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三季人与中医爱好者

2022.04.03 927阅读 评论数 0 0
人的思维,随着学习或者阅历会越来越广。但是也有许多人,虽然可能其他方面很合格,但是某些方面却是弱手。没有见过长江黄河,就会以为门头沟天下最宽。一个同行说,从事中医的什么人都有。我们可以善意的理解为百家争鸣,但是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中医更明显罢了。部分爱好者就是一类。

  有一次听刘老师讲课,大概意思是说,在马路上随便拉一个人,然后问“这是什么体质的人?”,如果对方没有相关的知识,都不知道怎么搭腔,肯定回答不出来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等等。一定要先有框架概念和储备,你才可能问出个所以然。不然都无法下嘴。很多事情也如此,讲的都对,但是不全,很多东西是缺少了背景条件的。看着都对,但是经不起多问几个为什么。
 
  最常见的一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你是学中医的,你是什么派?
  我是阴虚体质,怎么吃药?
  我肾虚,要吃什么补药?
  黄花菜可以抗癌,怎么吃?
  怎么学习中医?
……
 
  这些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先不说你说的对不对,还要考虑里面的具体分类,比如肾虚就有肾阴虚肾阳虚等等。如果没有一些背景知识,每个人回答的角度完全可以不同。如果说详细,那么可以说很久。如果简单扼要,就要补充前提条件。所以有时候就让人无从说起。

三季人的故事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子贡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子贡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很长时间也不停。
  最后两人打赌说,如果孔子说是三季,那么子贡就要向来人磕三个头,如果孔子说是四季,来人就要像子贡磕四个头。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子贡,这位先生说的对,他的一年只有三季!你下跪磕头吧!”
  子贡正待争辩,却听孔子喝道:“子贡,还不跪下!”
  师命难违!满腹委屈的子贡,噙着溢满眼眶的泪水,不服气地跪倒在地,向着那位“三季人”磕了三个响头!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故事有点长,但是很有意思。下面是古文: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偏性

  学中医治病,有时候就是纠偏。人体偏离了正常的状态,就采用药物、导引、针灸等等,来纠偏。大偏则大纠,小偏则小纠。急的就猛药,缓的则丸药徐图。
 
  我们学中医本身也是纠偏。读经典,不同的年岁和临床经验,所得不同。正如每个中医成长的经历,从偏激到包容。我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说:“不是所有人都是向你这么看病的。”是的,你这样看病可以看好,别人那样看病也可以看好。
 
  经典读的好,可以让自己不偏。学读中医,最重要是能够做到不偏。
 
  人的思想认识,有四个层次:
 
1,不知道不知道;
2,知道不知道;
3,知道知道;
4,不知道知道;
 
  人就怕“不知道不知道”,就像姚梅龄老师举的一个例子,“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啊”。我不知道的东西就不存在或者不对啊。够简单除暴。前段时间,看到某兔子公号,记录一个家长用石膏的组方刚好治疗好了自己孩子的疾病,就以为这样的疾病都是这样治。就属于“不知道不知道”了,说他盲人摸象还有点抬高了。

总结

  疾病是复杂的,可以有阶段性的处理方法,但是使用“凡是……就是……”,那表示你偏了。满话谁都可以说,尤其当你不临床的时候,纸上谈医的时候,但是你临床了,每天都被打脸,打多了,就谦虚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甲状腺结节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甲状腺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广泛见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痰气凝滞日久,使血液的运行亦受到障碍而产生血行瘀滞,则可致瘿肿乃至结节。

  • 神经性耳鸣 潘洪波

    神经性耳鸣的医案。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心肝火旺”引起的耳鸣。李女士连服三副药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大约十天后耳鸣基本消失。总之,现代人的神经性耳鸣,很多都是和压力过大,心里烦躁有关。大家如果遇到神经性耳鸣的情况,不妨试试。

  •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 谢江强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尽管服用膏方的对象不同,又有体质、病情的差别,但膏方的总体要求是以平和为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切合个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继续服用膏方不仅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之症经久难愈。因此只有当新病痊愈,才能继续服用膏方。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更年期女性的静心小食 谢江强

    让四季留下花样年华:更年期女性的静心小食更年期是现代社会连孩子都知晓的一个名词,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女性也会出现绝经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更年期妇女尚有月事,依然有怀孕的可能,故本节所列举方子的用药禁忌,依然是孕妇慎用,月经期停用。

  • 夜之殇 陈鹏

    夜之殇文/陈鹏医生夜幕的降临那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忧伤有一团光影在头顶盘旋然后飞快冲出我的窗是我走失的灵魂窗外有一只猫在凄厉的嚎叫楼上的妇人叫的更凄凉我很担心她的床有一个小孩头顶高粱杆飞快地穿越坟地前面的猫头鹰在怪笑后面还跟着一头饥饿的狼大雪已经淹没了膝盖诺大

  • 爱。。 陈鹏

    爱文/陈鹏有的时候会爱上一个动作有的时候会爱上一个背影有的时候会爱上一段文字有的时候你站在我面前不讲话我也会爱上你有的时候要知道爱屋及乌有的时候要知道自私的爱比不上爱众生有的时候要知道克制比爱更好所以无所谓好坏问心无愧最好无所谓对错至少不和别人添麻烦我羡慕

  • 林氏祖传中医:声音嘶哑、嗓子干,也可以这样治 林文强

    林氏祖传中医:声音嘶哑、嗓子干,也可以这样治2023-11-12115:46声音嘶哑、嗓子干,甚则不能发出声音,中医学之为“失音”。香砂温中汤为林氏祖传中医临床常用方,有健脾疏肝之效,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

  • 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中医治疗 崔乐

    作为骨科常用治疗方法,非甾体抗炎药加活血止痛药物为标配,并且配合活血止痛膏药进行外敷治疗。同时对于水肿比较严重的,前期可以配合局部贴敷消炎软膏并加服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