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泄化浊瘀汤治疗痛风关节疼痛医案

2025.09.20 0阅读 评论数 0 0

 
患者信息
王某,男,29。
 
主诉
反复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伴红肿3天。
 
现病史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呈阵发性,自行服用“止痛药”(具体不详)后疼痛可缓解,未予系统诊治。此后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多于饮酒、进食海鲜后诱发。3天前,患者因朋友聚餐,大量食用海鲜并饮酒,次日晨起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局部红肿灼热,活动受限,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触之痛甚,屈伸不利,伴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舌脉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
中医诊断:痛风(浊瘀痹阻证);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治法
泄化浊瘀,通络止痛。
 
处方
朱良春泄化浊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土茯苓20g、萆薢20g、薏米20g、泽兰10g、泽泻15g、秦艽12g、威灵仙15g、赤芍15g、土元6g、连翘10g、忍冬藤15g、生白术15g。5付,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义分析
朱良春泄化浊瘀汤专为痛风浊瘀痹阻之证而设。方中:
 
- 土茯苓甘淡性平,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为治湿毒要药,可化解体内浊毒,此为君药。
- 萆薢苦平,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助土茯苓增强泄化浊邪之力;薏米甘淡微寒,利水渗湿,健脾除痹,兼能清热,既助君药泄浊,又可健脾以杜生湿之源,二者共为臣药。
- 泽兰苦辛微温,活血祛瘀,行水消肿;泽泻甘淡性寒,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秦艽辛散苦泄,微寒清热,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且善“活血荣筋”;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络,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尤宜于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土元咸寒,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可通经络之瘀滞;连翘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忍冬藤甘寒,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二者可清解局部红肿灼热之热毒;生白术甘苦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使脾健而湿浊难生,以上诸药共为佐药。
诸药配伍,共奏泄化浊瘀、通络止痛之功,使浊毒得泄,瘀血得化,经络通畅,痹痛自止。
 
二诊
患者服药5剂后,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已能轻微活动,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等症亦有所缓解,舌质红,苔黄腻稍减,脉滑数。效不更方,继予上方5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
患者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活动自如,口苦口黏等症消失,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考虑患者病邪已去大半,但正气尚需调养,遂调整处方,以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之品巩固疗效,随访3个月,痛风未再急性发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总结分析 崔国宁

    一、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缺陷以及免疫功能异常,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

  • 头晕、乏力,“贫血”一则 甄林强

    头晕、乏力,贫血,便秘。现病史:1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乏力,便秘,于医院抽血化验后被告知贫血,经中西药治疗1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 小柴胡汤合泽泻汤治疗失眠头晕案 翟争

    此案症状相对简单,口干口苦,心慌、心烦、胸闷,经前乳房胀,加之长时间入睡困难、眠浅,多梦,证属少阳,患者几乎按照条文生病,方证相应,遂用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四) 张宝华

    用之不当危害也是祸不旋踵,那是相当地严重。正所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者须怀仁心、有仁术方可。先圣后真皆有此义,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即在于此。

  • 伤寒论第八十八条 张宝华

    八十八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徐大椿:与禹余粮丸,疑即此(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丸。

  • 伤寒论第八十一条 张宝华

    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病人旧微溏”,他有老毛病,平常就大便溏泄,且是经常性的,“旧”嘛,不是新得的,这样的都是久寒啦!久寒,栀子万万用不得。这一条简单,简单之中有深意,大家可以揣摩揣摩先生的心意。

  • 中医治疗黄疸的临床辨证思路 崔国宁

    在中医临床中,对于黄疸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辨证思路。总之,中医治疗黄疸有着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 伤寒论第七十六条(二) 张宝华

    如果它再发展严重了,“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烦闷懊恼谓之懊憹,烦躁得使人无可无不可,莫可名状,叫心中懊憹。为热冲大脑,殃及心脏而为。

  • 97条 李华歆

    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论第六十六条(一) 张宝华

    六十六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这个“发汗后,腹胀满者”,肯定是外感了,那么发汗也是合理的治疗,发汗后出现了腹胀满,这种情况可不是治疗有误,伤寒发汗解表对证治疗嘛!我们先看看这个方回来再说发汗后现腹胀满的缘故就一目了然了。