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黄汤治疗带下病一则
患者信息:赵某某,女,39岁。
病情主诉:患者自述带下量多,下体瘙痒难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月经周期紊乱,先后无定期,同时伴有小便颜色发黄,大便干结难下的情况。观察其舌象,舌边尖红,苔薄黄腻。
诊断: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火,湿热下注证。
选方:易黄汤合丹栀逍遥散
山药20克、炒芡实20克、盐黄柏9克、
炒车前子15克(包煎)、白果8克、酒大黄8克、
当归12克、生赤芍12克、柴胡9克、茯苓15克、
生白术15克、生甘草6克、生姜(自备)6克、
薄荷6克(后下)、生牡丹皮12克、焦栀子9克 。
- 用法用量:五付,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早晚各一次。
治疗效果: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药后随访得知,服用两幅药后即初见成效,下体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状态都得到了改善。带下量也显著减少,身体的不适感逐渐减轻。继续按疗程服用完剩余药物后,整体症状进一步缓解,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按语
在中医妇科经典《傅青主女科》中,对于此类病症有着诸多经典论述和方剂记载 。其中易黄汤专为治疗黄带而设,原文记载 “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方用易黄汤。”易黄汤组成为山药(炒)、芡实(炒)各30g ,黄柏(盐水炒)6g,车前子(酒炒)3g、白果(碎,十枚)12g 。方中重用炒山药、炒芡实补脾益肾,固涩止带 ,《本草求真》曰:“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 ,共为君药。少量黄柏苦寒入肾,清热燥湿;车前子甘寒,清热利湿,均为佐药。白果收涩止带,引药入任脉 。诸药合用,重在补涩,辅以清利,使肾虚得复,热清湿祛,则带下自愈 。
本案中,患者虽未明确提及带下色黄,但整体症状表现为湿热下注之象,方中选用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取易黄汤之意,以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丹栀逍遥散首见于明代薛己所著的《内科摘要》 ,其虽未在《傅青主女科》中直接记载,但在妇科病症的调理中应用广泛 。丹栀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丹皮、山栀而成 ,逍遥散原方由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组成 ,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效 。加丹皮、栀子后,兼清郁热 。适用于肝郁化火,潮热颧红,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经行乳胀等症 。本案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伴有舌边尖红等肝郁化热之象 ,方中用当归、赤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合丹皮、焦栀子,取丹栀逍遥散之意 ,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清解肝郁之热 。
本案通过精准辨证,巧妙化裁经典方剂,将易黄汤与丹栀逍遥散的组方思路融合运用,切中病机,故而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感染了新冠、流感等强力病原体,是一个让身体更好或者更坏的转折 马钟涛
随着接诊的新冠、流感的患者数量的增多,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感染了这些强力病原体,也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它是一个机会,是让自己身体更好或者更坏的转折点。 -
腱鞘炎 罗志琴
按语:腱鞘炎小针刀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快的,一般我们科室喜欢用刃针类的工具治疗,这样保证效果的同时避免小针刀对肌腱的损伤。 -
药食同源的桑叶 欧阳慕颖
入药的桑叶多在10~11月间霜后采收。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强调了桑叶和桑葚补肾的作用。桑葚和桑叶功效类似,可使发须乌黑,止渴润燥,添精益脑。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食材煮10-15分钟,调味后就能得到清淡鲜美的桑叶汤。 -
“便秘20年”—2剂中药大便排泄正常 宗琪
诊断:便秘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125g桂枝45g干姜30g生黄芩45g炙甘草30g生牡蛎30g天花粉60g煎药方法:每剂药2400ml水泡透,水开后煮到约1200ml,去掉药渣,单煮1200ml药水至600ml,分3次饭后半小时热服,药渣 -
2025年皮肤病高发的思考 樊喜乐
