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用药总结(二)
疏风散热,用于风温初起治风热感冒。
也是眼科常用药,主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两目昏花,见风流泪,目生云翳,常配黄芩、密蒙花、青箱子、草决明、木贼草、桑叶、蝉蜕等;菊花、薄荷均散风热、清头目,但薄荷偏于发散,辛凉发汗力量大于菊花;菊花偏于清肝热,祛肝风,有兼养肝明目作用,菊花可常用,薄荷不能久用。
野菊花有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肿毒作用。
17.牛蒡子
辛苦性凉,散风除热,宣肺透疹,清热解毒,常用治疗咽喉疼痛,与山豆根、玄参、桔梗、甘草、黄芩等同用;也可配银花、连翘、苦参、归尾、赤芍治疗疮疡肿毒,促进痈结消散。
牛蒡子还有“利腰膝凝滞之气”作用,配川断、牛膝、用于腰膝气滞串走疼痛。
18.蔓荆子
散风清热,凉肝明目,治头痛,最大的特点是能散头部风热而治头痛,尤其对发于头部两侧近太阳穴处头痛,常与荆防、菊花、白蒺藜同用。
单用蔓荆子泡酒可治慢性头痛;配养血祛风药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羌活、防风可治头风头痛。藁本治风寒头痛,白芷治风湿头痛,蔓荆子治风热头痛。蔓荆子偏于肝风上扰致眩晕头痛,蔓荆子偏于风热上攻之头沉昏闷头痛。
注意:对血虚而致头痛、目痛忌用。
19.浮萍
辛凉发汗药,轻浮升散,用于风热表证,本品疏风散热,善达肌表,常用治热邪郁于肌表而致麻疹不透者,与牛蒡子、蝉蜕、薄荷、葛根同用;也可治风热瘾疹(荨麻疹等),还有宣肺利水、消水肿作用,用于全身水肿而兼发热者,如急性肾炎水肿。
注意:体虚自汗者忌用。
20.蝉蜕
四大功能:发散风热、透发麻疹、祛风解痉、退翳明目。
适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对兼有喑哑,咽痛者效好,配射干、胖大海、桔梗,适于小儿麻疹发热疹出不透者,用蝉蜕散热透疹,防热毒内陷,配牛蒡子、银花、薄荷、芦根、葛根等。配防风、荆芥、浮萍、白鲜皮、赤芍治疗风疹;用于破伤风,对高热惊厥、颜面神经麻痹有祛风止抽、缓解痉挛作用,常与全蝎、钩藤、蜈蚣、僵蚕同用。
适于风热攻目之目赤目昏,目生云翳之症;还可以治小儿夜啼,常在和胃、清热、消食药中加蝉蜕1.5-6克,往往收效。蝉蜕散风热、退翳、透疹、祛风解痉;蛇蜕有小毒,善除风邪,亦善退翳膜,多用治皮肤疥癣、瘙痒与皮肤病。
注意:虚证及孕妇及无风热者不用。
21.柴胡
和解少阳:能使外感侵入与半表半里之邪由半表半里出表而解,典型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心烦欲呕,舌苔薄白,脉弦,用小柴胡汤,对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流感、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等常以小柴胡汤加减;
疏肝解郁:肝气郁结,人体阴阳、气血不得正常升降流行,上可致头痛、胸胀胁痛,下可致腹痛、脐痛,腹中结气,经闭等,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升举阳气:能引清气上行而治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所致气短腹坠,泻痢久久难愈,肛门下坠,腰腹沉重,月经过多,小便频、脏器下垂、子宫脱垂等,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柴胡用于升阳时,用量宜小。
治热入血室:妇女外感发热期间遇月经来潮或适遇月经刚完外邪乘血室空虚侵入,致寒热发作,甚出现入夜高热谵语等,可在应证用药中加柴胡以开热邪内闭,提邪气由血分出气分,从内而外,或用小柴胡汤加减。
治疟疾:如先寒后热,寒热发作定时时,小柴胡汤加减;发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者,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如发热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常在上方基础上加常山、草果、槟榔常获良效。
用于慢性肝炎表现右胁隐痛或两胁均痛,脘闷迟消,腹胀,尿黄,大便欠爽,食欲不振,舌上有苔或白或黄,脉弦滑,肝功化验长时间不正常者可用:柴胡9-15 黄芩12 川楝子9-12 半夏10 红花9 皂刺3-5 白蒺藜9-12 片姜黄9 刘寄奴9 焦四仙各10 炒莱菔子10 草豆蔻10 方明燮枢汤,加减抗肝脏损伤。
柴胡配黄芩清散肝胆气分热结;柴胡配黄连清散心经血分郁热;柴胡配白芍、当归和血调经,治腹痛。柴胡先降后升,宣气散结而开郁调经,前胡先升后降,下气降火而化痰止咳。南柴胡药力柔和,适疏肝解郁;银柴胡性较凉,适退虚热,治骨蒸;竹叶柴胡药力最薄,只适用于气郁轻症;北柴胡和解少阳,退热升阳、疏肝治疟。
