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腋臭临床应用体会
诊断为腋臭,证属肝郁气滞。同时,中医外治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总之,中医治疗腋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但中医治疗腋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西医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小便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甘草
参苓白术散
党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白扁豆
薏苡仁
砂仁
桔梗
逍遥散
白芍
薄荷
生姜
解毒
黄柏
苦参
蛇床子
地肤子
2025.01.09
崔国宁
常用药物的选择
应用含有此类药物的贴敷制剂时需密切观察使用者的皮肤情况,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去除药物的时间。现代透皮剂透皮剂是近年来在外用制剂特别是外用膏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成分,可起到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
2025.01.04
谢江强
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外用方剂组成的药物数量根据病情、剂型的需要,既有单味药物使用,也有三五味、十余味的组成,更有膏药制作使用的七八十味的大方。同时根据用药剂型的不同,注意赋形剂与其他药物的配合,促使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
2024.12.27
谢江强
中药的配伍宜忌
中药的配伍宜忌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历代医家将中药材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称为“七情”。相须将药性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可增强疗效。中药用药之忌目前,中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2024.01.10
谢江强
中药用药之忌
中药用药之忌目前,中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为“十八反”和“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物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除了要中断妊娠或引产外,禁用或须慎用的药物。根据临床实践,将妊娠禁忌药物分为禁用药和慎用药两大类。
2023.08.23
谢江强
酒渣鼻
注意事项:患者要注意纠正酒渣鼻的诱发因素,避免饮酒,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消化良好,保持大便通畅,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应积极加以治疗,去除慢性病灶
酒糟
黄豆
通窍活血汤
赤芍
川芎
桃仁
大枣
葱白
生姜
麝香
白芷
十全大补汤
大补丸
解毒
赤茯苓
地黄
当归
黄芩
红花
陈皮
凉血汤
石膏
牡丹皮
栀子
连翘
菊花
夏枯草
枇杷叶
桑白皮
柴胡
2022.06.06
潘洪波
痤疮,俗称粉刺,或青春痘
痤疮,俗称粉刺,或青春刺,或青春疙瘩,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痤疮病程缓慢,一般在青春发育期过后可自愈。祖国医学认为痤疮系肺热熏蒸,血热瘀滞肌肤,或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犯皮肤所致。
2022.05.16
潘洪波
徐木兰祖传秘方
徐氏祖传中医药方低血压头晕低血压头晕,舌质淡白:鹿角片1公斤、老酒5公斤,泡半月多。女人脸部蝴蝶斑柴胡、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泽兰、香附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葱白3寸。
2021.12.21
潘洪波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三、清热药清热药,性偏寒凉,味多苦甘,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能直折实火,有的药还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发热性疾病、疮痈肿毒及内热炽盛之里热证。
2021.10.29
潘洪波
皮肤科疾病常用的中药外治法
皮肤科疾病常用的中药外治法,包括疱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脱发、疣、癣等皮肤科疾病的中药外治方法。荨麻疹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荨麻
银屑
荷花瓣
生蒲黄
黄连
冰片
麻油
蒲黄
柿子
雄黄
明矾
芝麻杆
芝麻
地肤子
青蒿
苦参
马齿苋
鲜皮
金银花
菊花
腊梅花
月季花
白芷
丹参
大黄
野菊花
苍耳子
不留行
苍耳子
硫黄
2021.10.06
潘洪波
从古至今,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大全
中医治疗痔疮有着独特的疗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外敷法三种。针对不同病情的痔疮患者,用药各有不同。此款红薯粥适宜长期习惯性便秘引起的痔疮患者。可治患痔疮时间短且无肛瘘的患者。此法适用于治疗痔疮肿痛偏于湿热蕴结型的患者。
2021.09.30
潘洪波
中医治疗静脉炎方法与经验 新站人民医院潘洪波
中医治疗静脉炎方法与经验1.芦荟把新鲜芦荟叶片剖开,沿静脉走向将叶内面外敷在静脉穿刺点上方2cm处,4~5h后去除,1~2次/d。中医治疗静脉炎方法与经验提醒:马铃薯切片后须马上使用,否则影响效果。可作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规方法。
2021.09.08
潘洪波
《本草纲目》中的鼻腔用药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本草纲目》中的鼻腔用药二、灌、注、滴将药物制成药液,或取其汁,点滴或灌注于鼻腔内,以治疗鼻腔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应用也非常广泛。《本草纲目》中的鼻腔用药方法,为后世中医外治法特别是鼻腔用药法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2021.08.05
潘洪波
论汗的辨证及处方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本文详述单玉堂老中医论治汗的辨证及处方,见微知著,从“汗”得以窥见中医整体辨证的诊疗之道。论汗的辨证及处方8、自汗指不因天热衣厚体力劳动而频频汗出之谓。
犀角地黄汤
抵挡汤
小便
桃核承气汤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汤
调胃承气汤
保和丸
黄连
柴胡桂姜汤
黄芪汤
调卫汤
小半夏汤
茯苓
葛花解酲汤
丹参
当归
茯神
生地黄
黄芪
葛根
枳椇子
天王补心丹
生脉散
桂枝甘草汤
小柴胡汤
逍遥散
牡蛎
黄丹
枯矾
2021.07.26
潘洪波
相关医院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