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师“对照条文”举隅(五)

2021.05.05 28阅读 评论数 0 3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仲师“对照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 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 三两 芍药 六两 甘草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生姜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两个条文从用药上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一药之差”!

  首先,第21条描述的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我们知道治疗“太阳病”在表证未罢的时候仍应该寻求“表解”,而医生却错误的用了“下法”,这就是“误治”,而患者在“下后”的反应上脉象是“脉促”,“促”的本意是加快脚步走路的意思,也就是小步快走,而我们说“促脉”不仅仅指脉的速度很快,而更富有深意的是指患者体内阳气被“下法”激发后的一种应激反应!因为下法最伤里阳,而我们人体内在的阳气为了缓解“下后”引发的虚寒就会“自救式”的暂时亢进,在脉象上体现就是“促”脉!与此同时,患者“下后”在症状又出现了“胸满”,我们知道引发“胸满”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我们参考“结胸证”的成因(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可以推断:医师用了“下法”后患者的里阳是很虚弱的,这就给形成“痰饮”等病理物质提供了客观条件,而“痰饮”等病理物质上乘阳位(心胸处)使胸中阳气不能正常的输布,就会出现类似“胸满”的症状!

  综上所述,患者在“下后”里阳虚弱进而产生类似“痰饮”阻塞了胸中阳气运行就出现了“胸满”,此时体内阳气在“下后”暂时亢进以图缓解里阳虚弱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在脉象上表现为“促”脉!此时的根本矛盾很明显就是要恢复里阳,恢复“痰饮”引发的阳气不伸的影响,所以,仲景在治疗上指导我们用“桂枝去芍药汤”,也就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去除了性质“阴柔”且具有补力的芍药,用“姜、枣、草”温中益气,而“桂枝”外温阳化饮的同时也可以辅助暂时亢进的阳气帮助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对于另一条的解释:同样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医师同样错误的使用了“下”法,而患者在“下后”的表现却与第21条大为不同!

 患者在“下后”出现了“腹满而时痛”,而仲师也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这时的患者已经转入“太阴病”范畴!根据第273条所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太阴病”的实质其实是里阳虚湿不得运,“腹满”是里阳虚弱不能运湿引发的,而“时腹自痛”可以理解为湿阻所滞,“湿”能通过利下排除就不痛,反而就“痛”!此时的主要矛盾在于里阳虚并湿不得运,仲景告诉我们用“桂枝加芍药汤”,也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使“芍药”用量加倍,对于此方的理解可以直接根据仲景用药习惯,患者在出现腹痛的时候,仲景往往会加“芍药”以来缓急止痛,比如小柴胡汤加减、通脉四逆汤加减、防己黄芪汤加减等!

  从两个方剂上对比,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桂枝汤”当成一个基准线,那么如果你想让方药的力量偏于“解表”、“温散”,那就去掉比较“阴柔”的“芍药”,以防止它阻碍其它诸药“向上”、“趋表”的“药势”,相反,如果你想让方药的力量偏于“温里”,那就加重“阴柔”的“芍药”的用量,把“桂枝”的“温力”引入太阴!如此用药规矩非常精妙,同样的用法还有很多,还有待大家共同研究!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欢迎扫码加入我的公众号,个人微信yangzhengtang123)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鼻炎的调理 陈鹏

    今天来分享调理方法。为什么鼻炎反反复复,一换季就卷土重来?中医认为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鼻炎只是反映脏腑的能力不足的一个表现。除了肺虚,鼻炎同、也脱不开关系。调理肺脾,最简单是中药。

  • 胸闷胸痛医案整理 谢江强

    2019年9月15日二诊:服药后胸闷胸痛,十去八九,继以上方7剂治之,煎服法同前。医案105王某,52岁。

  • 越婢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疲劳综合征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疲劳综合征的膏方调理1.补气膏:肺脾气虚型《中医进补膏方》。饮食有节,戒烟酒;劳逸适度,动静结合,积极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病毒感染,减少慢性疾病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有利于虚劳的康复。

  • 感冒后遗症,中药3剂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党参15g生姜20g大枣6个生石膏60g白芷20g葛根30g苍耳子15g细辛6g薄荷15g(后下)仙鹤草3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

  • 脉法新悟(四) 陈玉佳

    现咳嗽、咳出大量黄绿色痰,伴气急胸闷,痰液咳出后症状有所缓解。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体外超声波碎石,后服金钱草颗粒,腹痛呕吐均缓解。形丰面苍,动则汗出,乏力腰痛,尿清无血,素有便秘,大便已5天未解。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

  • 眩晕 罗沿印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出现,因此统称为“眩晕”。后随访,眩晕至今未再发。二诊患者诉轻微口苦,故去厚朴合柴胡和少阳,药后眩晕至今未再作。

  • 想根除恐惧,先温暖自己的胆 谢江强

    想根除恐惧,先温暖自己的胆先天胆子小的人,要练练胆子,克服恐惧感。所以,中医治疗受惊吓后引发的胆小怕事症状,主要从肝胆和心肾入手,柔肝摄魂,温胆镇怯,宁心安神,补肾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