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2024.03.09 29阅读 评论数 0 0
诊查所见:
其形体消瘦,面色皚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涩,左少腹有轻度压痛;便检潜血阳性,钡剂灌肠x线透视呈炎症改变。诊断为大瘕泻,治用解毒止痢、健脾固肠、补气养血之法。
用六仙汤原方:
椿根白皮25g、金银花50g、焦山楂40g、茯苓25g、红糖50g、白糖50g,日服1剂,水煎服。
患者服2剂即效,连服12剂痊愈。随访多年,未曾复发。
此后余每逢该证,即投此方调治,无不获效。
方中药味分析:
1、 椿根白皮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均可采,干皮可从树上剥下,鲜用或晒干;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捶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以免发霉发黑,亦可鲜用。
苦;涩;微寒
【归经】大肠;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或研末调敷。
2、金银花
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3、焦山楂
"酸甘,微温。"
【归经】入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4、茯苓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方煎服法:
先将方中前四味药水煎剩1碗(约200ml) ,再煎剩1碗,二次药液混合一起,再兑入红糖、白糖,加热溶化,早晚空腹温服,切忌生冷、辛辣、油腻。
对偏寒者加肉豆蔻、炮姜;
肉豆蔻
辛,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偏湿热者加黄柏、苦参;
黄柏
苦,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便血多于脓者加当归;
脓多于血而里急后重者加大黄;
腹痛较重、左少腹有包块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赤芍;
兼有胁胀肠鸣、腹痛即泻、便质稀薄而有白色黏液者,酌加防风、白芍、白术、陈皮;
兼有五更泻、消瘦乏力者,酌加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炮姜、大枣。
主症治愈,但体弱乏力,面白气短,食少纳呆,精神不振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汤)等,以调养善后。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一个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疗胃方 王晨阳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所以半夏是一个通降胃气的药,因为胃以降为用。所有药配合使热清湿去,恢复胃的通降功能。前段时间甲流后有个患者反复发热,用药不烧后开始胃不舒服,并伴头晕恶心,想吐。患者服用两剂后发来消息说病已明显好转。

  • 葛根汤 张宝华

    此外,葛根汤还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缓解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 半夏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功效与主治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注意事项使用半夏泻心汤时需注意,如果患者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时不宜使用。总结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对消化道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 过敏性鼻炎多年不愈,中药治疗效果佳 宗琪

    患者:杨某性别:女年龄:32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17日主诉:过敏性鼻炎多年,伴鼻痒,眼痒,鼻中干燥带血,流清涕,打喷嚏。

  • 芍药甘草汤 李华歆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 麻黄附子甘草汤 李华歆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麻黄附子甘草汤”的组成!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季秋飘绪 张宝华

    即杨树,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故树得名为“杨”。据其象性当为阳,然其考杨树之药用价值,树为白杨,用其皮,白杨树皮别名—白杨皮、山杨皮,味苦,性寒。其发在季春,其落在季秋,异于阳之早发早落。《周礼·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足见其有吉兆之义。

  • 甲流反复高热医案 韦秋凤

    《圣济总录》石膏人参解肌汤治疗甲流反复高热医案黄某,男,3岁。2023年4月13日,发热39°C+,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甲流病毒阳性,予布洛芬退热、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等治疗。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又易反复。2023.4月18日,诉4月17日早上体温已降至正常,

  • 秋分寄语 张宝华

    阴阳事事均,万般荣平平;天来好个秋,金燥寰宇明。

  • 水饮也可致失眠案。 李高勤

    根据仅有证据,这个失眠原因也就考虑水饮上冲导致的了。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