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脉都弱——血虚无疑
忽然有一日,他在入宫廷值班、在皇帝面前担任侍讲的时候,中风了,右手和右脚不能行动,嘴唇张开,发出的声音就像熟睡时的鼾声。
有医生给他服用了疏散风邪、及人参等补药,却没有缓解病情。
相国魏公、侍读郑公急忙让我去给他诊断治疗。
我诊脉发现他左手寸脉和关脉细微,知道这是肝血和心血不足的表现;
左手尺脉虽然微弱,是肾水不充足的缘故,但这也是老年人常见的情况,所幸他尺脉仍有根,没有衰竭。
右手寸脉浮大,可知肺气有余;
右手关脉细小,可知脾血不足;
右手尺脉浮而无力,可知命门的真火不旺盛。
人这一生赖以生存的就是血,而血由心生(心生血),藏在肝中(肝藏血),由脾来统摄(脾统血),这三条经脉都虚弱,血少就可想而知了。
中风和外感风邪不同,外感风邪用辛散的药物就可以解除,而中风是由于体内虚血虚,进而产生内热,热到极致就会生风。
就好像天气太过炎热干燥,阳气过盛就会起风,降雨之后风就会停止。
人身体里的血就像水一样,水上升,火就会下降,火下降就不会产生内热,也就没有风邪为患了。
老年人中风,必须采用返本还原的治疗方法,用人来补养人,用血来补血。
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吃母亲的乳汁,渐渐地筋骨强壮,能坐、能走、能说话,这都是血的功效。
眼睛得到血的滋养才能视物,手掌得到血的滋养才能握住东西,手指得到血的滋养才能捻取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才能行走,怎么能不以补血为主呢?
医生治疗中风,必定使用疏散风邪、芳香燥热的药剂,结果风邪没有除去,血脉反而更加干涸。
多用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药物,又会使气过盛,而血更加虚弱。
因此我定下药方,只用四物汤配合二陈汤为主。
地黄经过炮制不会过于滋腻:
地黄用自然姜汁浸泡一夜,再和砂仁、茯苓一起用酒煮,用瓦器焙干;
半夏经过炮制不会过于燥烈:
半夏用明矾、姜汁、皂角煮熟,切成片,再用竹沥搅拌,晒干。
四物汤补血作为主药,二陈汤理气化痰作为辅佐,临服用时加入半杯人乳热饮,喝了十多剂药后周公就完全康复了。
(《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说:
乳汁味道甘甜,性质平和,没有毒性,归入心、肝、脾。可使四肢健壮,滋养五脏,充实肌肉和皮肤,让皮肤变得光泽,安定心神魂魄,使经络气血畅通,让眼睛视物清晰明亮。)
周公高兴地说:“之前为了预防中风,服用豨莶草、蕲蛇等药物,手常常麻木没有知觉,如果不加以预防,又会怎么样呢?”
