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王道无近功,没有神医
拔苗助长大家都知道是不对的做法,但是现实中很多人看病就医就有拔苗助长的想法。
记住,慢性病,体质调理等一定是需要慢慢治的。没有神医。现在很多人看病,到了西医那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西医说吃药到死,没有什么问题,到了中医这里,先吃三个月中药看看,就觉得怎么这么久。好像吃三包,吃五包就应该药到病除一样。大家对于中医和西医的要求天然就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以前也一直说,老百姓对于中医的要求其实近乎苛刻,明明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西医那里看的不行了才想到中医,但是到了中医这里却要求快速见效,一点时间都不给。违反常识,更是违反人性。虽然有些病,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论,的确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有些发热,可能西医永远搞不好,中医可能就几包药对症,就好了。但是不是所有的都这样。一样要时间,一样要过程。没有神医。
如果急功近利,反而生出很多不好的问题。我最常举例的就是治疗关节炎的。记得以前听课姚荷生老先生的跟诊视频,也有类似的说法。关节炎很痛吧,膝盖痛,手关节痛,但是要打通,要断根,就要一个更痛的过程,因为要通未通的时候反而更痛,完全通了就不痛了。如果患者不理解,那么就直接止痛,完全不通,关节彻底死了,当然不痛了。求快,就是止痛药。求断根,就是需要时间还需要一个更痛的过程。另外一个就是皮肤病,中医治疗是外透,把邪气外透,有时候有一个看似好像更严重的过程,因为透出去了,还有一个需要把体质慢慢调理过来,自然时间短不了,如果承受不了,或者理解不了,直接抗过敏,那么一时可能好了,但是邪气反而隐藏起来,蓄势待发,后面反而发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抗过敏的药量越用越大,但是效果越来越差。都是短期急功近利的副作用。
有许多慢性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好的,所以不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应该有耐心,这类疾病一定要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有效果。岳美中老先生把慢性病用小剂量的方法,称为“慢病轻治”,慢性就需要养,就需要养生,把生命养着,延年,“久病胃气本来就弱,又以旷日持久,辨证无误,用药无误,但如剂量太重,则不仅不能取效,还可能因为重伤胃气,反添枝蔓”。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急性的病,如果患者身体又好,比较肌肉丰满,身体健康强壮,发病时间也不长,比较短,脾胃没有问题并且邪气实的正气不虚 ,就应该当机立断猛药重药该用就用。反过来,对于慢性病,病程长,身体弱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正气不足的,就应该慢病调理,给时间,用时间换空间。
前段时间,复诊了一个乳腺肿瘤的患者,做过手术,也做过化疗,翻看了下病例,第一次看病到现在刚好满一年了。是去年7月份开始看的,但是主要要求就是调理身体。因为做了手术和化疗后,时不时就感冒乏力疲劳。这次复诊也是过来调理身体。去年吃了差不多半年中药后,今年感冒次数完全少了很多。这个患者也是因为信任,陆陆续续坚持吃了半年多的中药。中途方子根据情况或者调整或者加减,回头看,变化就很明显。记得以前有个患者,陆陆续续吃了我开的中药一年多,牙齿都由原来的黑色变成了白色,人都好像变了一个一样。中药治疗这些疾病,主要就是通过提升自己的正气来达到身体平衡的目的,而不是说杀死癌细胞。屋子里面虫子多,中医的办法就是把房间打扫干净,窗明几净,自然虫子都跑了。而不是用加强杀虫剂的思路杀虫子。
所以说,王道无近功,没有神医。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孩子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 谢江强
我觉得弹钢琴已经成为孩子的噩梦了。肝和脾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肝气不舒的孩子,脾胃肯定受伤。要想调理好孩子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补养脾胃就要贯穿整个的治疗进程。所以,孩子的整个脊椎,包括两侧的神经发育得不够协调。孩子长大以后,左右脑的发育也不一样了。 -
医学笔记:胡希恕讲述“痹证”的经方思路 陈升王
类似感冒而急性发作的关节痛,初起用柴胡桂枝汤加生石膏,或合桂枝茯苓丸。身无力,有时低热,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但痹证若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严重者,的确不容易治愈。本笔记摘自《胡希怒医案医论精华》。 -
伤寒论第93-94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1SPRING2024第93条中患者病情还是处于太阳表证阶段,仲景曾多次强调在太阳表证未罢且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时,此时治疗上应该还是以“表解”为主,而医生可能太过着急,直接用了“攻下法”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张宝华
既往有便秘,腰脱,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病史。柴胡30克、生黄芩15克、葛根2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生白芍15克、生党参15克、姜半夏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药后反馈曰:感冒诸症几无,遗关节不适,大便不调, -
伤寒论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所以仲景告诉我们先刺“风池”、“风府”的目的在于“给邪以出路”!目前公众号粉丝4963人! -
哪些消热中药适合中药泡澡 谢江强
能够治疗风热感冒、高热烦渴、咽喉肿痛、痈疮疔毒、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等。能够治疗热病烦渴、风热感冒、口疮、尿赤、热淋等。泡脚方黄连10克,放入锅内煮10分钟,时间不宜太久,然后倒入洗脚盆中,兑入适量的温水,泡脚30分钟。 -
经方实验录之糖尿病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病史:糖尿病多年,并发糖尿病肾病,刻下问题半夜或者早上4-6点轻度咳嗽,咳嗽或者呕吐白色粘液样东西,不确定是肺还是胃,口干眼干手皮肤干,食欲下降,乏力,饮水有点呛,尿频,尤其夜晚5-6次。 -
进补用膏方心得 谢江强
、进补用膏方过去是“吃饱求生存”,如今是“吃好求安康”,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有强壮的身体,身体虚弱,当补益气血阴阳。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目的,待外邪祛除、恢复健康后再用膏方调理。
最新文章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外感之病考虑风寒还是风热? 曹雪盼
学习中医,最开始也是最考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能不能治疗外感外感之病是邪气入侵人体的开始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开始从伤寒开始我们学到的外感是外感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这是局限于仲景的时代限制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用麻黄桂枝以辛温解表到了明清时代介于叶天士的温
-
真正的三国历史 陈鹏
真正的三国历史是这样子:刘关张从来也没有三结义,想出草船借箭的办法是孙权不是诸葛亮,空城计是赵云吓退了曹操,而不是诸葛亮吓退了司马懿。有的时候演义看多了,都信以为真了[得意]
-
骨质疏松症防治 张宝华
骨质疏松症可影响全身骨骼,但最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这个中成药还能治带状疱疹! 王晨阳
带状疱疹疼啊,能疼死人。中医将带状疱疹称为“蛇串疮”或者“缠腰龙”,认为本病多因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今天介绍一味治疗带状疱疹的中成药。乃用六神丸外敷,配合口服中药汤剂。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小建中汤小记 张宝华
小建中汤一、定义小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
-
生姜泻心汤 李华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
心悸小记 张宝华
中医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与气血不足、痰浊内蕴、寒热错杂等因素有关。诊断心悸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黄连肉桂养心神 谢江强
黄连肉桂养心神,安眠好觉到天明所谓的失眠,不只是睡不着觉,也包括睡眠质量的下降,诸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做梦多等情况。不过,王女士的失眠,应算是心肾阳虚、心肾不交导致的神志不宁,加上肝郁气滞使得原有症候产生的症状更加突出。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