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胃治胃立竿见影

2023.04.26 846阅读 评论数 5 13
           尺胃治胃立竿见影
   2023年4月3日,门诊来了一位姓王的中年男士,今年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半个城村,主要是胃脘胀痛,已经4天了,就诊时笔者询问此刻是否疼痛,得到肯定答复后,于是在尺胃这个穴位扎了一针,10分钟后胃痛明显减轻,留针45分钟。这是笔者第一次使用这个穴位,不料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但是有一点遗憾,就是取穴时姿势不太恰当,应该是仰掌取穴,而当时笔者是立掌取穴,所以一不小心就扎到桡骨上了,但是瑕不掩瑜啊!以后应该注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很快机会又来了,2023年4月19日门诊来了一位姓杨的老年女士,主要是胃部不舒服,既不痛也不胀,而且难以描述,大概相当于《伤寒论》中的“心下痞”,不是痞块的“痞”,而是“痞满”的“痞”,用《伤寒论》第149条的话语说就是“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有了上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次就故技重施吧!仰掌取穴,10分钟后询问患者,胃中不适感已悄然消失,患者惊叹不已,誉为神仙手法,笔者笑而不语,心里想此乃高树中先生之功也!
   尺胃,这个穴位是高树中先生发现并命名的,在右手太阴肺经上,尺泽和太渊连线的中点,即孔最下1寸处,或者在附近以阳性反应点为穴位,这个阳性反应点可以是压痛明显点,如本文中的杨女士;也可以是皮下条索类的异常反应点,如本文中的王先生。
   这个穴位在手太阴肺经上,《灵枢》记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故可治胃病;根据表里经相通和同名经相通的理论可知此穴位也可治胃病,胃属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通,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是一对表里经,此其一也;其二是,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相通,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是一对表里经,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有可以治疗胃病的依据;另外此穴位颇有点全息的味道,若将前臂腕横纹和肘横纹之间的区域看作一个袖珍的小人,腕横纹对应头,肘横纹对应足,那么腕横纹和肘横纹连线的中点就对应头和足连线的中点,根据张颖清第二掌骨侧疗法定位的标准,头和足连线的中点对应胃穴,故太渊和尺泽连线的中点对应胃,颇有点以中治中的味道,而且还是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胃在解剖上位置大部分偏左,故胃病当选择右侧太渊与尺泽连线的中点,这个穴位高树中先生命名为尺胃。笔者验之临床,颇有佳效,可知高氏所言不虚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谁说良药要苦口 谢江强

    汉方慢养新主张谁说良药要苦口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膏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内经》就对它有所记载。

  • 从肝的疏泄说失眠 罗沿印

    阴阳相交,肝的疏泄作用至关重要,肝气郁结不舒,导致气机升降逆乱、阳不入阴,从而出现阴阳不交而失眠。所以,肝的疏泄不节是导致心肾不交型不寐的重要原因,其中肝血不足为本,心肾水火不济为标,本与标互相影响。故从肝之疏泄入手治以滋阴潜阳,养血疏肝而取效。

  • 纯中医治疗硬皮病9月11日更新 段昌海

    脾胃虚寒吴茱萸10g生姜3片姜半夏20g大枣6个党参15g旋覆花15g代赭石5g干姜10g茯苓15g炙甘草10g5剂,1日1剂。至8月21日由其姐带来治疗,刻下症,神疲乏力,呃逆不断,烦躁,看诊时只喜趴在诊疗桌上。但在医院没治好,后经中医治疗,一剂止咳。

  • 大承气汤治大便5日未解案 宗琪

    按语:患者多日未大便,脉大有力,腹部胀满不适,考虑病在阳明,符合“痞满燥实”的大承气汤证,故如法急煎速服,患者得以好转。

  • 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以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为主的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风湿性关节炎虽反复发作,但炎症消退后不会出现关节变形等后遗症。不典型的病人可仅出现关节疼痛而无其他明显炎症表现。

  • 不寐:补中益气加百合紫苏半夏夏枯草 于长振

    拟补中益气汤合酸枣仁、龙眼肉之类当可。故改为补中益气汤加百合紫苏,师法用之,犹恐效不足,选半夏枯草,亦是引阳入阴。发为血余,肾主生精,拟滋补肝肾精血,补中益气汤加二至丸、肾四味。前述有患者服补中益气汤后也有类似情况。阴汗非尽阴虚,阳药亦可用,此案可见一端。

  • “木郁达之”疗47年消化不良 刘杰

    2023年2月底,男,65岁。大便不成形47年。工作繁忙,睡眠晚,吸烟,但不喝酒。这两年睡眠不好,断续服了2年安定。2022年行“胆结石切除术”,5月体检“肺结节”。效不更方,继服6剂巩固。

  • 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李超鹏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的"胃腕痛""痞满""胃痞"范畴,其发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浅析《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 胡松岩

    六味地黄丸出于宋朝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去附子、桂枝,易干地黄为熟地黄而成。金匮肾气丸就是在大剂量滋阴的药物基上加了一点点附子和桂枝。同时临床上有些病友,确实服用过挺久的六味地黄丸来滋补肾阴。

  • 慢性咳嗽病例 缴秀珍

    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肺结节,现咳嗽,咳痰,遇冷风加重,频繁咳嗽,容易犯困,精神疲倦;易烦躁,易焦虑;无梦;体表正常;出汗正常;无手脚心/稍微活动/吃热/晚上睡觉就出汗等表现;出汗后的表现正常;没有头晕、耳鸣等症状;嘴巴感觉正常;胸口有憋闷感,感到心慌;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