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二)
“但头汗出”,气冲于上,气往上行而不下,所以现这个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心烦者”,往来寒热就是柴胡证,心烦是有热。
“此为未解也”,这个病还没解除,刻下这个“未解”的病理状态下它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存在着表证,但已经微了;一个为少阳病;此时的关键点就在这个微结,整个的病都在这个“微结”上,都冲着“微结”而来的,“微结”不是整个结于里,而外证也没完全解,就是这么病理状态。因此还是得以柴胡为主来治疗,这个方里合用有桂枝甘草汤,也能解表,解表的力度自然没有桂枝汤大,却正好合适刻下的证,病人表证微嘛。到此我们要用柴胡桂姜汤,它的病机也就看出来了,病人现少阳证、表证轻微,内里没水,而有热,对吧!
好!我们看看这个方子,它是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前面咱们说了,这个病证有少阳病柴胡证,得用柴胡剂,但这个方子与小柴胡汤还是不同的,里不虚,所以不用人参;也不呕,因此不用半夏;这个方证存在着“渴”,所以用瓜蒌根、牡蛎。前面咱们说过了瓜蒌根、牡蛎,它俩是能解渴的。这个“渴”关乎在“微结”上,这个瓜蒌有润下的作用,尤其再加上咸寒的牡蛎,能通大便,去这个微结。一般的大便干吃瓜蒌、牡蛎,能调大便;气上冲,有桂枝甘草汤来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就是小柴胡汤证,里不虚,而不呕,渴,有时气上冲,有微发热这些个病证,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应用。这个方里有少阳柴胡证,还有表证,但表证微,而以少阳证为主。
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柴胡用了半斤,这个剂量也是相当的重,现在普遍说是24克。我临床上因人、病证而用25-30-40克。柴胡很多人认为疏泄太厉害,又劫肝阴,因此用量多在6-10-15克这个样子,今天咱们再说说这个柴胡。既然说柴胡,咱们得从源头说,先看看《神农本草经》怎么说柴胡的。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他说柴胡能去肠胃中结气,可治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有推陈致新的作用。这就是《伤寒论》,张仲景先生用柴胡的依据,大、小柴胡汤依仗柴胡来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来解少阳病证,这是毋庸置疑的。《神农本草经》里记载柴胡味性平,“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怎么可以说它疏泄太强、劫肝阴呢?若真疏泄太强、劫肝阴岂能久服,又何来的明目益精?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信任下的线上诊疗更高效-带状疱疹,偏头痛,小儿腹痛 马亮
她有什么问题也会咨询我,进行线上诊疗,疗效也都不错。很多时候因为有了这种信任,疗效也变得不可思议。 -
话聊,中医根本技能! 李华歆
话说小编作为80后小中医,在那些“懂行”的患者面前总是觉得有点苍白无力!所以小编的诊室一直都没有什么中医粉丝!小编昨天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一个愿意跟我“闲聊”的患者送我了锦旗! -
鼻炎 谢江强
鼻炎脾肺虚弱,浊涕恋窍何某,男,8岁。岁小儿,体弱易感,面色萎黄,慢性鼻炎,浓涕时流,纳谷不香,舌红苔黄,二便尚调,此脾运不健,肺卫不固,当以补益脾肺,佐以化浊利窍。 -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一条 张宝华
一百二十一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之过。太阳病在表,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所以太阳病一罢就不恶寒了,病全陷于里了。这个不能当上面的小逆来看待了。 -
端午旧忆 陈鹏
端午旧忆文/陈医生在端午的旧时光里徘徊艾草气味弥漫着贫寒的年代心不自在,处处不自在龙舟在河上竞渡那是电视上才有的画面缺水的北方欢腾的人群与我无关八十年代那时家贫如洗粽子是遥不可及的梦活着就已全力以赴了母亲默默编织着草绳眼神藏着愧疚与无奈我望着光涸的河发愣有 -
认识湿气 李华歆
以为自己身上很多这样那样不舒服的症状的罪魁祸首其实都是“湿气”造成的!小李今天的文章就要带你认识“湿气”的本来面目!其实“湿气”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也不应该就被认为是个“贬义词”!那么湿气重的表现有什么呢?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一条(一) 张宝华
一百零一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柴胡汤的主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这四证。“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这个“蒸蒸而振”指的是高热时出现的寒战现象。 -
伤寒论第五十三条(一) 张宝华
五十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他说“病常自汗出者”,自汗这就是单独一个证了,就是经常出汗的病人。一进入血管就是红的,古人叫作血,出于血管古人叫作气。 -
经方实验录之不寐案 张宝华
伴怕冷,下肢冷甚,足常凉,自觉寒凉之气如骨中冒出一般;平素体倦乏力,精力不足;耳鸣;食不佳;诸症自春节期间发热、呕吐一次后加重;大小便尚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伤寒论第116条! 李华歆
1微数之脉,慎不可灸。1SPRING2025仲景在条文的开始就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那就是如果你在临床上见到有“微数”脉的患者,哪怕他在怕冷,你也不能盲目的使用诸如“艾灸”这样温热的外治法治疗!“脉浮”也是最关键的!
最新文章
-
呼吸暂停综合症案 孙成力
诊断及治疗1.诊断西医诊断:呼吸暂停综合症;过敏性鼻炎。后守方,继续服药3月,打鼾明显减轻,睡眠基本正常,呼吸暂停明显改善。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六) 张宝华
这个白术,其实汉代也不是这么明确这个方用的就是白术,《本经》只有术,说它“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
八珍丸加减治月经过少验案 吴春水
张某,女,38岁。患者近半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萎黄,口唇色淡。诊为气血两虚之月经过少证。药毕,月经恢复正常,诸症悉除。八珍丸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养血和血。
-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后遗症 张宝华
既往体健,否认过敏史。处方:柴胡30克、姜半夏20克、生黄芩15克、人参片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自备)15克、大枣15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15克7帖,中药饮片,内服一天2次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一例 黄阁
无独有偶,在《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第二辑》这本书中,其作者王彦权也有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而导致失眠的案例。归纳临床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有以下几点:1、胃热脾寒的胃肠道疾病,如腹胀,胃痛等。
-
厥阴病 李华歆
这并不是小编杜撰的故事,而是日常接诊过程中真是的案例,其实小编并不是一个推销“乌梅丸”这张方子有多好,而是要提醒大家日常因“厥阴病”而导致失眠的患者有很多!
-
帮助孩子长高的足浴方法 谢江强
帮助孩子长高的足浴方法到马姐家做客时,她告诉我,儿子的身高问题是她一直担心的。像小力这样的孩子,之所以长不高,不仅和肝肾功能低下,不能濡养筋骨有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肥胖的身体造成的。
-
皆是缘 张宝华
有心佛不渡,病治有缘人。技福皆因缘,起于性空中。卧龙子渊于盛京
-
亚讲康状态调理 张宝华
刘某某,男,30岁。生黄芪45克、当归15克、炒白术20克、人参15克、葛根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熟地30克、山芋20克、山药20克、补骨脂15克、枸杞子15克、仙灵脾15克、菟丝子15克、丹参15克、炙甘草15克七剂,日一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