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呕逆宜从三焦治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对呕吐的释名,前人有两说:一说认为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另一说认为呕以声响名,吐以吐物言,有声无物曰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有物曰呕吐。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无细分的必要,故近世多并称为呕吐。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
呃逆、呕吐虽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均为胃气上逆,故临证多从中焦脾胃进行论治。然而,纵观历代医家所论,对此两种病的辨治并不局限于此,如王孟英治疗呕吐呃逆,从肺治胃,旨在调整气化枢机,使升降恒常,胃气自和;吴鞠通用上焦宣痹汤治疗“太阴温病,气分痹郁而哕”等,均是跳出了传统中对呕吐、呃逆治在中焦脾胃的治疗思路。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学者张皞珺更是提出了“呃逆、呕吐从三焦辨治”的这一颇具新意的论点,特介绍如下:
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辨证用药原则。这对呃逆、呕吐的治疗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以下分别进行论述:
一、治上焦如羽
呃逆、呕吐在上焦者,其病机重点在肺,其辨证要点既有胃气上逆的呃逆或呕吐,又有上焦不宣、肺气郁痹的胸闷不舒。治宜轻宣肺气,方如宣痹汤,药用枇杷叶、射干、郁金、通草、淡豆豉,辛开苦降,开宣肺痹,通调气机。可酌加姜半夏、沉香、木香、砂仁等燥湿行气。《温病条辨•上焦篇》说:“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二、治中焦如衡
呃逆、呕吐在中焦者,其病机重点在脾胃,治宜“以脾胃之体用各适其性,使阴阳两不相奸为要”(《医医病书·治内伤须辨明阴阳三焦论》)。
胃火上逆者,其辨证要点是呃逆或呕吐,口渴,便干,苔黄,脉数。治宜清降泄热,方如安胃饮,药用陈皮、山楂、麦芽、木通、泽泻、黄芩、石斛,清降胃火。胃火热甚,脉滑实者,加石膏。张景岳说:“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唯安胃饮为最妙。”
脾胃虚寒者,其辨证要点是呃逆或呕吐、大便溏薄、舌淡、脉弱,治宜温中散寒,方如附子理中汤,药用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龚廷贤《寿世保元》说:“有胃寒者,附子理中汤。”
痰浊阻胃者,其辨证要点是呃逆或呕吐、脘闷不欲食、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和胃,方如二陈汤,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酌加丁香、砂仁等。刘完素《加减灵秘十八方》说:“二陈汤治痰饮为患,呕吐恶心……呕逆加丁香、砂仁。”
阴虚胃热者,其辨证要点是呃逆或呕吐、口渴欲饮、舌红乏津、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和胃降逆,方如竹叶石膏汤,药用竹叶、石膏、麦冬、人参、半夏、粳米、炙甘草。《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三、治下焦如权
呃逆、呕吐在下焦者,其病机重点在肾,有阴虚、阳虚之不同。
(一)肾阴虚者,其辨证要点是呃逆或呕吐发于大病久病之后、形体消瘦、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方如大补阴丸,药用龟版、熟地、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邹时乘说:“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阴虚者……用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
(二)肾阳虚者,其辨证要点是呃逆或呕吐、形寒体倦、腰酸、舌淡、脉沉,治宜温补肾阳,方如八味丸,药用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呕吐哕》指出“若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者,补火为主,八味丸”。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返故里记 张宝华
时年甲辰,高堂企踵望孙久已,适逢假日,正是返乡归故佳期,达成欢于膝下,至孝于时下,人伦之乐老来之慰藉耳。适过乡邻门户,庭院深深,蓬蒿园尽,檐憩莫名草不知,井秀斑斑似凝泣,尔来不过旬年,斯面迎来如梦中,呜呼!及至旧戏当时路,鸡犬相闻声亲亲,抬眼葱葱郁郁,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一)高血压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高血压波动症。某君男年过半百,去年底来善持堂就诊,主诉眠不安五年近二年来加重,入睡虽快但有早醒,早则子时,晚则寅时,复难再睡。善持堂认为,某君血压升高无家族史多因长期不寐所致,应按高血压波动症来治疗。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3剂中药治愈“身痒夜重2月余”案 宗琪
患者:马某某性别:男年龄:9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22日主诉:身痒,夜间痒甚2月余。现病史:家长代述孩子身上痒2个来月了,夜间痒的厉害,一挠红一片,伴纳差,舌部裂纹,舌质淡红,苔薄略厚,大便1-2天一行,时有费劲,夜间张嘴呼吸伴打呼噜,脉浮有力。 -
经方实验录之乏力体倦甚 张宝华
现病史:一月余前现腰痛,入某医院行彩超示双肾结石,给予排石颗粒,多饮水做跳跃运动等治疗数日后,现身体水肿,以眼睑及四肢腕踝处为甚,按之凹陷。 -
脾胃病或宫寒的忌口 陈鹏
1.不吃零食冷饮2.晚上少吃,或者是不吃3.每天七杯热水4.适当运动5.少熬夜6.不吃油炸食品/烧烤/夜宵7.保持心情愉快比吃药管用多了 -
皆是缘 张宝华
有心佛不渡,病治有缘人。技福皆因缘,起于性空中。卧龙子渊于盛京 -
颈椎病治疗心得 倪晨斐
颈椎病治疗的体会总原则:1消除或减少引起颈椎病体态问题的成因。处理颈椎前往往先要处理胸椎的灵活度,并关注患者有无胸式呼吸。 -
扩心病验案一则 宁松云
王某,男,53岁。扩张型心肌病3年,高血压3级极高危多年,常反复发病,每每一出现胸闷、喘促、心慌、乏力,就需要即刻住院治疗,经过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但近1年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比以前发病要重,5天前再次发病,检查心脏彩超全心扩大、左室射血分数16% -
咳痰喘憋夜间重,中药3剂诸症大减 宗琪
诊断:喘证处方: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剂方组:炙麻黄12g生石膏45g清半夏15g炙甘草10g桔梗30g干姜15g白芍20g五味子10g细辛10g生姜20g(切)大枣5个(擘)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150ml一袋,分3次饭后热
最新文章
-
心慌气短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17日顾某,男,93岁,初诊。主诉:心慌气短6年加重一个月。目前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麝香保心丸,金水宝胶囊以及利尿药。今复诊告知情况无明显改善,仍容易气喘。现心慌稍减轻,小便量增加。后未前来复诊,仍服用芪苈强心胶囊,麝香保心丸等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 夏耀飞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王某某,女,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2年3月15日初诊。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脊柱矫正要趁早 钟金桥
2023年10月末,一九岁女孩拍片提示有脊柱侧弯,并无其他不适,整体呈胸腰椎中下段左凸侧弯,同时骨盆呈现左低右高姿态。2023年11月25日第5次复诊时带来复查X线,提示脊柱侧弯问题基本解决。
-
蛇串疮小记 张宝华
蛇串疮一、概念蛇串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引发水痘。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功夫不负苦心人,孙先生的血糖终于趋于正常值了。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
学习一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