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验案

2023.08.08 1043阅读 评论数 17 38

蓝某某,男,45岁,患高血压8年于2019年9月22日就诊,平时服用氨氯地平(络活喜)5mg,每日1次治疗,血压平稳,2年前始伴勃起功能障碍,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腰酸、膝软、乏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胁肋不适,舌淡红尖红,苔薄黄中部略腻,脉弦滑。证属肝肾亏虚,肝阳亢盛,夹痰湿瘀血,自拟钩藤决明汤治疗。处方:钩藤(后下)15g,生决明(先煎)20g,龟板(先煎)10g,生铁落(先煎)20g,杭菊花10g,牛膝10g,石斛10g,远志10g,夜交藤12g,忍冬藤12 g,竹茹10g,滑石12g,肉苁蓉12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温服。
2019年9月30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腰酸、膝软减轻,守上方7剂。
2019年10月8日三诊,服上方后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腰酸、膝软明显减轻,守上方7剂。
2019年10月16日四诊,服上方后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基本消除,守上方7剂。
2019年10月24日五诊,服上方后阴茎能勃起,并能行房事,守上方7剂。
2019年10月24日六诊,服上方后阴茎勃起正常,并能正常行房事,继守上方30剂,性功能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高血压是慢性心血管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常需长期使用降压药物,而这类降压西药如某些利尿剂可引起脂类代谢、糖代谢及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对肝肾尤其是性功能损害较大,高血压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这可能与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进入阴茎中的血液减少有关,本病属中医学眩晕,阳萎等范畴,中医认为久病则气血阴液皆亏,肝肾耗损,五脏不和,气血逆乱,痰瘀内阻,则变证百出。根据高血压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证候表现,多属本虚标实证,以肝肾亏虚为本,各种邪实如肝阳、肝风、痰湿、瘀血为标,治疗当标本兼顾,从肝肾入手,以调补肝肾,调和阴阳,祛痰活血为法。自拟钩藤决明汤方中钩藤、石决明、生铁落平肝潜阳,镇惊熄风;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养血补心;石斛滋阴清热;忍冬藤、杭菊花疏风通络、平肝明目;夜交藤、远志宁心安神、祛痰益智;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滑石利尿;竹茹清热化痰;肉苁蓉填精壮阳;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治上顾下,阴阳气血并调,共奏清肝滋阴,调和阴阳,兼清化湿热之功效,有学者研究证实竹茹、滑石、泽泻等化湿利湿药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通过利尿而降压;石斛、龟板、肉苁蓉等滋补肝肾药配伍生牛膝等活血通络药,对血液循环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改善性功能作用,从而对高血压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显著治疗效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月经先期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1月05日邓某,女,51岁,初诊。主诉:月经提前5天两年。月经先期病因分气虚与血热两大类。四诊合参,此为肾气不固,封藏失司,冲任不固,故而月经提前。现睡眠好转,本月月经先期3天,量变少。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浅谈中医止咳第一方止嗽散 王飞

    浅谈中医止咳第一方止嗽散止嗽散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之手,本方是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七味药物组成,载于《医学心悟》。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 自汗,眩晕,腰痛案 张宝华

    李某,女,68岁。汗出,体倦乏力多年,伴有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胀。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 鼻炎1 郑强

    2023年9月18初诊:王某某,男,36岁。来诊时诉,平素鼻塞流涕五年余,每遇季节交替,冷空气及灰尘花粉刺激时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加重。黏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多,鼻甲肥大,黏膜肿胀,镜下呈黯红色,但黏膜下组织微见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