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湿气
话说小李目前身处岭南沿海地区,平时出门诊时经常被患者问到:“医生,你帮我号号脉看看我的身体湿气大不大?”……
或者更直接的患者会说:“大夫,帮我开几副中药祛祛湿”……

一时间大家都谈“湿”色变!以为自己身上很多这样那样不舒服的症状的罪魁祸首其实都是“湿气”造成的!那么“湿气”真的是这样吗?小李今天的文章就要带你认识“湿气”的本来面目!

首先,我要给大家先洗个脑,那就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比如手机的发明让大家彻底告别了“飞鸽传书”的时代,如果你饿了,现在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不用多久就有外卖小哥给你送来美食,如果你想休闲娱乐,只要打开“抖音”就能刷上一天……手机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确是无法比拟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人因此也会觉得非常困扰,比如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沉迷于手机,以查资料为幌子,拿着手机打游戏、看小说等等,这样不仅仅耽误了学业,也伤害了身体,还有一些人利用“手机”去搞赌博、诈骗,毁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这样一说手机的发明也确实“坑”了一些人!

所以我们说任何问题都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要多学会多方面考虑问题!其实“湿气”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也不应该就被认为是个“贬义词”!

我先给大家简单讲讲中医上的“湿”到底啥个东西,话说古人在很久之前就认为“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的内部其实就是本来就是个小天地,人既然生活在天地之间,那你就要受天地主宰,你在怎么折腾也离不开天地的制约!这可是个非常伟大的发现!

聪明的古人早早对发现了大自然其实是不可能被征服的,纵使你人类创造出再伟大的工程也受不了来自大自然的诸如“洪水”、“海啸”、“地震”的惩罚,其实人是很渺小的!简单点来说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规律,要靠“天地”去养活,既然是靠“天地”养活,那你就不可能脱离它的管制!

正如《内经》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在上,地在下,如果说天是“阳”,那么地就是“阴”,阴阳互通才能化生万物,所以说天地之间是不可能不沟通的,《内经》还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所以说天地之间沟通形式其实在靠“云雨”,而此处的“云雨”就可以被理解为本文所说的“湿气”,那么长时间不下雨的后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干旱”,那么你觉得湿气还是坏东西吗?

