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技术发展史
脐疗技术是指药物在脐部进行敷贴,或(和)配合热熨、艾灸等技术,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唐代脐疗技术迅速发展,制方遣药更为规范,治疗疾病的种类也不断扩大。发展至今,脐疗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法之一。
敷药
针灸甲乙经
肘后备急方
备急千金要方
灶中黄土
孙真人海上方
小便
莴苣
麝香
芦荟
白豆
皂荚
蛇蜕
粉霜
蝙蝠
朱砂
小豆
明月砂
卫生宝鉴
葱白
生姜
淡豆豉
白盐
本草纲目
敷脐方
田螺
车前
猪苓
地龙
葱涎
2025.01.10
谢江强
皂荚丸
——《心经》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皂荚丸!可与“皂荚丸”!皂荚丸皂荚八两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取三丸,日三夜一服。该方仅有一味“皂荚”组成,其功专去痰除垢,用大枣和膏作丸以缓解其辛烈药性!
2024.01.23
李华歆
茵陈蒿汤
——爱因斯坦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茵陈蒿汤!小便不利与腹满均是水湿停留的表现,身黄鲜明为热重,可与“茵陈蒿汤”治之!金匮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2024.01.17
李华歆
千金方
——格里美尔斯豪森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金匮要略》中附方——千金方类!该类方虽然冠名以千金方,可能并不是出自仲景之手,但是因为其大部分是在仲景经方基础上作以加减,拓展了经方治疗适应症范围,临床上行之有效,所以也可以看作是经方的一部分,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2023.11.05
李华歆
痛症方
后随访数年,三叉神经痛未复发。患者头痛近10天,服止痛片和酒精封闭及服中药数剂无效。除原疼痛部位发痒外,余症全部消失,仿上再进3剂。治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法,自拟“痛证方”加味。
丹参
当归
芍药
川芎
乳香
没药
甘草
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
中参
活络效灵丹
甘草汤
灵丹
制川乌
制草乌
桂枝
附片
麻黄
干姜
细辛
金银花
姜黄
地龙
虎杖
黄柏
秦艽
石膏
黄芪
党参
鹿角
2023.03.26
潘洪波
药物配伍
常用中药配伍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贪血及产后无乳。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2022.08.15
潘洪波
慢阻肺(肺胀)一例。
多次住院检查治疗。查体,肺气肿桶状胸,两肺呼吸音减弱,两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和少量哮鸣音。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呼吸衰竭2型。中医诊断为肺胀,咳喘。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宿痰阻肺,内闭外脱之危象。另外继续服用黑锡丹。
2022.06.21
袁振兴
中药煎服法问题,我尽量专业点
我也是近来反思,一方面是目前中医煎服法的问题,一方面是剂量的问题。(二)中药煎法问题,代煎药的具体操作,都是药房后台操作,以致说实话个人了解也不多。目前来看,大部分医院的药袋包装上,是指导病人煎药两遍。(三)关于药物先煎后下的问题,也是在伤寒论里提出来的。
天麻钩藤汤
补中益气汤
黄芪补血汤
止嗽散
五苓散
柴胡
茯苓
白术
白芍
芦荟
寒水石
金果榄
甘中黄
当归
山栀
川黄连
黄柏
黄芩
生大黄
知母
佩兰
天花粉
元参
山豆根
五味
虎骨
伤寒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
麻黄汤
麻黄
2022.06.21
于长振
合方治痘痘案。诸症愈
太阴病夹瘀血理中汤半夏厚朴汤合五苓散泡姜6党参15炒白术30苍术15甘草6法半夏15厚朴15茯苓30桂枝12桃仁12赤芍15牡丹皮15皂角刺12皂荚12白芷125剂。服药后,痘痘减轻,有轻微腹泻。服药后,饮食睡眠好,痘痘持续减少。服药后,痘痘全部消失,只留
小便
理中汤
半夏厚朴汤
五苓散
党参
炒白术
苍术
甘草
法半夏
厚朴
茯苓
桂枝
桃仁
赤芍
牡丹皮
皂角刺
皂荚
白芷
桂枝汤
三仁汤
炮姜
大枣
杏仁
豆蔻
薏苡仁
滑石
黄柏
砂仁
陈皮
半夏
2022.06.04
李高勤
儿童哮喘一例。
杨某某,男8岁。两年前因反复发作咳喘,后住院治疗,确诊为小儿哮喘。对症治疗后咳喘缓解。刻下,咳嗽,气喘,咳痰,晚上尤甚。血常规无明显异常。患儿咳喘明显好转,仍有咳嗽,咳痰,乏力,纳差,舌质淡红,苔腻,脉滑。守上方增生白术,继续巩固一个月。
2022.05.17
袁振兴
桔梗
