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临证感悟之三:口腔溃疡的中医论治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常被称为“口疮”。对于“疮”的认识,有一个规律,各种“疮”,例如痤疮、口疮、褥疮、疥疮、痔疮等等,它们有个共同点,临床表现都是红肿热痛痒的一系列症状。所以,要把着眼点聚焦在“疮”字上。也就是说,学习中医,有时候要在字上做文章。
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新华字典》。
即:病位是在皮肤上,病性是肿烂溃疡。简言之,就是皮肤上的一团秽浊垃圾之物,是一堆包块淤血,其痛和痒,是血脉不得疏通的原因。所以,它们的共同点表现为:病在皮肤,可从肺上找原因,因为肺主皮毛;病在肌肉,可从脾上找原因,因为脾主肌肉;出现痛痒,可在心上找原因,因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总的来说,疮类病症,和心、脾、肺关系密切。对于口腔溃疡,个人认为,赵献可在《医贯》中的论述较为全面,我们具体来看: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如发热作渴饮冷,实热也。轻则用补中益气,重则用六君子汤;饮食少思,大便不实,中气虚也,用人参理中汤;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气虚寒,用附子理中汤;日晡热、内热、不时而热,血虚也,用八物加丹皮、五味、麦门;发热作渴,唾痰小便频数,肾水虚也,用八味丸;日晡发热,或从小腹起,阴虚也,用四物参术五味麦门。不应,用加减八味丸;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亦用前丸,及十全大补加麦门、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抹涌泉穴。若概用寒凉,损伤生气,为害匪轻。临床中,这段文字有较强的临证 指导意义,下面,从具体案例来看。
案例一:沈某,女,34岁,2020年12月29日就诊,主诉:口腔粘膜溃疡8月余。病史: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粘膜溃疡,伴乏力不适,劳累后尤甚,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秘结,约2-3天1解,小便无殊,月经淋漓不尽,每次持续10天左右,平素感腰酸腰痛,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胖大苔白腻,左右关脉弦滑,余细弱。
分析:从患者的舌苔脉象上看,其体内有痰湿,加之又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此为气虚失濡。且患者平素乏力不适,腰酸腰痛,月经淋漓不尽,大便秘结,均为气虚的一种表现,是为气不摄血加之气虚大肠传送无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气虚本质为脾虚,口疮表现出来的好像是实火,但深层为中焦的虚寒和下焦的阴火。脾为生痰之源,中焦虚寒日久,痰湿不化,郁而化火,故治当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甘温除热,拟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
党参 30克 茯苓 20克 生白术 40克 炙甘草 10克
陈皮 16克 姜半夏 16克 广藿香 15克 阳春砂 后下 10克
小茴香 10克 冬瓜子 30克
注:此为依据上述《医贯》所言而处方,在方药中,大剂量使用白术是亮点,《神农本草经》言白术具有疗死肌、祛腐肉、生新血的功效,口腔溃疡处,即可视为死肌、腐肉。另,大剂量白术还有通便作用。
2021年1月5日复诊,服用3贴药后感口腔疼痛较前明显好转,口腔溃疡创面缩小,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2-3天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红,胖大,苔薄,双关脉弦滑,余细弱。 从其舌脉看,患者体内仍有痰但湿不显。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日久,痰湿不化而生虚火,上灼唇肌而生口疮。拟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为治则,继续拟方四君子汤加减,加用大剂量熟地滋肾阴,加之肉桂引火归原,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
党参 30克 茯苓 20克 生白术 40克 甘草 10克
山药 20克 黄芪 30克 熟地黄 60克 肉桂 后下 30克
火麻仁 20克
2021年1月12日三诊,患者近几日下嘴唇又出现新的溃疡,感四肢不温,双手背皮肤粗糙,可见轻度冻疮,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1-2天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红,胖大,苔薄,左关脉弦滑,余细弱
患者双手背皮肤粗糙,可见轻度冻疮,感四肢不温,是以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拟以益气健脾,透邪解郁为治则,继续拟方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
党参 30克 茯苓 20克 生白术 40克 甘草 10克
山药 20 克 黄芪 30 克 熟地黄 60克 肉桂 后下 30克
火麻仁 20克 北柴胡 10克 生白芍 15克 麸枳实 16克
鹿角霜 20克
2021年1月19日四诊,患者近几日下嘴唇又出现新的溃疡,感四肢不温,双手背皮肤粗糙,可见轻度冻疮,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1日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胖大,苔薄,左关脉弦滑,余细弱。
患者老疮未痊,新疮又发,病情迁延不愈,日久为虚,损伤阳气,故见四肢不温,拟以温阳驱寒,补气健脾为治则,拟附子理中汤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
党参 20克 干姜 15克 生白术 40克 炙甘草 10克
附片先煎 15克 肉桂后下 30克 姜炭 10克 艾叶 15 克
注:在三诊中,将其双手背皮肤粗糙、轻度冻疮、四肢不温,辨为以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是为有误,四诊时,进行了拨乱反正,考虑为中焦虚寒,而用附子理中汤。