所以人体中适度的“湿气”其实就是是阴阳调和表现,“湿气”并不如大家想象那种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恶人”,只有“湿气”过度且不能为人体所代谢,继而影响了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才能说是为“湿”所困,这就好比说是长时间的下雨,地面发生了“涝灾”!
那么湿气重的表现有什么呢?我会会在以后的文章继续为大家讲解!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那年那月 陈鹏
但祈无忧文/陈鹏医生又是一年三月三,我们百江诗社几个好友小聚,在美丽的里包水库野炊,白天的欢笑还在,友情依旧,但在这孤独的夜里,我又变成一个人。 -
疳积 谢江强
脾虚积久,疳积不化林某,女,5岁。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馋嗜食,舌苔薄稍腻,便干溲通,此脾虚积久,已成疳积,调当消扶兼施。该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乃疳积日久,损伤脾胃,生化乏源,皮肤肌肉失于润泽;口馋嗜食,舌苔薄腻,大便干结乃脾气不畅,疳积不化。 -
劳动节:假期日常 张训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患者的信任,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
大黄蛰虫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运用 赵阳
本文通过一则典型医案,结合中医理论,探讨大黄蛰虫丸在黄褐斑治疗中的配伍应用及作用机理。治疗4个月后,患者气血得充,瘀滞渐消,黄褐斑明显淡化。六、现代研究与展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蛰虫丸可通过**抗氧化、调节雌激素水平、抑制黑色素细胞活化**等途径改善黄褐 -
伤寒论第四十条(六) 张宝华
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有一点要注意,必须是偏于寒,尤其咱们说的饮,是一种寒饮,最起码这个病人他不渴。说到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对于老慢支、真正的老年人痰喘这类的,用小青龙汤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
从"开阖枢机"谈中医动态平衡的调控艺术 刘颖
治此顽症,当如修复精密仪表:以柴胡15克疏少阳为轴,黄芩9克清相火,白芍30克柔肝体,此为调枢之基。此案揭示现代人"动态失衡"的共性:信息过载致肝郁化火,熬夜耗精引虚阳上浮,久坐少动碍气机周流。遇怪症不必穷究其名,但观开阖枢机之变,自能执简驭繁。 -
论“入睡难,伴眠浅易醒,做梦多。”案 宗琪
患者:胡某某性别:女年龄:62岁初诊日期:2025年2月24日主诉:入睡难,伴眠浅易醒,做梦多。 -
国医节|炙甘草汤益气复脉 赵阳
中医中药诊脉象,结代同见,炙甘草汤益气复脉胸痹病,由于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脉,故可见结代脉象。对此,毛德西教授常用炙甘草汤治之。自诉胸闷、心悸、脉结代2年,加重月余。方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炙甘草汤为益气复脉之方。 -
感冒与抗生素 谢江强
所以很多感冒的孩子吃了抗生素、各种感冒药、中成药,过几天感冒好了,家长还以为是吃药吃好了,下次孩子再感冒,就容易按自己的感觉给孩子喂药。感冒都是自己好的而不是医生治好的,感冒药只能缓解感冒的症状,却不能治愈感冒。 -
国医节|温脾肾,化湿浊,标本兼治 赵阳
治法温肾健脾以复气化,通阳利水以祛湿浊,佐以益气固表、化浊升清。本案属"虚湿夹杂"之证,治疗需温阳与利水并重,尤重脾肾气化功能恢复。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二) 张宝华
“往来寒热”,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尤其恶寒必有,所以“必恶寒”嘛,“必”加重了语气,发热与恶寒同时发作,恶寒必有。阳明病在里头,它不恶寒但发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柴胡四症,是临证应用柴胡汤的主要证候。
-
傅青主女科中治疗带下病的方剂总结 崔国宁
《傅青主女科》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带下病有不同的方剂,具体如下:1.完带汤-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9—申时(膀胱经当令) 张训景
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排毒。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所以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申时阳气继续衰减,阴气逐渐增加,膀胱经最盛。膀胱经负责人体尿液和汗液的排出,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
-
国庆应酬多繁忙,葛花解酲护安康 胡松岩
回家免不了要浅酌几杯,或有贪杯者,不酣畅淋漓不罢休,特此推荐一个中药汤头——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汤载于元代李东垣的《脾胃论》。有医家用葛根代替,余以葛花仍为首选,取象比类而言,花味甘入脾,花位于植物顶端,具有舒展意思,体现阳性。
-
鼻炎常用中成药(一)——鼻渊通窍颗粒 胡松岩
丹参凉血活血,鼻炎多病势缠绵,久病入络,稍加活血药物,以激荡人体气血。注意事项:1、方中含有麻黄,故有心血管问题患者,慎重使用。
-
崩漏一一则 祝鹏军
因家人生病,导致频繁熬夜,开始出现月经不规则。患者整体表现为脾虛,血瘀,还有肾虛的表现。海螵蛸,茜草治疗崩漏的药对。
-
产后腹带的使用 谢江强
产后腹带的使用用量:由于产后新妈妈体虚,容易出汗,所以应多准备几条腹带,至少两条,以备替换。剖宫产:在手术后的7天内最好使用腹带包裹腹部,但是不宜长期使用腹带,卧床后应解下。
-
桂枝汤治疗怕风、怕冷、汗出医案 张训景
徐某某,男,32岁,2023.06.16初诊主诉:怕风、怕冷、汗出3年余。2023.07.07三诊怕风、怕冷、乏力好转,汗出改善不明显,眠差。汗出,怕风,怕冷,紧张均消失。
-
脖颈湿疹一周,中药五天肤如常 李娟
2024.8.27患者微信联系,说脖颈处湿疹又痒又扎,有什么好办法没?去医院拿西药内服加外涂,效不佳。2024.8.28患者来诊,颈部较前一天红疹甚5天,加重2天。略肿,面积大,脖颈不敢扭转,说一动就痒的厉害,我的同事们见了都说:咋过敏这么严重呢。遂依消风
-
闲诗其二 张宝华
娇阳拂袖近孟秋,陌上菊雏傲青书;无眠总是月西楼,三两点外酒空壶。去日厌饮樽溢涩,尔来方知乐中苦;男儿丈夫非八尺,顶天立地行健甫。且看当年刘季子,放浪江湖日不惑;时来运转号天命,大风歌彻沛里故。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壬戌日午时
学习了
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