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中医认识——个人观点,不代表共识

2023.03.01 56阅读 评论数 2 2
HIV作为传染病的一种,在中医的定义上可以归属于“疫病”的一种,然而与传统的疫病还是有所区别。像近几年的新冠肺炎、流感、以前的非典,也同样归属于“疫病”,用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温病、温疫的理解是相对来说契合的且容易让人接受的。

但HIV,包括乙肝,这类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而非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情况,与传统的疫病理念是不同的。只能说现代感染病学的研究,促进了中医学对这类疾病的认知。否则,中医是认识不到艾滋病、乙肝病毒的,也就无从谈起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了。

故而,艾滋病的治疗,定然是以西医诊断为先决条件的。HIV病毒感染是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很多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讲“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先决条件,我个人是不认可的。HIV致病性的特殊性就在于无视免疫状态,无视正气。一个再强壮的年轻小伙子,感染了也是逃无可逃的,可能在发病上,时间会推迟,潜伏期会延长,CD4水平保持正常的状态会比体弱多病的人更久,但是,总会发病进展。 以“正气存内”来定义该病的根本病因的话,那世上没有谁的正气是足够抵御这个病毒的。

总结一下,第一个认识,HIV病毒感染是艾滋病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原因,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传统病因学认识是不同的。

——————————————————————————————————

HIV感染以后,从发病学上来讲,与传统的伤寒温病学,由卫气营血传变或六经传变也不尽一致。HIV有急性期症状不假,但十之八九也都错过了,临床上很难抓到卫表证和太阳证。网传倪海厦讲艾滋病是白虎汤证,个人也未曾亲历,有部分新发患者合并结核、马尔尼菲或其他肺部感染,出现高热、烦渴等阳明证表现的,亦不能归于初发表证、急性期了。

从病理基础上来讲,HIV病毒直接侵犯免疫系统,造成CD4细胞计数水平下降,免疫力低下。换成中医的话来说,应是毒邪直入三阴或营血。故起病即是里证。 有文章认为,“伏邪发病”可以解释艾滋病的发病。病邪潜伏于内,待发病之时,免疫系统已造严重破坏。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但这样的认识,就明显的忽视了急性期和潜伏期的病程。当然,由于HIV现在“应筛尽筛,发现即治疗”的观念,潜伏期的抗病毒治疗是有保障的。同时,也就延长了患者的潜伏期及预期寿命。也就是,现在讲的HIV进入的是慢性病时代,讲HIV等同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来管理。

中医从脏腑辨证上谈病机,HIV病毒的病位在脾、肾,尤其是脾脏为主的观念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可以说脾肾系统即中医学的免疫系统。所以针对HIV的中医治疗,两大方向,一是健脾胃,养后天之本;一是补肾,固先天之本。目前,我觉得更可及的方案是补脾胃,李发枝教授的益艾康胶囊即是这个思路;培先天,李可教授的培本固元散是一大思路。

个人感觉,应再进一步学习《理虚元鉴》之观点,强调肺脏之养护。“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HIV本病,属于虚劳之证无疑,补脾胃、补肾常用,补肺脏之法,常为忽视。但,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屏障,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外邪首先犯肺。HIV机会性感染发病从肺脏起着多见,所以强调肺脏的养护应该值得重视。

————————————————————————————————————————

上面谈HIV本病,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HIV造成的机会性感染乃至肿瘤等并发症,即是HIV之兼证了。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可以说无病不治了。“随证治之”,是中医之原则。

目前临床上因病人对中医的认可度极低,故而实际案例不多。但我大体可以划分为几个方向去关注。

1.感染性疾病,如结核、马尔尼菲、隐球菌、肺孢子菌之类,重点在肺者。因抗生素及激素之应用,实际上,中医可发挥的地方不多。病原学明确的疾病,西医有相当的指南去指导治疗,中医是否参与,不太能改变什么东西。虽然,中医的发展应该就是在感染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很显然,在感染性疾病领域,中医的存在感只会越来越差。因为西医追求极致的病原学诊断,追求抗病毒抗感染的规范。来个发热病人,你说开付中药退个烧,对于普通感冒可能还行,对于动辄半年一年疗程规范抗感染治疗的HIV来说,有你没你都一样。这类患者,除非是反复发热不退、抗生素激素用过一遍、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找到中医。

2.HIV合并肾衰。这是我关注的一个点,我大概看了一些专家经验,但鉴于年代较早,对于肾功能的评价在肌酐、尿量、尿蛋白上,具体也没办法推测是什么样的疾病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然而,在HIV科室,见到最多的是终末期肾病,依靠透析治疗病人。这一块, 病人依靠透析,医生依靠透析,放弃了对肾脏本身功能的挽救。似乎是中医可以着眼的一个点。如果能够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间隔,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医疗负担,是个点。

3.HIV合并皮肤病变 皮肤病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确实接二连三的遇到几个患者,讲伴有皮肤的瘙痒、干燥、或者皮疹,或者银屑病。西医讲抗过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者真菌感染之类,但疗效确实有待考量。是以这样的病人,有才有求助于中医的念头。有病人,才有经验。病人和医生是相互提高的。

4.免疫重建不良。这个概念,西医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的“接受 HAART 1 年以上2 年以内的患者 CD4+T 淋巴 细胞计数 < 200 μL- 1,或接受HAART 2 年以上的患者 CD4+T 淋巴 细胞计数 <350 μL- 1,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 如 4 ~ 7年)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未超过特定值( 如 > 350 μL- 1或 500 μL- 1) ,且HIV-RNA 低于检测线。”关于这个方面的文章,知网上有不少也有各种类型的方子,无外乎补脾和补肾两个思路。虽然文章的可信度值得考量,但因为西医有限的治疗手段,这是中药介入最多的点,也确实是值得关注的点。中医治疗疾病,总在提高免疫力上下功夫。而对于HIV患者,CD4计数就是最直观的指标。因为数据在这,事实面前反而无法弄虚作假。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长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中医上所说的津液是什么? 王晨阳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别让饮食侵袭了你的健康 谢江强

    别让饮食侵袭了你的健康:胃溃疡患者要靠养白小姐经常靠着喝咖啡及浓茶来提神,以加班加点工作。对于人体而言,体温的冷热度适中,脏腑就能维持正常的机体工作,保证人体内环境的健康运作。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酒。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