但桔梗白散只用于寒湿型的肠梗阻,实热型、气血亏虚型禁用。验证于临床,大量脓血便,特别是伴有里急后重的,用桔梗甚于他药。而桔梗治疗脓血便之理在于"开通肺气,宣气解郁于大肠,散而上行"。
桔梗
医学心悟
止嗽散
小便
本草思辨录
伤寒论
桔梗汤
甘草
桔梗甘草汤
外台秘要
桔梗白散
巴豆
贝母
本草新编
白散
大黄
甘遂
千金苇茎汤
仙鹤草
丹溪心法
排脓散
排脓汤
白芍
葛根
神农本草经
薏苡仁
茜草
芦根
桃仁
苍耳子
2022.05.09
刘剑锋
女性痘痘美白案
女性痘痘美白案原创作者:李高勤医生2021-09-17某,女,30岁,定西人。主诉:脸部长痘痘4年。
小便
辣椒
理中汤
半夏厚朴汤
五苓散
党参
炒白术
苍术
甘草
法半夏
厚朴
茯苓
桂枝
桃仁
赤芍
牡丹皮
皂角刺
皂荚
白芷
羊肉
黄皮
桂枝汤
三仁汤
炮姜
大枣
杏仁
豆蔻
薏苡仁
滑石
黄柏
2022.05.01
李高勤
“痛”的良方
全方共奏治疗“诸痛证”之功效,临床根据患者病因痛位、痛态及西医诊断病名之异,随证加味治疗,无不收效。患者头痛反复发作数年,近10天加剧,经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止痛片和酒精封闭,效果不佳。
丹参
当归
芍药
川芎
乳香
没药
甘草
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
中参
活络效灵丹
甘草汤
灵丹
制川乌
制草乌
桂枝
附片
麻黄
干姜
细辛
金银花
姜黄
地龙
虎杖
黄柏
秦艽
石膏
黄芪
党参
鹿角
2022.03.09
李超鹏
镇痛四味药
痛证临床多见,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中。疼痛,可见于全身各个部位,其性质也各有不同,治疗时必须将疼痛的部位、性质等考虑在内,选择合适的药物。临床运用该方时,再依据西医所诊“病”之异,以及患者具体的病因、痛位、痛态加味治疗,无不获效。
2022.03.06
潘洪波
医圣张仲景一生爱用84味药
纵观仲景用药,往往是既合证切病,药味上又精粹到不能再少。药有千种,而仲景所常用之药,总计下来只有区区84味。
十枣汤
麻黄汤
大青龙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抵当汤
大陷胸汤
大黄蛰虫丸
麻黄
赤小豆汤
大黄附子汤
桃核承气汤
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升麻汤
大发汗
小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五味子
酸枣仁
山茱萸
2022.01.03
潘洪波
肺系疾病诊疗学术思想荟萃
肺系疾病诊疗学术思想荟萃洪教授认为:气阳虚弱不仅包括肺的气阳虚和卫的气阳虚,还包括宗气的不足。
黄芪
防风
炒白术
桂枝
白芍
红枣
生姜
炙甘草
仙茅
淫羊藿
补骨脂
葫芦巴
山药
胡颓子叶
牡荆子
麻黄
细辛
法半夏
紫菀
款冬花
矮地茶
天浆壳
苓桂术甘汤
五积散
解毒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芪附汤
小青龙汤
温肺散
2021.11.20
潘洪波
疰夏如何调治?注意四个原则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故调治脾胃是治疗疰夏基本治则,但脾胃应分而治之。尤其老年及小儿患疰夏者,宜用清暑益气汤进行调治。注意四个原则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时病论
温病条辨
杂病源流犀烛
芳香
藿香
佩兰
薏苡仁
鸡内金
陈皮
甘草
小便
川连
石膏
淡竹叶
山栀
芦根
石斛
北沙参
麦冬
玄参
山药
炙黄芪
白茅根
阴药
沙参
赤小豆
绿豆
生津
清暑益气汤
木耳
2021.07.27
潘洪波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李士懋认为,痰证的典型脉象是滑脉。但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脾肺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从瘀论治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不仅符合中医痰邪的特点,亦符合瘀血的特点。辨证思路李士懋认为,瘀血证无定脉。
朱丹
血通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二陈汤
越鞠丸
保和丸
六郁汤
温胆汤
礞石滚痰丸
四物汤
一贯煎
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茵陈蒿汤
龙胆泻肝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天王补心丹
炙甘草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真武汤
栀子豉汤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清营汤
清宫汤
养阴清肺汤
百合固金汤
2021.06.22
杏林小书童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