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治痉挛性咳嗽
基本方
桑白皮2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0克,防风15克,僵蚕10克,百部20克,丝瓜络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1~4周。鲜竹沥口服液30毫升,口服,每日3次,与上述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
加减
寒重者加麻黄、荆芥;热重者加黄芩、连翘;痰重者加法半夏、胆南星;发热者加淡竹叶、芦根;伴颜面浮肿者加黄芪、丹参。小儿根据年龄酌减剂量。
典型病案
案1 张某,男,36岁。2006年6月5日初诊。因出差感寒致流涕,咳嗽,喷嚏,泪多3天,对症治疗,余症除,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咽痒即痉挛性咳嗽,伴咳吐少量泡沫痰2周,自买咳特灵、复方甘草片、急支糖浆等服用,未见好转,前来就诊。诊见:体温正常,咽后壁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苔薄黄,脉浮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痰犯肺。处方:桑白皮2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0克,防风15克,僵蚕10克,百部20克,丝瓜络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鲜竹沥口服液30ml,口服,每日3次,与上述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治疗3天后,咳嗽次数明显减少,10天后,诸症悉除。
案2 王某某,女,19岁。2009年7月2日初诊。患者以“阵发性痉挛性咽痒咳嗽,偶有咳吐食物1月”就诊。患者1月前始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经多家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治疗后,发热止,无流涕,咳嗽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咽痒咳嗽,睡前尤甚,偶有咳吐食物,伴形体消瘦,纳差,颜面轻微浮肿,精神欠佳。胸部X线诊断:间质性肺炎。血常规:未见异常。咽后壁充血,舌淡苔厚腻,脉滑数。西医诊断:间质性肺炎。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痰犯肺,肺气虚弱。处方:桑白皮2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0克,防风15克,僵蚕10克,百部20克,丝瓜络10克,黄芪12克,丹参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鲜竹沥口服液30ml,口服,每日3次,与上述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治疗1周后,诸证减轻。2周后,咳嗽时无呕吐,食欲增加,颜面浮肿消退,精神可,上方丹参、黄芪。后加减汤剂治疗至25天,诸症悉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研究 马端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顺应四时调神养生的重要原则,由于历代医家立论的角度不同,各家认识尚不一致。张氏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理论研究 马端午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被后世医家作为“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而伏气说在温病学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张琦更认为“冬伤于寒”其实质是“冬不藏精”而“内热郁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不论从养生角度,还是从病因角度,“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都有重要意义。 -
夏日敷贴,助你康养 杨悦娅
当前正值"入伏"之际,中医外治疗法"三伏贴"冲上热搜,并受到热捧。简单的说就是夏季入伏实施中药贴敷穴位,被称之为"三伏贴"。"三伏贴"实施在初伏开始,每一伏里贴敷3至5次不等,一般连续贴三年多有收效。 -
养脾胃的经典方剂与名家经验:从古籍到临床的传承智慧 周家霁
历代医家对脾胃养生与治疗尤为重视,创制诸多经典方剂,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独特经验。经典方剂与名家经验相互印证,不仅彰显中医对脾胃生理病理的深刻认知,更为现代脾胃病防治提供了“理法方药”的完整体系,值得后世深入挖掘与传承。 -
心肝脾脉都弱——血虚无疑 欧阳慕颖
宗伯周念潜周公,身体极为肥胖壮硕而且痰多。人这一生赖以生存的就是血,而血由心生(心生血),藏在肝中(肝藏血),由脾来统摄(脾统血),这三条经脉都虚弱,血少就可想而知了。 -
医道法源 王永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天象地,天地人三才相应,应以天时,顺以地势,和于阴阳。法天象地,四季五常,尊道运转,周而复始。 -
流注痰核鹤膝风区别及中医治疗 崔国宁
而流注往往是多发性、转移性的脓肿,初起症状相对隐匿,部位较深在肌肉之中。(四)中医治疗1.内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和营通络。若痰核较大,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术后需注意防止感染,调理体质,以防复发。 -
伤寒论中酒的应用 崔国宁
在《伤寒论》中,清酒常被用作药物的辅助剂,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在《伤寒论》中,苦酒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等病症。在《伤寒论》中,一些方剂中加入酒,能够引导药物上行至头部或上焦,治疗相应的病症。对于酒精过敏、肝脏疾病等患者,应避免使用酒作为辅助治疗。 -
国医大师治疗妇科肿瘤经验浅谈 高帆
因此,治疗妇科肿瘤的关键在于调理气血,使之达到平衡。综上所述,国医大师们在治疗妇科肿瘤时,强调调理气血、平衡脏腑、疏通经络、辨证论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
浅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经验 高帆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患者王某,女,45岁,胃脘胀满疼痛、嗳气频繁2年余,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最新文章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虚劳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医家对虚劳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为现代临床治疗虚劳提供参考。
-
清代医学家陈士铎临床用药经验及用药规律 崔国宁
深入研究陈士铎的临床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传统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肺癌用药案例分 崔国宁
六、结论通过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肺癌相关医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张锡纯在治疗肺癌时具有明确的用药规律。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脾胃病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遗尿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对其治疗遗尿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古代中医治疗遗尿的智慧。而《太平圣惠方》更侧重于从传统中医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出发进行用药。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便难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太平圣惠方》中的许多方剂利用茯苓淡渗利湿的特性,以通利小便。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大便不通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相关方剂的收集、整理,分析其中药物的类别、性味归经、用药频次等方面,总结其用药规律。-枳实和厚朴的高频次使用表明理气药在治疗大便不通中的关键作用。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诸淋的用药规 崔国宁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时期的一部大型方书,书中包含了丰富的治疗淋证的方剂。
-
人参败毒散各家学说 黄阁
人参败毒散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个时方。外感风寒兼有少阳郁证,或外感四时疫病、下痢可用人参败毒散。又有《医学正传》明·虞抟于人参败毒散中加荆芥、防风为荆防败毒散。因防风价格昂贵,而多用人参败毒散。新冠之时用人参败毒散治疗数人,颇有见效。
-
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命运交织的智慧与科 崔国宁
从表面上看,《了凡四训》所传达的命运观与量子纠缠所处的科学领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一个是古老的智慧传承,一个是前沿的科学发现,它们共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刻理解世界和自我的大门。
地龙合僵蚕治疗肺热呛咳疗效棒 有时候加点蝉蜕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