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8篇:虚劳畏寒(少阴太阴合病)

2025.09.29 341阅读 评论数 0 3
患者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王某某,男,65岁,退休工人。2024年7月20日初诊。主诉:畏寒肢冷伴倦怠乏力10年,加重3个月。患者长期劳累过度,近10年来畏寒肢冷,四季皆然,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近3月症状加重,虽服温补中药未效。舌淡胖润,苔白滑,脉象:右寸浮而空大,关尺沉细弱;左寸细弱,关弦细,尺沉紧无力。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乃虚劳畏寒(少阴太阴合病)。患者少阴阳气大虚(左尺沉紧无力),太阴脾运失健(右关沉细弱),阳气不能温煦。郑卢医学强调"阳主温煦",此案关键在于脾肾阳虚,阳气不运。治当扶阳温中,益气健脾。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4-07-20)

立法: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25g,贡术15g,茯神20g,炙甘草10g,生姜55g,西砂仁15g(后下),法半夏15g,陈皮12g,南山楂20g。3剂。

服药后畏寒稍减,食欲略增。脉象:右寸空大稍敛。

二诊(2024-07-24)

脉象:左尺仍沉紧,右关沉细。

立法:温肾扶阳,暖土健脾。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55g(先煎),桂枝尖20g,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炙甘草10g,干姜30g,吴茱萸12g,小茴香15g,生姜70g。4剂。

服药后畏寒明显减轻,四肢转温,食欲增进。

三诊(2024-07-29)

脉象:右关转缓,左尺稍起。

立法:建中益气,温阳健脾。

处方:附子理中法加减

制附片70g(先煎),贡术15g,党参20g,干姜35g,炙甘草10g,西砂仁15g(后下),黄芪25g,炒白术15g,生姜75g。4剂。

服药后精神转佳,倦怠乏力改善,大便渐成形。

四诊(2024-08-04)

脉象:双尺渐起,已有柔和之象。

立法:温固下元,填精补髓。

处方:附子填精法加减

制附片8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菟丝子20g,补骨脂15g,鹿角胶10g(烊化),淫羊藿15g,炙甘草10g,生姜90g。5剂。

服药后腰膝酸软减轻,体力增强,夜寐安宁。

五诊(2024-08-12)

脉象:六脉调和,尺部温暖充盈。

立法:温固根本,健脾益肾。

处方:扶阳巩固方

制附片65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党参2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生姜65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欣慰表示:"十年畏寒终得解,如今四肢温暖,精神饱满,食欲香甜,腰膝有力,大便正常,整个人如获新生。"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主温煦,气化正常" 的理论思想。患者畏寒虽表现为表证,其本在于脾肾阳虚,阳气不运。首诊桂枝法温中健脾;二诊加入附子、吴茱萸温肾暖土;三诊理中法健运中州,益气健脾;四诊填精补髓,巩固根本;五诊调和脾胃,完全契合郑卢医学"祛邪、建中、填精"的治病次第。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医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痹证(风寒湿痹证)医案 吴春水

    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肢体沉重,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均为风寒湿痹之象。调整后的方剂加强温经散寒和舒筋活络的作用,以更好地缓解痹证症状。

  • 第103条 李华歆

    ——高尔基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SPRING2024条文说的是一个刚开始得了“太阳病”的患者,病情迁延了很久没有改善,这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别

  • 右归丸治疗骨性关节炎1例 李格铬

    1月余前就诊红会医院,诊断为更年期骨性关节炎,口服白芍总苷胶囊、盘龙七片配合中药泡手治疗,效果不佳。10剂后,患者告知晨僵已10余天未见,无其他不适。腰为肾之府,故患者补肾后腰疾先除,随肾阳渐升,肾阴渐长,关节得濡,血脉得通,晨僵肿胀皆消。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四)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中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柴胡陪我度过了少年时期,如今看来,老相识了却不知其庐山真面目二十年,也是笑谈了。

  • 经方加减治“气短乏力伴眠差2月余”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74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23日主诉:气短乏力、入眠差月余。

  • 97条 李华歆

    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 为什么亲人与熟人最难调? 张娟

    说的是医生给至亲之人治病,思想容易被情感所左右,治疗就会畏首畏尾,错失良机。3)调理身体,它的规律不会因为你的有钱或者没钱,熟与不熟,而有所改变。就像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逐步成熟,是因为他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思想不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时那么天真了。

  • 伤寒论第六十五条(五)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 脑出血后遗症的精细化治疗 崔乐

    曾急就诊于当地区人民医院,诊断"脑出血",给予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最后,也是脑出血后遗症的普遍性治疗,即针灸配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

  • 气血两虚所致眩晕治验案 吴春水

    李某,女,42岁。患者连续服用10剂后,头晕明显减轻,精神好转,睡眠改善。病因多为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平肝定眩、养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缓解眩晕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