大家都知道2025年乙巳年,天干乙为金运不及,地支巳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细细思之,皮肤病高发绝不是偶然,这是天人气化失衡的外在显现罢了。天人同气相求,外邪与内损相合,最终导致皮肤病缠绵难愈。"我的思考是,皮肤病虽形于肌表,其治必求于天地人三才之道 -
从脉象推断出脾虚泄泻 欧阳慕颖
)脾土在四季都应该是从容和缓的脉象,现在却出现弦紧之象,这是肝木过旺而脾土衰弱的表现。何况命门的真火非常虚弱,又不能滋养脾土,于是我推断他肯定是脾虚导致泄泻的症状。如果因为脉象呈现浮洪,就用寒凉的药物,那么脾胃就会受到损伤,这不是恰当的办法。 -
太阳阳明合病辩治男童咳嗽气短案。 李高勤
王某,男,10岁。咳嗽、气短伴咽喉痰鸣音3天。主要症状:患者15天前感冒,咳嗽咳痰,输液3天后好转。患者是太阳阳明合病,可以考虑麻杏薏甘汤,患者有痰饮,可以考虑温胆汤加减。 -
胸痹轻症医案一则 高颖
患者男性,38岁,因偶发胸部走窜性疼痛一周前来就诊。 -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六) 张宝华
先生还是主在这个利水祛湿,《本经》就说术主“风寒湿痹”,咱们先生有麻黄加术,越俾加术的方药,皆在这个水湿上来的。通过研学仲景先生的《伤寒》、《金匮》,他用术主在水湿上头,这个后面有,届时我们再随时研学。 -
补中益气汤治腹胀案 赵阳
张某,男,70岁,于2001年9月22日前来初诊。综合老人的脉象与症状,医生诊断其为中气下陷,于是拟用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治疗。张某的腹胀正是因为活动时加剧,平卧时消失,再加上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和沉细的脉象等症状,足以判断是中气下陷所致。
最新文章
-
下乡病例-胰腺癌 马亮
病人男性,60多岁,因为上腹及后背稍不适去县级医院查体,超声检查提示胰头占位,就转诊至西京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胰腺癌,CT提示肝脏有囊肿可能。一经发现,已经是胰腺癌晚期了。
-
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浅析 高帆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探讨《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体会与应用。辨证论治是关键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语《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但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二) 张宝华
你像这个结胸证,那你一按他的肚子你就知道了,《伤寒论》说“心下如鞭”、“心下痛,按之石硬”,那应手如鞭,如石的体征可想而知了。那么这种情况呢,得用柴胡剂啦!柴胡剂那是不二之选,通过我们观其脉证呢,也确实需要柴胡剂来治疗。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于社区卫生院按摩、针刺后症状无明显减轻。患者郭某,男,45岁。
-
"火郁发之"浅谈 陈虹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赵某,女,35岁。巴彬斯基征阳性,霍夫曼征阴性。畅情志,避风寒,不适随诊。
-
针灸心得 曹雪盼
近日针灸日针灸十余人左右病杂偶有心得以下其一肩周炎多发年龄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三焦经阳明经太阳经多见临床辨证需按经络辨证不可按经验扎对于三焦经受邪针中渎穴肩井天宗穴针感传于肩内或沿手臂向外去传对于脉象浮弦者配合外关风池以解表祛风配合后溪温阳通络ps:外关穴针刺
-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 谢江强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除了前面提到的引起孩子肝气不舒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盼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负担。这样下来,孩子的压力得不到任何疏解。这种压力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孩子服用五服药后,打嗝的问题就解决了。
-
腰痛案(寒湿夹表证)(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治以温燥中焦寒湿,佐以辛温解表:06月24日回访患者,告知今日觉腰痛基本消失,药效颇佳。杨文豪按语:1、患者外感后发热、肢体酸痛、腰痛,大便稀溏,舌苔厚白腻,舌质淡润,风湿外邪诱发脾胃中焦寒湿,表里同病,病程虽有2周,但表证仍存。
-
妊娠胎动不安 谢江强
妊娠胎动不安妊娠是胚胎寄生于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在妊娠期间若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胎动不安者多由于脏腑气血虚弱、肾气不固所致。
学习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