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一)
一百一十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一般说太阳病在一两天的时候并不传,那么这条“二日反躁”,这个躁,就是胃不和则躁,烦躁,那么这说明什么呢?
2025.05.13
张宝华
热熨技术的适应证
(二)热熨技术的禁忌证①热熨施术局部皮肤有大面积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⑥肢体感觉障碍者慎用热熨法,如果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以免烫伤。
2025.01.21
谢江强
热熨技术
热熨技术一、热熨技术分类按中药热熨操作方法分类,可分为中药干热熨法和中药湿热熨法。中药干热熨法是使用热水袋熨于中药袋上,或将炒热的固体如盐、米、沙子、花椒、小茴香趁热放入布袋中在体表等进行热熨。
2025.01.19
谢江强
热熨技术发展史
热熨技术发展史中药热熨技术是指根据所患疾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药证相符的中药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后,以布包后趁热熨体表或腧穴,或将药物粗末、泥糊、药饼、药膏直接放置患处或腧穴,然后用器具在药上加热,使药物透达治疗内病的一种方法。
熨法
蜀椒
干姜
肘后备急方
大豆
柳根
商陆
苏沈良方
葱熨
卫生宝鉴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肉桂
白术
良姜
麻黄
天麻
川乌
葛根
吴茱萸
乳香
全蝎
当归
生姜
炒盐
朱丹
丹溪心法
本草纲目
2025.01.17
谢江强
脐疗技术发展史
脐疗技术是指药物在脐部进行敷贴,或(和)配合热熨、艾灸等技术,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唐代脐疗技术迅速发展,制方遣药更为规范,治疗疾病的种类也不断扩大。发展至今,脐疗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敷药
针灸甲乙经
肘后备急方
备急千金要方
灶中黄土
孙真人海上方
小便
莴苣
麝香
芦荟
白豆
皂荚
蛇蜕
粉霜
蝙蝠
朱砂
小豆
明月砂
卫生宝鉴
葱白
生姜
淡豆豉
白盐
本草纲目
敷脐方
田螺
车前
猪苓
地龙
葱涎
2025.01.10
谢江强
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外用方剂组成的药物数量根据病情、剂型的需要,既有单味药物使用,也有三五味、十余味的组成,更有膏药制作使用的七八十味的大方。同时根据用药剂型的不同,注意赋形剂与其他药物的配合,促使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
2024.12.27
谢江强
中医外治法的特点
相较于内治法由胃肠道给药的单一途径,中医外治法可根据疾病的病变部位和症状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相较于内治所用方剂,外治用药制方时有兵多将广,不避“反”和“畏”的特点。
2024.12.21
谢江强
《黄帝内经》十三方9寒痹熨法-治寒痹之内病外治法
寒痹熨法创内病外治之法。《灵枢寿天刚柔》中的寒痹熨法,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人,至于病所,正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目的。
2024.06.23
张训景
从古至今,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大全
中医治疗痔疮有着独特的疗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外敷法三种。针对不同病情的痔疮患者,用药各有不同。此款红薯粥适宜长期习惯性便秘引起的痔疮患者。可治患痔疮时间短且无肛瘘的患者。此法适用于治疗痔疮肿痛偏于湿热蕴结型的患者。
2021.09.30
潘洪波
中国治疗腰腿痛的进展
综上所述,此期治疗腰背痛所用外治法为其显著特点,内服药疗法则很少。徐氏认为此法用以治疗老年腰背痛,其效更妙。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医疗保健事业的进步对颈肩腰腿疼痛的认识与重视,以中医特色疗法内病外治、内外兼治,科学防治,在继承中国传统医学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2021.09.27
杨家强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