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的妙用

2025.02.09 533阅读 评论数 2 7
疏肝理气,有一味中药很管用!

肝气最怕郁,但往往又最容易郁结。当人遇到很多变故和矛盾,各种压力聚在一起,气就不那么顺畅了,老是开心不起来,这就"肝堵住"了,学名称为"肝气郁结"。

下至小孩子,上至老年人,肝气郁结者也并不在少数。肝气郁结了要及时疏肝理气,不让郁结之气和痰湿邪气相互勾结,引发顽疾。

疏肝莫忘生麦芽。

我临床上特别爱用麦芽,消食炒麦芽,理气生麦芽,十个方子里,五六方少不了大麦芽。实践证明该药物贱效宏,故此推荐。

生麦芽性平,能疏肝,可以说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之品。也正因如此,古今诸多医家都擅用麦芽。生麦芽疏肝之用,任何人均可。

对于生麦芽的疏肝解郁功效,中国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

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气化之本在肾,气化之上达由肝,故肝为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

故凡遇"肝郁"的患者,张氏喜欢用生麦芽,而不用柴胡。

妙处在于:虽然他认为"升肝之药,柴胡最效",但对于许多患者,多表现为"肝郁不升,胃气不降",对此情况,是"取生麦芽升肝,但不妨碍胃气之下降";

柴胡虽然能升肝,但同时也使胃气上逆;目的之二是"取生麦芽之萌芽生发之性,与肝木升发,具有同气相求的作用,使肝气郁结宣通";

用生麦芽的目的之三是"取生麦芽之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之功效,在解肝郁的同时不忘顾护"中焦脾胃",顾护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泉。

麦芽是一种中药的名称,是由麦子加工后,将麦粒泡水,在保持适当的温度下,过段时间麦粒就会长出幼芽出来,最后拿去晒干后进行用药。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可见麦是人于肝经的。"

《本草求原》载:"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麦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

诚如张文甫先生所说,"凡植物之芽,与甲乙象形,芽之初生如甲,芽之成形如乙,甲胆乙肝,与春日生发之气相同。"

故凡芽者,皆可疏肝理气,如生麦芽、生谷芽、稻芽等。

肝的生理功能体现在肝气的活动上,也就是肝主疏泄的功能上。

肝气是最怕郁的,肝气一郁肝就会有问题,甚至还会连累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导致脾大,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正因为肝木与脾土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除了养肝外,也要注重对脾胃的调养。另外,肝病的病情发展状况,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消化功能状况来感知。

生麦芽既能健脾消食又能疏肝解郁,一药两用;炒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焦麦芽可健脾,有开胃进食、和中止泻的功效。 

生麦芽能疏肝,其性平,无寒热之偏,比较适合肝病患者长期调养之用。

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见病变部位出现痞、满、闷、胀、下坠、疼痛,以及口苦、纳差、情绪郁闷等自觉症状,舌苔白而不缺津者,均是生麦芽的适应证,不必犹豫。一般用量为10~30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阳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生麦芽比柴胡也便宜得多

    2025-02-10 09:53 评论数 1 0
    1. 赵阳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邓先勇

      是的,柴胡太贵了,跟柴胡有关的经方还那么多

      2025-02-12 03:45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腰痛→温肾阳、强筋骨方 韦毓安

    三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体质较弱或肾阳不足引起的。仅温补肾阳是不够的,因为阴阳是相互制约的,阴阳互相依存。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阴阳两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和腰腿冰凉等症状。

  • 阳气不足之肥胖 韦毓安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脾土是至阴的,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 脂肪肝,降脂减肥方。 韦毓安

    总的来说,降脂减肥汤是一个益气健脾,利湿化浊的经典方子,并且经过了大量的临床验证,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脂肪肝、高血脂,辩证为气虚痰湿证者可谓效如桴鼓。

  •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治亚硝酸盐中毒 李文选

    因救火,吸入亚硝酸盐类气体中毒,住某医院特护病房抢救。舌苔黄白而厚,脉来弦滑治法:辨为肝之气机疏泄不利,痰火交郁于上、中二焦。在中西医配合治疗下,此人终于转危为安。#刘渡舟医案#中醫不是慢郎中#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小陷胸汤#小柴胡汤#

  • 关于伤寒论太阳病及太阳病变条文梳理 李格铬

  • 一个善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方 韦毓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中医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将其分为六型。出自清代《类证治裁》的薏苡仁汤正有此种本事,是治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良方。

  • 牙痛第一神方 韦毓安

    所以清胃散,不仅用于治疗牙周炎,胃火牙痛,一切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三叉神经痛,只要是胃火上攻,皆可用之。

  • 运气方总结(1) 曹雪盼

    静顺汤治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方解按《内经》运气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终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温。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所谓平其上者,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也。

  • 药性赋2 曹雪盼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详论药性,平和惟在。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 伤于外感须气畅中通 王永利

    周流之始,左旋于肝,又转于胆。阳明之燥,气流不畅郁而化之,虽燥不敌太阴之寒,阳明之气阖而为用,通降为顺。总而为言,太阳当升,少阳以和,阳明须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