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泻心汤

2023.12.01 619阅读 评论数 0 3

​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说是一个人得了“伤寒”(太阳伤寒表实证,可参考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我们知道“伤寒”即是外受“风寒之邪”,因为“寒”性“闭拒”,凝阻经脉,所以患了“伤寒”的人应该是“恶寒”明显的同时,伴随发热、疼痛等不是症状!(可参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所以治疗“伤寒”的方法应该是“发汗”! 

  而患者在“汗出”后表证已“解”之后,又出现的新的症状: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关键的一点来了,这里提到了几个特殊的部位“胃中”、“心下”、“胁下”、“腹中”!搞清楚这几个部位的位置对于后面条文病机理解非常关键!
  “胃中”、“腹中”
  根据第173条描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这里首提“胸”,次谈“胃”,后谈“腹”,因为“胸”的位置“高”,而“腹”的位置相对较“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胃”的位置应该是居中的,而这个“中”应该是有“在内”、“在里”的意思,所以我们对于“胃中”、“腹中”有了初步认识! 
  “胁下”、“心下”
  我们对“胁下”的位置应该不陌生,它位于两侧胸胁,属于“少阳”的“经界”,而“心下”的位置则是“胸”之下,“腹”之上的中间位置,因为“胸”属“阳”,“腹”属“阴”,也属于“少阳”的“半表半里”的“经界”范畴,老百姓也熟称“心口窝儿”!

  对了以上位置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们继续研究,说是患者自觉胃里不舒服(胃中不和),“心口窝儿”的位置感觉胀闷(心下痞鞕),一个劲的打嗝、嗳气,还口气特别大(干噫食臭),两侧的胸胁觉得不舒服(胁下有水气,可参考《金匮要略》: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而腹部则觉得整天咕噜噜的“叫”,与此同时还伴随着腹泻(腹中雷鸣下利),单纯从这个症状表现上去推敲,我们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眉目,患者可能体内有了“水饮”(下利),并伴随着“气滞”(痞)!(后世温病所说的湿阻证)  

  仲景接下来直接告诉我们治疗方案,用“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生姜 (切) 四两 甘草 (炙) 三两 人参 三两 干姜 一两 黄芩 三两 半夏 (洗) 半升 黄连 一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生姜”与“干姜”并用是该方的一大特色,该方可分为以下几组!
  苦降之“黄连”、“黄芩”,二者俱有苦寒之性,可以清热降气!辛散之“半夏”、“生姜”,二者配合为仲景蠲痰除饮常用药对,温里补中之“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其中干姜温补里阳之虚,人参补元气之虚,甘草和中益气,大枣增津液,补中!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 我们在返回开头的条文,说是一个患了“伤寒”的患者,可能因为发汗过度,伤了里阳,最后导致内生痰饮,与此同时邪热入里,与痰饮搏结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所以应用“辛开”、“苦降”、“温补”的“生姜泻心汤”来对证治疗,其中“生姜”的用量最大,也突出了它行三散水饮的作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4154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更年期综合症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从中年到老年阶段的过渡时期,称为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多表现为月经不调、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症状、神经精神性症状、新陈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症状等。

  • 妇人杂病篇脉证病治 陈玉佳

    本人对杂病篇进行梳理,条文解释可能不符合某些道友的理解,仅供参考。妇人年五十所,湿胜则腹满下利,瘀血积于少腹,则里急。

  • 耳朵红肿,医院需要手术,经方一剂痊愈!(文章转载水解诸相) 程朝旺

    到伊苑就诊,伊笙毫不意外地给出了“中耳炎”的诊断。患者的详细问诊信息如下:从患者的问诊单来看,如果患者按照伊苑那套方法一味地去消炎,最终得到的结果肯定是正气损、邪气存。正如这位患者在第一家伊苑所遇到的老医生。

  • 起萎方 潘洪波

    于是去侧柏叶,栀子、藕节之品,仿古寒商阳,而更难起。继服一周巩其效,先起而有力,金枪不倒。

  • 乌发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乌发古人提出“发为血之余”。白发的病机主要归纳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热极生风。治疗时多采用滋补肝肾,健脾养心,清热活血之法,标本兼治。

  • 初步认识痴呆 张宝华

    西医认为,痴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痴呆总数的50-70%。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 前列腺增生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 张宝华

    西医治疗前列腺增生,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对预防和治疗前列腺增生有积极的作用。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眩晕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程某,男,77岁,初诊。主诉:眩晕2年余。今复诊告知眩晕好转,但仍梦多,大便干,夜尿数次。服药后除眩晕如之前缓解,余症改善均不明显。2023年11月02日服药后回访,仍旧眩晕稍改善,但其余症状改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