注意:阴虚内热,阳气易生动者忌用。
22.大黄
有泻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致新功能,常用通便泻热,消痈散结,清热燥湿活血通络。
胃火炽盛的人口舌生疮,口渴咽燥,齿龈肿痛,大便秘结,衄血、吐血者,可用生大黄3-6克,开水浸泡20-30分,服汁每天一次,连服三天,凡大便干结数日不行的实证均可用此法。热痢初起,由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泻肠胃积滞,痢可止。
大黄还可以清热除湿,治阳黄,除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柏外,适当加大黄可加速清热除湿退黄的效果。大黄粉外撒治黄水疮、湿疹。妇女因血瘀而月经闭止,可在调经药中加大黄活血通络。
生大黄配甘草止呕,遇怵服汤药,每喝汤药即吐,把汤药煎好后,各用1克煎水一小杯,慢慢喝下,服后15-20分钟如不吐,赶紧服汤药即可不吐,生大黄、生甘草、生赭石、旋复花、半夏、党参、槟榔治神经性呕吐效好。黑白丑泻下有小毒,攻逐腹部积水,大黄泻下推荡肠胃积滞、热结;巴豆、大黄均为峻泻药,但巴豆性热,大黄性寒。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炒则能达身体上部而驱热下行,并助其泻力,目赤、牙痛、口疮、胸中焚热者适用;熟大黄泻力缓,使用老年人及体弱者;炒碳用于大肠有积滞大便下血、有止血作用。
大黄合芒硝同用使泻下之力增强且快速;大黄配黄芩、栀子泻肺火;大黄配黄连泻心火;大黄配龙胆草泻肝火;大黄配生石膏泻胃火。
注意:元气不足、胃虚血弱,病在气分及阴虚便燥不宜用。
24.番泻叶
治火热内结便秘,5-7克开水浸30分,取汁分两次服,4-5小时服一次,见泻即止。习惯性便秘可与每日睡前或早晨服一次。
本品小量清除胃内宿食而开胃进食,适量可泻下,过量引起恶心、呕吐。
注意:哺乳期、孕期、妇女经期、痔疮不宜用。
25.郁李仁
能开幽门之结气,润大肠之燥涩而行气,润燥、通肠并有利水消肿作用。火麻仁偏入脾与大肠血分,生津润燥,增液缓脾而滑肠通便;郁李仁偏入脾与大肠气分,通幽散结,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
26.蜂蜜
多用于老人、虚人、津液不足、肠道滞涩而致大便燥结。
饴糖、蜂蜜、大枣均味甘补中,饴糖性微温主入脾,能缓急止腹痛,滋润滑肠之力不如蜂蜜,蜂蜜兼润肺治肺燥咳嗽;大枣甘温补中,专补脾胃,无润肠通便之力。
27.川木通
利水通淋、导热下行,通经下乳,临床最常用利尿止淋药。川木通能降泄心火,导心经湿热由小便而出,如导赤散。川木通明显利水清热作用,治膀胱结热而致热淋、血淋等,如八正散。
川木通与泽泻都利尿去湿,但泽泻偏于泻利肝肾经之湿热,川木通偏于泻利心与小肠经之湿热。川木通通利小便且能兼通大便,这也是川木通一个特点。近代报川木通有显著利尿强心作用,配茯苓、猪苓、桑白皮、紫苏子、泽泻治疗心功不全致小便不利、两足浮肿、全身浮肿、烦闷喘促等。
注意:内无湿热、滑精、气弱及孕妇忌用。
28.通草
利小便、下乳汁、写肺热、舒胃气。川木通降心火引热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通血脉、通大便、通利关节);通草泻肺热助气下降而利水,其性降中兼升(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
灯芯草清心热,引热下行而利水;通草降肺气,渗湿清热而利水。王不留行、川木通主要行血脉,通瘀滞而下乳汁,通草主要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一般用量3-9克,通乳可用15-18克或30克。
注意:孕妇忌用。
29.茯苓
利水除湿、宁心安神、益脾止泄。凡五脏六腑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皆可用茯苓,配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桑白皮、冬瓜皮等治脾虚湿停而全身浮肿;苓桂术甘汤加炒白芍、木香、吴茱萸、肉豆蔻治疗肠功能紊乱(出现脾虚、中焦水湿不化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
用于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之证,配当归、白术、柏子仁、远志、酸枣仁、朱砂0.6-0.9克。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但无补益之性,多用于祛邪,不用补正;茯苓淡渗利湿,益脾宁心,兼补益之性,祛邪扶正均可用。
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茯苓皮利水消肿。茯神木治心掣痛,神惊,健忘并平肝祛风,治冠心病心绞痛时,在宽胸、通阳、活血、开窍剂中加茯神木15-30克,可收到止痛效果。
30.猪苓
利水渗湿,各种水肿、尿少、湿盛泄泻、淋浊、黄疸等。猪苓配泽泻增强利水效果。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 -