2021年1月26日五诊,患者溃疡基本愈合,双手背皮肤粗糙较前好转,仍感四肢不温,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1日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胖大,苔薄,左关脉滑,余细弱,尺脉尤甚。
患者脉滑、舌胖大,体内仍有痰湿,应予化痰之法,加之患者腰酸腰痛、四肢不温、尺脉无力,此为肾阳虚。拟以温阳驱寒,化湿除痰为治则,继续拟附子理中汤合金水六煎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
党参 20克 干姜 15克 生白术 20克 炙甘草 10克
附片 先煎 15克 肉桂 后下 20克 姜炭 10克 熟地黄 40克
陈皮 10克 姜半夏 10克 当归 10克 茯苓 10克
2021年2月4日六诊,近来溃疡未再犯,双手背皮肤粗糙较前明显好转,仍感四肢不温,乏力好转,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胖大,苔薄,脉细弱。
拟以健脾益气为治则,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
党参 15 克 生白术 15 克 炙甘草 10 克 陈皮 10 克
姜半夏 10 克 茯苓 15 克 广藿香 10 克 阳春砂 后下 10 克
木香 10 克
患者历经六诊,终于痊愈,可见,调理脾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虽有弯路,但牢牢抓住了中焦这个要点,以此为基础进行遣方用药,最终收获全功。
另:在整治过程中,认真写病案,并进行分析思考是很重要的,这是培育中医思维很好的一个方法。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麻黄汤笔记与医案一则 黄阁
外感风寒表实证以麻黄汤最速。服麻黄汤可见正邪相争,正气上冲发烦目瞑。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 -
脑震荡 潘洪波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神经功能障碍。脑震荡特效验方——柴精汤脑震荡特效验方柴精汤:柴胡10克,黄精30克,土鳖虫10克,云苓20克,白芷6克,细辛3克,牛膝30克丹皮20克,薄荷3克。 -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谢江强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用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来泡脚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如果你在自己或家人的舌象上看到了痰湿的情况,也可以用“温胆汤”来调理,用上十副八副泡脚,之后身体就会觉得很舒服。 -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足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部按摩。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后,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以上人群并不是绝对禁用足部按摩,在某些阶段,有些疾病患者仍可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疗。 -
“头痛难忍伴耳前疼痛5天,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性别:女年龄:5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7日主诉:右耳前及右侧头痛5天。5月13日回访:述疼痛大好转,只是偶尔有些疼痛,大便日一行。5月29日回访:述诸证病愈无其他合适。 -
妇人癥积(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 谢江强
妇人癥积案谢江强中医执业医师温州市瑞安人民医院中医儿科妇人癥积案孙某,女,45岁。本案患者经行左侧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肌腺瘤手术后,一直体力疲惫,时有头晕乏力,腰酸腿软,夜尿增多,少寐多梦,血压偏低,空腹血糖偏高。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诊断:头痛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7剂+大椎局部血络刺血拔罐方组:柴胡60g法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肉桂20g赤芍20g生姜20g(切)制附片15g仙鹤草60g葛根60g川芎20g大枣6个(擘)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
最新文章
-
栀子大黄汤 李华歆
——克雷洛夫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栀子大黄汤!所以湿热的患者出现“心中懊憹,或热痛”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栀子大黄汤”!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
附子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方剂及作用 张宝华
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与干姜共同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 谢江强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小张生性内向,话不多,参与团体活动也不积极。小张欣然接受,并承诺回家后就会熬药吃。成膏药:阿胶100克、鹿角胶60克、龟板胶60克。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记得老师还有一篇文章是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口腔溃疡
是的,用逍遥散治疗是前几年的,这边是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