到病房里的,你要勤看一看,这肯定是要传的。

  • 伤寒论第四条(一) 张宝华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病,依始全发生太阳病,所以说太阳受之。那么伤寒是表伤于寒,太阳就是表了,伤寒依始侵犯人体,它的侵入地就是在表嘛,人体的外表这块儿,发作太阳病,呈现的就是太阳表证。

  • 第103条 李华歆

    ——高尔基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SPRING2024条文说的是一个刚开始得了“太阳病”的患者,病情迁延了很久没有改善,这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别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四)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中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柴胡陪我度过了少年时期,如今看来,老相识了却不知其庐山真面目二十年,也是笑谈了。

  • 下乡病例:腰痛,口苦 马亮

    2024/11昨日腰痛的病人来复诊,说是好多了,继续来治疗。张书册,男,71岁,主诉:腰痛2年余,加重1周。腰痛病,下焦,与督脉、太阳经相关。另一男性病人,60余岁,口苦、口干明显2周,在白家村卫生室开了药,是龙胆泻肝片,但是吃了无效。患者症状典型,疗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