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匮》三种痉病

2023.03.12 566阅读 评论数 0 0
仲景《金匮》的第二篇记载有痉病。痉病的病位在筋脉,由外感风寒,体内的津液不足,筋脉失去濡养而导致的,以项背强急,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仲景一共论述了三种,分别是:柔痉、刚痉、阳明痉病。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柔痉

柔痉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11)

首先说太阳病,表明是外感。通过用了桂枝汤可以推出是太阳中风,营卫失调了。其证备,是对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的省略,这是叫做省文。有发热、汗出、不恶寒(实应为恶寒,更准确为恶风),即这是属于桂枝汤证。但是这并非主症,而属于兼证,主症是身体强,几几然。身体强硬,拘急不舒的样子。而且脉象是沉迟,不是浮缓,说明这不是表证,而是在里的病,该病根本的原因是津液不足了,所以要滋阴生津清热,所以仲景用了栝楼根作为主药,也就是天花粉,来滋阴生津。总体,就是用栝楼桂枝汤来滋阴生津,解肌祛风。并且要啜热粥来助力发汗。

欲作刚痉

刚痉,其原文为: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

首先,刚痉也有表证,兼有太阳表实证,即本篇第1条所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总结有发热、无汗、恶寒等症。无汗却小便少,是因寒束肌表,肺卫失宣,不能敷布津液的原因。表实气郁,既不外达,又不下行,势必逆而上冲,所以出现气上冲胸。邪气滞于经络,强急不利,所以口噤不得语。这是将要发生痉病了。

阳明痉病

其原文为:“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13)

太阳病不解,入里化热,阳明热盛,所以胸满、心烦。阳明经环口入齿,其支脉可下至足,热盛津伤,经脉失养而筋脉挛急,所以出现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等症。卧不着席是角弓反张的加重,齘齿是口噤的加重。由于热盛津伤,化燥动风,病情急重。仲景提出用大承气汤,来泄热以存阴。热退津保,痉挛可解。但告诉我们是“可与”,也就是要谨慎考虑,多多斟酌。因为大承气汤对应的是阳明腑实证,具备有“痞、满、燥、实”四大症方可用之,也就是名正言顺的“主之”。而这里,对于阳明痉病之急,仲景大胆提出用大承气汤,但告诫医者要谨慎,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等多方面因素。这里对于出现卧不着席、脚挛急、口噤、齘齿等症,仲景没有用舒解筋急的方法,而是治病求本,围魏救赵,急下存阴。泄一分热,即保存一分津液,保存一分津液,即得一线生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代民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江边散步 陈鹏

    江边散步文/陈医生20231128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比起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附骨之疽,如影相随的冷。我喜欢一个人在江边散步,江水静静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小孩子在眨眼睛。我在江边默默地愁思,等待抬头,等待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照亮我一路前行的路。陈医生写于一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崔乐

    治疗抑郁症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人中、间使、太冲、合谷、大陵、劳宫、丰隆、涌泉、大椎、陶道、身柱、哑门。李某,女,22岁,患者诉情绪抑郁4年。初起头眩,注意力不集中,后则倦怠寡言,情绪抑郁不舒,发病时独语。精神卫生中心诊为抑郁症。

  • 自汗,眩晕,腰痛案 张宝华

    李某,女,68岁。汗出,体倦乏力多年,伴有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胀。七剂,日一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