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枳术汤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2022.03.23 149阅读 评论数 0 21


刘某,男,56 岁,店村人。2020年6月9日初诊。患者体形偏胖,胃院胀满五年余。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猴头菌片等药,无效。亦曾服用理气除满、温胃散寒、清热化湿等中药,服热药后头晕耳鸣,服凉药后胃部凉感加剧,由此对中医治疗亦失望日久。刻下:上腹部胀满,胸胁闷胀,喜叹息,烦躁易怒,口干不苦,胃部喜暖,阴雨天或食生冷食物后病情加重,睡眠差。腹诊:右胸胁满硬不适感,胃脘无压疼。舌苔黄腻,脉象弦数。余辨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处方:柴胡12.黄岑10 天花粉20g 桂枝10g,牡蛎20,附子6干姜10枳壳20g,白术10g.甘草8 7剂,水煎服。

七日后复诊,明显减轻,口干无,胃部处温暖,其他症状亦有缓解。前方再服14剂,遂愈。

临证心得:本患者为笔者所提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即上火下寒、胆热胃寒之证。此种病例临床极为多见,寒热夹杂,虚实并见,治疗一但有偏,即加重病情,为医者棘手,病家更是苦恼之至。经方中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不和、寒热夹杂的好方,但笔者体会半夏泻心汤用于热多寒少之胃病效果较好,而对于寒多热少之证则效差。然柴胡桂枝干姜汤不仅有清上热、除下寒之功,还有疏肝解郁之效,即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阳寒证,因此更适用于寒多热少的胃病,本案笔者即根据其体质和方证而运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枳术汤为本人治疗痞满之主方和效方,故加用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朴宇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忌口 陈鹏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千金方类 李华歆

    ——贺拉斯小编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解千金方类!千金三黄汤《千金》三黄汤。《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千金三物黄芩汤《千金》三物黄芩汤。千金三物黄芩汤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 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 钟金桥

    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药品误区,在很多老百姓眼中,感冒发烧喉咙痛,服用的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就是“消炎药”。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间接性的参与到炎症反应中,起到抗菌抗炎症的作用。

  • 经典方辨证论治病例2则 姚金虎

    主要症状口干口苦,双侧颈部肌肉僵硬疼痛,予以龙胆泻肝汤原方,服用4付后觉头晕头胀明显改善,血压也正常了。

  • 桂枝芍药知母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炮)二枚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 失眠别老想龙牡,便秘别老想大黄芒硝。 李高勤

    主诉:失眠2年,便秘2年。便秘,太阴为主,虽有阳明热,但热是经热,水热,不是腑热、实热。所以便秘和阳明关系不大,所以不能用承气大黄芒硝了,既然考虑太阴,太阴为里的功能虚衰,振奋太阴就可以。

  • 自拟方治疗腹泻,经脉曲张,性功能下降 张宝华

    张某某,男51岁。舌苔白厚,脉沉,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等病病史。

  • 经常心慌?试试这个小方子 唐国庆

    说了这么多,那么为这一类“心慌”的朋友推荐的小方子究竟是什么呢?再回来,那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感到“心慌”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这类朋友,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使用“桂枝甘草汤”呢?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验案 韦麟

    在门诊临床工作中本人采用壮医药线点灸合穴位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多例,疗效显著,兹介绍现验案如下:蓝××男,45岁,农民,右臂长期提重物,肘关节疼痛2年加重3周于2019年5月23日就诊。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取穴:右侧肘曲池、尺泽、消泺、天井、外关、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