我说:“治疗中风不一定要用治风的药,只要让气脉顺畅舒适、精神流通为妙。现在您已经完全康复,右手比没有中风之前更加畅快没有不适,可以随意挥毫写字了,由此可知用治风的药来治中风,无疑会耗散气血。如果这次的药方没有效果,一定会认为这药方平常而不能切中病情。”
周公感叹道:“先生诊脉极为精妙,是您让我重获新生,实在是敬佩,敬佩。”
以上病案故事来自明代《两都医案》。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麦芽的妙用 赵阳
生麦芽性平,能疏肝,可以说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之品。生麦芽疏肝之用,任何人均可。"故凡遇"肝郁"的患者,张氏喜欢用生麦芽,而不用柴胡。"故凡芽者,皆可疏肝理气,如生麦芽、生谷芽、稻芽等。生麦芽能疏肝,其性平,无寒热之偏,比较适合肝病患者长期调养之用。 -
浅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经验 高帆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患者王某,女,45岁,胃脘胀满疼痛、嗳气频繁2年余,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伤寒论经方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高帆
经方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近年来,众多实验研究也证实了经方在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 -
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用药规律研究 崔国宁
对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用药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挥中医药在该领域的优势。 -
中医治疗痈疡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将探讨中医治疗痈疡病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在临床实践中,应掌握痈疡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补益等药物, -
中医促进儿童生长调理的理论与实践 崔国宁
六、结论中医在促进婴幼儿及儿童生长调理方面有着系统的理论、多样的方法和确切的疗效。 -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研究 崔国宁
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是一味常用的药物,具有多种功效和用法。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桂枝的条文进行梳理,分析桂枝的用法变化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
从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分析方剂学方剂 崔国宁
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对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确定疾病的证候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总之,中医方剂学与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密切相关,深入研究 -
名中医黄水源治疗血尿的临床用药经验 崔国宁
名中医黄水源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独到的治疗血尿的用药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六、黄水源治疗血尿的医案分析医案一:下焦湿热型血尿患者李某,男,35岁。守方加减治疗3个月,血尿基本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好转。 -
金匮要略中治疗妇科病症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金匮要略》中常用白芍、阿胶、当归等养血之品。总之,《金匮要略》中治疗妇人杂病的用药规律,体现了张仲景对妇人疾病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后世中医妇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妇人杂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最新文章
-
降脂(高脂血症) 韦毓安
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体力劳动的减少,血脂高的中老年人近年来迅速增多,体检时被确诊患上高脂血症的人"多如牛毛"。人们对于"高脂血症"似乎已经麻木了。
-
脂肪肝,降脂减肥方。 韦毓安
总的来说,降脂减肥汤是一个益气健脾,利湿化浊的经典方子,并且经过了大量的临床验证,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脂肪肝、高血脂,辩证为气虚痰湿证者可谓效如桴鼓。
-
朱良春辩证辨病结合治胃扭转 李文选
嘱其手术,患者惧而来院求治。"与远西认为胃下垂是胃扭转的诱因是一致的。至于引发胃扭转的直接因素则为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充气,剧烈呕吐和胃的逆蠕动等症。这主要可能是发病急骤,病情较重,恒去综合医院治疗或手术的缘故。
-
升阳散火汤治郁而化火 李文选
因母病愁思不解,郁而生病。其人面容消癯、面颊色赤、舌红而少苔、脉弦赉赉此乃肝郁化火,血虚不柔所致,又屡服苦寒之药,损伤脾阳,清阳不能升发,而阴火反乘上位。又以参苓白术散三剂善后,病愈#刘渡舟医案#升阳散火汤#学习打卡#郁而化火#
-
增强记忆力的一个良方 韦毓安
人参补心气,心气足,记忆力就好。《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茯苓的两个主要作用,一个是祛湿,另一个就是安神。四味药,吃了以后不仅能增强记忆力,还能让人心情愉悦,所以叫开心散。菖蒲和人参两味药加在一起,一个治标,一个治本,治疗不开心,效果非常好。
-
静脉曲张、手脚冰凉、痛经等一方妙解(阳化气,阴成形) 韦毓安
当归四逆汤不仅能治疗静脉曲张,很多因寒导致的疾病它都能调理,比方说:1、手脚冰凉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是这么说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
从汤液经法分析温氏奔豚汤组方 曹雪盼
本方由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草组成,是山西省中医学校温碧泉老师遗方,与《金匮》奔豚汤名同方异。温热灵动,彻上彻下,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
-
牙痛第一神方 韦毓安
所以清胃散,不仅用于治疗牙周炎,胃火牙痛,一切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三叉神经痛,只要是胃火上攻,皆可用之。
-
辨脉法2 曹雪盼
人迎气口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力六经病。
-
伤于外感须气畅中通 王永利
周流之始,左旋于肝,又转于胆。阳明之燥,气流不畅郁而化之,虽燥不敌太阴之寒,阳明之气阖而为用,通降为顺。总而为言,太阳当升,少阳以和,阳明须降。
学习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