如山的沉默 陈鹏
如山的沉默文/陈鹏2024.6.16月光下的蜘蛛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见证了一辈辈人的悲欢一条弯弯的小河在山脚下环绕那一个粗瓷的大碗从爷爷手中传到父亲手中传下来的还有如山的重担以及责任童年是灰色的饥饿的童年转眼我也白发苍苍麦堆在麦仓里牛在牛棚里我又值了一天的班 -
“头痛难忍伴耳前疼痛5天,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性别:女年龄:5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7日主诉:右耳前及右侧头痛5天。5月13日回访:述疼痛大好转,只是偶尔有些疼痛,大便日一行。5月29日回访:述诸证病愈无其他合适。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中药加减治愈“双眼干涩”2年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1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21日主诉:眼干2年余。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 -
柴苓汤加减治“感冒后小便不利20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某性别:女年龄:85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1日主诉:感冒后小便不利20余天。4月7日回访:家属代述小便已无大碍,纳増无不适。 -
四肢畏冷3年不愈,典型真寒假热证 李家合
用药反馈:患者服用7副药后,口腔溃疡较前明显好转,咽喉未见肿痛,四肢畏冷之症较前亦见缓解,考虑用药准确,守前方继进14剂。
最新文章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
-
小儿抽动医案分享 李娟
关于小儿抽动,西医学称之为抽动障碍。若不及时中医中药干预,儿童抽动症病程拉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年8月26日三诊,患儿抽动无,面部积食斑已褪至不明显,大便正常,情绪稳定。
-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 夏耀飞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聂某某,女,71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2年8月16日初诊。正如方名所示,养阴清肺汤即可清肺之热,又可养肺之阴。
-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谈“半身麻木”治疗 张训景
安*,男,52岁,2023.08.18主诉:手足麻木、脸麻5个月。半身麻木(血痹)概述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麻木症名。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
-
江边散步 陈鹏
江边散步文/陈医生20231128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比起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附骨之疽,如影相随的冷。我喜欢一个人在江边散步,江水静静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小孩子在眨眼睛。我在江边默默地愁思,等待抬头,等待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照亮我一路前行的路。陈医生写于一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咳嗽一月,喝中药五天愈 李娟
女,35岁,咽痛,咳嗽一月来诊。予以麻黄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五副,嘱忌生冷油腻辛辣及甜食水果,适当多饮温开水,勿劳累熬夜。2023.11.14复诊,告知,服药第二天即不咳嗽,眼稍红,上方稍作加减,继服五天,可停药。
-
酒。 陈鹏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个人经验: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病人可酌加牛蒡子
疏散风热,渗水利湿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